韩国废除“汉字”半个世纪,但“汉字”的踪迹依然随处可见

给你来点解读 2024-05-01 06:57:4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跟风俗,而我们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当年统一天下的目的之一也是要统一文字。

可是有些国家在古代,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

直到后来,随着自己国家的日趋强大,为了彰显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他们才渐渐地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就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韩国的语言文化。

在韩国有一段历史,是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提及到的,那就是在唐朝时期,韩国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

可是历史不会说谎,这是无法抹灭的事实。

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的“故宫”牌匾上面用的都是中国的汉字。

韩国的故宫叫景福宫,始建于1395年,当时正是中国的明朝。而当时朝鲜的后宫礼仪跟上朝礼仪都是学的明朝的。

就连景福宫也是仿照着明朝的宫殿建造而成的。

景福宫在现在的韩国首尔中心,它与韩国的总统府青瓦台只有一街之隔。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许多去韩国旅游的中国人都会表示,来到景福宫就好像没有出国的感觉,因为故宫的样子跟中国的差不多,文字也全部用的汉字。

讽刺的是,许多的韩国人来到景福宫参观的时候,就好像去了国外一样。

另外,现在的韩国,地铁站、身份证上都会使用汉字标注。一些正式的场合例如面试签合同时,也都会用汉字写名字来备注一下。

要知道当时的朝鲜,国号跟帝号都是由大明皇帝来定的。

其实早在唐朝灭掉高丽以后,朝鲜半岛上各个政权就意识到了唐王朝的实力强悍,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权,他们纷纷选择每年向唐朝纳贡以此来抱住唐朝的大腿。

而那时的朝鲜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自那时候开始,朝鲜就开启了使用汉字的道路。

可是那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讲,汉字又过于深奥,也只有那些贵族有那个条件去学,所以那时候的朝鲜,普通老百姓普遍都是文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国的明朝时期,面对自己国内满大街的文盲,愁坏了当时韩国的朝鲜国王李裪,他意识到,一个国家不能够没有自己的文字。

可是,但是他的统治范围内,大臣们都主张使用汉字。

无奈的朝鲜国王只能瞒着大臣们,自己去尝试着通过模仿汉字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朝鲜文字。

可是朝鲜国王在默默的看了上万种书籍之后,他发现汉字实在太过于深奥,他一个字都没有创造出来,这让他十分无奈。

于是他决定寻求帮助,在1442年,他秘密找到了一个通晓梵文藏经的高僧帮助他创造韩文字。

这位高僧在朝鲜国王的安排下,先是制作了朝鲜音律声字。

以此来作为韩文字的基础。并且他们在参考了多个国家的文字之后,制作出了39个音律字符。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朝鲜国王急忙下令制作朝鲜文字。

由于朝鲜国王要求文字一定要不同于汉字的复杂,制作文字的人则只用了横、竖以及圆圈等来构成这些文字。

可是此时朝鲜宫中的大臣知道后却不愿意了,他们认为这样做无疑是在舍弃汉文化,使他们成为夷狄之邦。

他们拿着大明皇帝御赐的礼服,来威胁国王放弃新文字的推广。

并且还暗讽,这些文字简直上不了台面,只有汉字才是真正地文字。作为大明皇帝的臣民,不应该自己独创文字。这样的话语让朝鲜国王恼羞不已。

后来,朝鲜国王之前委托的那些高僧又优化了28个字符文字,到此,他们总算是拥有了自己的文字。

可是国内的大臣们是坚决不买账的,他们不会允许新的文字投入使用。

无奈之下,朝鲜国王竟然将这些高僧发明的韩文交给了诸位大臣们,让他们来决定要不要统一发行。国王如此懦弱的行为让当时的高僧很失望,他们拂袖离去。

而当时的王后也对此很失望,她一气之下离开国王回到了故乡。并且在回去的两个月后就生病去世了。至此,朝鲜国王才在悲痛当中意识到,他不能一直受大臣的摆布。

于是,他决定召回高僧,并将创造的韩文公布于天下。直到公元1446年,名为训民正音的朝鲜文字正式印刷。可是接下来的路还是非常坎坷。

训民正音一经发行,遭到了全国上到朝中大臣,下到民间书生的反对。朝鲜国王非常委屈,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通过一种简单的语言让国内的民众有自己的文化可学,为什么会遭到如此反对。

无奈地他只能召集大臣,将印刷的训民正音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本企图改变他们的反对态度。可是大臣们却不约而同的弃书而去。这让孤立无援的朝鲜国王在妻子的牌位前大声痛哭。

毫无意外,这次朝鲜文字改革的结果是令这位朝鲜国王失望的。在朝中大臣跟国内文人的共同抵制下,他失败了,在此后的600年时间里,朝鲜还是一直使用着汉字。

直到1948年,刚刚成立的韩国要做的事情里面,“去殖民化”被放在首位,其中的项目里面就有去汉字。毕竟韩国的民族自尊心不允许他们继续使用别国的语言,他们急于与中国撇清关系。

甚至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承晚还推出了《谚文专用法》,里面有禁止使用汉字的条例,规定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都要使用韩文来做标注。甚至他们还把许多名胜古迹的牌匾拿了下来,改成了韩文版。

但是毕竟现在的韩文,也是借鉴了汉字方体形态的方块拼音文字,它自己的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

导致现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包括正式场合填写名字的时候,后面都要标注名字的汉字。

否则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同名同姓。

所以,直到今天,韩国的去汉字化也只是在表面上成功了,因为大街上确实看不到什么汉字了。

但是毕竟是用了整整千年之久的文字,韩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想要彻底去除汉文化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 阅读:0

给你来点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