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摊事!张维为说中国4亿中产到美国会更有钱,被怒喷:厚颜无耻

尉迟红 2024-05-18 05:32:37

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大家一定都发现了,在互联网上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的粉丝上千万,说的话题从来都是国际大事,而且观点独到,分析透彻,一般人都很难看透的问题都说的头头是道。

没错,我说的这些人就是胡锡进,司马南,张维为这些知名大V,他们在网上相当活跃,不但节目精彩纷呈,标新立异,而且有的还炒股,可以说是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一。

其实这些大V除了在网上发表言论之外,线下还经常举办一系列的讲座。比如胡锡进前段时间就有一个讲座,而张维为也有一个讲座,还在讲座上引起了不小的尴尬!

但是,最近张维为因为一个观点又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这次网友们非常愤怒,看来张老师这次碰到硬骨头了!

事情回顾

近来,张维为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他说如果中国的中产阶层到美国去,不仅能保持中产阶层的身份,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富有。

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原来,张教授是用家庭中位净资产这个数据来做比较的。

拿2019年的数据来说,美国家庭的中位净资产是97,00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69到70万。而在中国,城镇家庭的中位净资产达到了140万元。

当然,这个数据只考虑了城镇居民,没有包含农村居民,因为农村的土地还没被货币化计入统计。

这个数据听起来有点惊人,但实际上并非空穴来风。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一个课题组发表了《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基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余户城镇家庭的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城镇居民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净资产平均值为289.0万元,而中位数,也就是排在中间的数值为141.0万元。

正是根据这个中位数,张维为教授做出了他的结论。

网友看法

果然走哪都能引起争论的张维为教授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过很遗憾的是很多网友并不赞同张维为的观点,有的在指责张维为的问题,甚至有的还说张维为是复旦之耻

“复旦之耻”

“从现在开始,再也不相信这位瑞士人的话了!”

“问题是哪来的4亿中产阶级?是不是工资4千就算中产了”

“如果资产140万元是中产阶级,那么中产阶级要超四亿。我们贫民小区一套房4~5百万,一个家庭两套房是标配,三四套也有,一套房的是极少数。”

“这世上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中国中产阶层到美国是否还能保持中产身份”这一问题,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争论不休。热烈的讨论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和直言不讳的指责。

这正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公众言论自由和多元观点并存的新常态。然而,即便观点激烈碰撞,也应该保持文明和尊重,避免用侮辱性语言攻击别人。

其实,观念的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理性的讨论能够促进问题的深入思考,而非理性的言辞对话题的探究没有任何帮助。张维为教授的观点,不管我们是否认同,都应当用建设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们可以对数据从不同角度解读,甚至可以提出全新的对比方法,但所做的一切,都应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话题的深刻理解。

还有我想说,中国中产阶级的状况,以及他们如果在美国是否仍旧是中产,这样的争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因为中国绝大多数中产阶级都生活在中国,并且将继续在中国生活。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过好自己的生活,如何在自己的国家内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好的未来。

同时,国际大事往往错综复杂,其中的真相和答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那么容易看清。

对这些问题的关心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谨慎,不要随意接受未经证实的说法,不要盲目跟风和过度解读。

理性分析,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是每个负责任的公民应有的素养。

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每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可能天差地别,关键是要保持一份理性和宽容的心态。

对于那些大V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倾听、可以思考,但最终决定我们生活方向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理智选择。

不论风浪如何起伏,我们都保持平和,认真生活,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负责。



0 阅读:0

尉迟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