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淘汰一半伪学霸,高一淘汰另一半

飞翔小钰 2024-05-15 02:33:52

小学成绩欺骗性在于,原本不大的强度设置,有些孩子却以中考和高考冲刺的态度投入,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也用于所谓的培优,造就人人都是学霸的假象。在一些名校,更是形成不是满分就是倒数的奇特景象。

超出年龄段的过高强度学习,以及过度的灌输培训,缺乏自主思维的引导提升,在成绩一片大好背后,依托灌输式学习,自主思维能力不足。学习兴趣的消磨以及学习效率的低下。

相比小学阶段的成绩,思维能力的差距,学习兴趣的差距,学习效率的差距,对于长期学习能力影响更为明显,小学阶段较低的学习难度,可以掩盖思维能力差距,超强度学习带来的满分成绩正反馈,可以掩盖学习兴趣的不足,而大量的课外时间,则掩盖了学习效率的差距,而随着年级的提升,这些差距都会逐渐迸发。

初二是第一波的伪学霸淘汰,数学和物理难度提升,对于自主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灌输式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一些思维能力较弱的孩子,即使去背概念模型也无法套用。而学习难度增加形成的抗性,高投入并不能获得相应回报,正向反馈变为负向反馈,学习兴趣的不足劣势也同样背放大,而相对更少的课外学习时间,又凸显学习效率的差别。

但能力相对更强的鸡娃,却可以度过初二这个分水岭,甚至成绩还有所提升,他们有一定思维能力但不多,能够学习培训班的模型技巧,更高强度的学习获得的成绩,使得其正向反馈仍然存在,并进步增加学习时间弥补学习效率不足。

但这些学生也在初中的冲刺阶段,透支了自己的所有极限,进入高一后成绩滑落速度更为明显,短短一两个月,再好的中考成绩,也可能大幅度滑坡,数理化理科思维要求全线提升,培训班套题模式完全无效,但对于思维的限制却开始显现,学霸变学渣带来的落差比初中掉队那批伪学霸更大,而学习效率的影响在投入时间相近情况下,变得更为明显。

2 阅读:786

飞翔小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