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篇章:五脊六兽

森林走心篇章 2024-05-19 11:12:25

中国建筑文化篇章:五脊六兽

在北方。如果有母亲训斥孩子跟五脊六兽似的,不要慌,这是在教育孩子呢。五脊六兽形容一个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闲得不知道干嘛,百无聊赖的。因为五脊六兽真的是就在屋顶上,啥也不干,所以有了这个说法。

中国建筑中的“五脊六兽”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装饰艺术。这一文化主要体现在古代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构造上,具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多重功能。

“五脊”指的是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大脊是屋顶上最长的脊,位于建筑的中轴线上,而其他四条垂脊则分别位于大脊的两侧,与大脊形成直角。在这五条脊上,古代建筑师们巧妙地放置了各种兽形装饰,即“六兽”。

这些兽形装饰主要包括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神羊)、斗牛和行什(猴)等。这些神兽不仅造型生动,而且寓意深远。例如,龙和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狮子则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天马和海马则代表着神秘和威严;狻猊、狎鱼和獬豸等神兽则具有灭火防灾的神力,能够保护建筑免受火灾的侵害。

在“五脊六兽”的布置上,古代建筑师们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正脊两端会放置龙吻(鸱吻),也就是吞兽,这既是古代建筑的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为了防止雨水渗漏而设置的。而在四条垂脊上,则会排列着五个蹲兽,这些蹲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除了具有装饰和保护建筑的功能外,“五脊六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吉祥和幸福的追求与祈愿。同时,“五脊六兽”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脊:指宫殿屋脊上的正脊及四条垂脊,分别为正脊、垂脊、戗脊、围脊、角脊。

⭐六兽:指是我国古代建筑屋脊上所安放的兽形构件,又称脊兽。分别是正脊两端的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是镇脊之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多效功能。【脊兽的位置】脊兽出现在不同脊与不同位置上,叫法也有所不同:在正脊上叫吞兽在垂脊上叫垂兽在戗脊上叫戗兽在戗脊前端的一排叫蹲兽,也称走兽安装在翼角或窝角梁梁头上的叫套兽

👉吞兽:又被称为吻兽,鸱吻。通常被安放在正脊的两头,面朝里,是一种面对面的龙首形瓦件。吻兽又叫做鱼龙,是鱼和龙的结合体。👉蹲兽:又称走兽。蹲兽家族的领头者,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老头儿,名为骑凤仙人。在它的身后,跟着10个蹲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仙人和每个蹲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义。【蹲兽的数量】蹲兽数量与排列有着严格等级界限,明清两代有明确规定,全国除皇宫太和殿(金銮殿) 的蹲兽用十个外,其他建筑上都要用奇数,数目因建筑的等级高低而相应增减,蹲兽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常见的蹲兽数量为三个、五个、七个与九个,最少为三个,最多为九个。

【常见数量】三个:龙、凤、狮子。五个:龙、凤、狮子、海马、天马。七个: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九个: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

在现代社会,虽然“五脊六兽”这种装饰手法已经不再普遍使用,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发掘和传承。通过了解和研究“五脊六兽”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