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钞失守,病态审美大行其道

钱币大学堂 2024-05-10 17:00:02

当今社会步伐匆匆,收藏这一富含历史文化意蕴和个人情怀的行为,正悄然失去其纯正韵味。例子便是,满载众人期待与民族荣耀感的龙年生肖纪念钞“龙钞”,短短四月内,便面临了一项新难题:修复热潮对其本质的冲击。

修复的悲剧:破坏与贬值并行

复案例的频发,无疑是对龙钞原生态美的致命打击。这些所谓的“优化”,实则是对钱币自然状态的粗暴干预,不仅损害了龙钞原有的艺术美感,更有甚者,直接导致币面的不可逆损伤。讽刺的是,这些出于提高评分目的的修复,最终往往适得其反,不仅评分未升,反而使得这些龙钞的收藏价值大打折扣,原票的纯真与价值不复存在。

收藏的扭曲:分数崇拜下的遗失灵魂

当高分成为衡量藏品价值的唯一标准,钱币收藏的初心何在?龙钞,作为我国首枚贺岁纪念钞,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分数所能衡量的范畴——它是中华龙文化与生肖传统的现代演绎,是中国货币发行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如今的收藏界,这份文化和历史的厚重似乎已被高分的光环所掩盖,钱币不再是文化的载体,而成了赤裸裸的“摇钱树”。

记得有次我在古玩市场偶得一张民国票,虽然边缘残破,表面斑驳,但是考虑到价格和品种还是拿下了。回家后仔细研究,居然发现上面有当时物资紧缺的标记,顿时让这张老票独特起来。这是无法复制的历史印记,是分数无法衡量的珍贵。这张看着残破的老票,对我而言比很多高分币都更有价值。不敢想象如果有人为了美观对它进行清理修复,将会失去多大的收藏价值。真正的收藏,不在于虚无的完美,而在于真实独特的触感。

1 阅读:1137

钱币大学堂

简介:传播钱币知识,弘扬钱币文化,分享收藏经验和市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