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拒绝“庸俗”的张译,才明白这辈子活成他这样,到底有多难得

人物会说话 2023-12-24 16:58:19

圈里人都知道,张译有两“不干”。

不上综艺,不接真人秀。

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张译又多了一项。

那就是拒绝庸俗!

而正是这次拒绝,让世人再次看到,独属于张译的体面和风骨。

01 不分场合的娱乐,才是最大的庸俗

经常追影视剧的人,都听过一个词儿——“明星路演”。

“明星路演”是干什么呢?

其实就是一种主创团队们,一起奔赴各地,在现场向观众们宣传作品的手段。

原本,这是演员跟观众近距离交流作品的机会。

但不知从何时起,“明星路演”变成了一场娱乐大众的庸俗闹剧。

且看当下“明星路演”时遇到的状况:

有要求男演员跳“女团热舞”的;

有八卦演员们感情传闻的;

还有要求男女演员现场“还原”剧里“亲密戏”动作的;

一句话总结,“什么八卦问题都有”,“什么要求都提”,就是跟宣传作品没啥关系。

那么,遇到现场这些“无理”请求时,一般主创们是怎么做的呢?

要求“跳女团热舞”的,男演员们也都会跳,跳不好没关系,把台下人逗乐就行;

问“八卦绯闻”的,如果无伤大雅,女演员尽量回答一下,不能扫了现场观众的兴;

更有甚者,主创们可能还会许诺,“票房”破多少亿,“播放量”到多少,后面会来场直播互动,或者“小露肌肉”等等。

尽管这些许诺,不像从前“票房过多少,演员直接裸奔”那样直白大胆,但性质都差不多,一切都是为了票房和播放量!

可张译偏偏,就是要“扫兴”,就是不惯观众这个坏习惯!

电影《三大队》路演,深圳站。

张译和主创团队们,被现场观众提要求,希望跳一下热门舞蹈“科目三”。

结果没想到,直接被张译“婉拒”!

尽管是“婉拒”,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译此时压抑的情绪和克制。

他说:我们还是很想听听,深圳朋友对这部电影的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时间放在跳舞上,我希望闲暇的时间陪大家玩。

当看到拒跳“科目三”的张译后,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有感慨张译不近“人”情的,跳一下说不定票房更高;

但大多数人,都是力挺张译,觉得这才是演员应有的尊严和体面。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这种事如果再没人提出异议,以后所有路演只会做得更顺理成章,更滑坡,更脱离作品,当下已经是一个电影路演没有电影问题,电影营销不营销电影,电影院里没电影的阶段了。”

而在花生看来,张译的“拒绝”,不仅合理,而且非常正确!

且不说,演员的本职是演戏,不是作“跳梁小丑”,只为博君一笑。

那些试图通过“跳跳舞”,“露露肌肉”,以此引起轰动和关注的团队,才是真的不尊重作品,不尊重合作的演员。

要知道,不分场合的娱乐,不仅是最大的庸俗,更是当下影视圈最大的悲哀!

就拿近期热映的电影《三大队》,但凡稍微了解一点作品的人,都不会提出让主演们跳“科目三”的要求。

因为这部电影的背后,是一个无辜女孩的无妄之灾,是犯罪分子的滔天恶行,更是一个警察的血泪坚持!

电影《三大队》,原著是作家深蓝写的《请报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

这不是普通的小说故事,而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电影里的每个角色,对应的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

原著里,有一段对受伤女孩的描写:

“17岁女孩,赤身躺在卧室地板上,头上有一处明显伤口,鲜血伴脑组织流了一地,后女孩经医院全力救治,女孩虽然挽回生命,但因脑部重创,成为植物人。”

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文字,但现实却是一个花季女孩,在最美的年纪,遭遇了一生的噩梦,并且这个噩梦,伴随终生。

面对故事的原型,你说,张译会跳“科目三”吗?

当犯罪嫌疑人王大勇被抓后,整个“三大队”无比愤怒。

因为愤怒,他们冲动了。

冲动的后果,原著如此描述:

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三大队一共判了五个,程队长8年,小刘5年半,张海子3年零9个月 ,老徐最多12年,其他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也被纪律处分脱了“衣服”。

电影《三大队》,讲述的就是这群正义警察的故事,其中张译饰演的程兵,更是在出狱后,为了抓捕另一个嫌疑人王二勇,坚持了整整12年。

当饰演的角色,是一位为了心中的道义,颠沛流离12年的警察,你说张译他能跳“科目三”吗?

而最最感人,也最令人震惊的。

是程兵在这12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著里,程队长出狱后,摆过夜市,当过搬运工,开过夜班出租车,做过快递员,网吧保安,小区门卫,最后在当搬水工时,抓住了王二勇。

不仅如此,为了把犯人抓捕归案,他从贵州,去重庆,辗转德阳,跑过湖南益阳,去过长沙,最后又回到贵州。

这12年的辛苦,12年的颠沛流离。

岂是一个故事,一部电影,能够表达出的尊重和敬意?

你说,张译看到这样一位孤胆英雄,他如何跳得出庸俗又欢快的“科目三”?

02 他是演员,就只做演员

纵观娱乐圈,如果张译放话上综艺和真人秀,恐怕找他的节目能踏破门槛。

因为张译除了影帝的实力和头衔,他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儿,可能编剧都写不出来。

先说,他入行。

一般演员入行,要么童星出道,要么科班出身。

但张译入行,宛如“九曲十八弯”。

他最初的梦想是当播音员,中间他经历过2次高考落榜,当过一段时间“无业游民”,后来进了哈尔滨话剧院,因为放不下演员梦,最后又去北漂,历经10年龙套生涯,这才走到今天!

就这些经历,随便拿出一段在节目上说说,张译就能让观众深深共鸣!

可除了早些年的采访,现在的张译除了宣传作品,压根不上任何访谈。

再说,他成名。

张译曾说,自己永远记得拍《乔家大院》时,导演胡玫告诉他, 如果一个男演员28岁还没出头,那就“洗洗睡吧”,那一年张译27岁。

后来,他拍了《士兵突击》,演了史班长,这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再后来,观众对张译的印象,越来越深刻,因为他戏越来越多。

但观众不知道的是,从出道到被大家记住,张译总共走了10年。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如果他想打“情怀”,随便挑几个“凄惨”片段讲一讲,估计早就把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

可张译,从来没做过。

还有,他本人的生活。

多少明星,为了保持热度,恨不得把私生活“铺开了”给人看。

大到“恋爱,结婚,生子,离婚”;

小到“早餐吃了什么,今天去了哪儿”。

只要能引起网友注意,只要能保持热度,什么都能“奉献”。

如果张译也愿意,他身上的话题可太多了,不管是去世的“初恋女友”,还是和太太钱琳琳如今的婚姻,都能直接轰动全网。

但张译,不仅从不拿这些炒作,更恨不得媒体远离自己的私生活。

他说,我只是一个演员,不是明星。

因为只想当演员,所以张译只会做跟演员相关的事。

他愿意拍电视剧,也愿意拍电影。

如果角色需要,唱歌,跳舞,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二话不说;

如果导演要求,暴瘦,增肥,扮丑,搞笑,他可以豁出一切;

为了表演,他可以演小偷,演流氓,演警察,演坏蛋,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在他这里都没关系。

可因为他只做演员,所以有很多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在“真人秀”里上演生活;

也做不到迎合网友喜好开直播;

更做不到不分场合就跳舞,只为逗观众一笑;

对此,他曾说自己“修为”不够,不能去肆无忌惮的娱乐大众。

后来才明白,他不是“修为”不够,而是不愿意去破坏自己内心的底线和原则。

03 拒绝的是庸俗,保住的是风骨

在这个一切都以“利益”为重的年代。

“张译”这样的人,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比如,身在商战迷局,却依旧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董宇辉;

比如,宁肯在寒冬里“冷死”,也不愿意屈服资方去演戏的张颂文;

比如,在歌手们忙着开演唱会赚钱,却独自专注自己音乐领域的李健;

再比如,不管外界纷纷攘攘,依旧只愿待在表演领域的张译;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这些人都是“另类”。

认为他们,孤芳自赏,自诩清流;

认为他们,不入世,不合群;

更有甚者,觉得他们就是“傻”,有钱不挣,有名不图,只要“清名”何用?

如果以“金钱”论处,他们的确不是行业精英,毕竟比他们挣钱的“网红”,比比皆是;可如果抛开外界名利,他们的自由和心境,却无人能及。

张译的快乐,来自饰演一个个喜欢的角色,所以即便不合群,却依旧能维持演员的尊严和体面;

董宇辉的快乐来自读书,正因他从未追求过“黄金屋”,所以他能让大众体会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真谛;

张颂文的快乐源于表演,所以即便是蜗居在北京郊外寒冷的出租屋,他也有心情晒太阳看流云;

李健的快乐是做音乐,所以他能骄傲的说出,自己即便没有房子,可是他有很多吉他;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那就是不以“外在物质”,衡量自己是否成功,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的丰盈,还有灵魂的自由。

对于他们,我们普通人只能仰望,我们从内心敬佩他们,同时我们心里也清楚,当面对“五斗米”时,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不是挺直脊梁,而是不得不折腰!

1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3-12-24 21:39

    张译,我永远追的偶像!

人物会说话

简介:用一个故事,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