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昌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雷霆出击所向披靡

看航空 2023-11-21 15:30:16

10月8日,航空工业昌飞车间接到了一项非常紧急的研制任务,此次任务不仅时间短、任务重,还需与其他主机厂竞争。

勇担当 知难而上

为确保研制任务按时完成交付,共产党员吴海星站了出来,杨雄、冯玉玲、刘斌也站了出来,整个工艺室都加入其中,“雷霆”罗阳青年突击队就这样诞生了。

队长吴海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早晚穿梭于会议室与生产现场之间,组织成熟工艺员与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一起“头脑风暴”,探讨工艺加工方案,力保型号节点。这样披星戴月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

敢奋斗 任劳任怨

国庆节后天气渐渐转凉,但队员们此时的心却是火热的。随着科研机型零件图纸一份份发来,工艺室瞬间忙得不可开交。身为车间型号主管的杨雄被借调到工程技术部型号研制团队,每天在车间和科技大楼之间两头跑,只为确保型号研制不出纰漏。当被问起他为何选择加入团队时,杨雄脱口而出:“是被罗阳精神感染的,罗阳用生命肩负起‘大国重器,以命铸之’的责任和担当,他的精神和事迹感染着我。”

大型锻件框梁的研制生产,是车间从未加工过的,材料易变形,极大地增加了编程和加工控制难度。面对挑战,突击队员们如同接令的将士,个个摩拳擦掌,誓要决战决胜。在面对新零件复杂的工艺,进厂不到两年的封玉玲接下了连老工艺员都不敢轻易尝试的新零件指令编写和试制工作。不论白班晚班,都能看到她在一线跟产的身影,一站就是十几个钟头。遇到问题,立马现场处理;遇到不解,立马请教师傅。

数控一班的史文平这样说:“大多数时候我还没发现问题,她就能提前发现风险,并及时修改程序。”这无疑是对一个成长中的工艺员最高的评价。

能吃苦 只争朝夕

深夜12时,刚加完班的工艺员刘斌正准备休息,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大斌哥,零件出问题了,加工的时候刀具突然断了。”他心里一紧,不敢耽搁,披了件衣服就出门了。

来到车间,看到零件表面只是被剐蹭出一条浅浅的痕迹,他心中松了一口气,便开始查找问题所在,仅用半小时就修改了加工方案和程序。事后他这样说道:“每一个零件都要像对待宝贝一样认真仔细地呵护,无论什么问题都必须在现场解决,不留隐患。”在统计加班时,3月份他连续加班30天,加班总时长超过130小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号的研制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质管员刘骏总是拿着记录本出现在现场,严抓质量攻关;年轻有为的徐成穿梭于车间与工艺室,任劳任怨;被大家亲切称呼罗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做着“救火队员”,还有郭宏阳、刘豪、孔令兴等。

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使命必达;他们有雷霆般的气势、钢铁般的意志,所向披靡。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