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6帝中9位非嫡子继承皇位,明朝的皇后大多不能怀孕生子吗?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5-09 19:47:16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古代的皇帝不仅有皇后还有后宫佳丽“三千”,自然大多都会生下众多儿子。那么作为皇帝,要如何将自己的皇位传下去?是按照长幼还是嫡庶尊卑呢?

在《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解决了这一问题: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而且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也在遵循这一说法:立储首先看的便是皇子的嫡庶(正妻所生为嫡,妾室所生则为庶),若有多位嫡子便让嫡长子继承皇位,而非看是否贤能;若有嫡子便是嫡子继承皇位,而不是长子。

若无嫡子的话,便让庶子中最为年长的继承皇位。

如此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斗争,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康熙朝,康熙虽然一开始有强烈的“立嫡”心思,但是皇太子胤礽(孝诚仁皇后所生)被废,剩下的皇子便全部都是庶子。康熙并没有按照“无嫡立长”的说法让皇长子胤禔为储君,而是选“贤”。如此,康熙朝后期的九子夺嫡之争异常惨烈。

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便遵循了这一做法,在《皇明祖训》中规定: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明朝的16位皇帝中除了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外,不管是懿文太子朱标还是另外15位皇帝,都遵循了《皇明祖训》:若是有嫡子必定是嫡子被封为皇太子,若是没有嫡子的话,便是庶长子被封为皇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明朝十五位皇帝(太祖除外)中,有9位皇帝是以庶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这9位皇帝都是谁?他们的嫡母是谁,是一直没有生下嫡子吗?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朝第一位庶子坐上皇位

在景泰帝朱祁钰之前,明朝的五位皇帝都是嫡子继承皇位:

建文帝朱允炆(生母为太子朱标继妃吕氏)

永乐大帝朱棣(生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虽然存在争议,但我们按照正史的说法)

仁宗皇帝朱高炽(生母为仁孝皇后徐氏,朱棣发妻)

宣宗朱瞻基(生母为诚孝皇后张氏,仁宗发妻)

英宗朱祁镇(生母为宣宗继后孝恭孙皇后)

那么朱祁钰究竟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呢?

其实朱祁钰的生母吴氏,一开始只是宣宗朱瞻基在做太孙时身边的宫女,因为得到了朱瞻基的宠爱在朱瞻基继位后被封为贤妃,并且在孙皇后(朱瞻基最宠爱的孙贵妃,被封为继后,嫡后胡善祥被废,朱瞻基废后的理由是胡善祥未生下皇子)生下长子朱祁镇10个月后,生下次子朱祁钰。

朱祁镇仅三个月时,便被封为皇太子。

其实在朱祁镇封太子时还是庶长子的身份,因生母紧随其后被封为皇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嫡子,作为嫡子来继承皇位自然更加名正言顺。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朱祁镇年仅10岁继位,史称明英宗。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钰,则被封为郕王。

原本朱祁钰作为庶子、次子,是没有资格、机会坐到皇位上的。

然而正统十四年,朱祁钰被众大臣以及孙太后(朱祁镇生母孝恭孙皇后)推上了皇位,这究竟是为何呢?

正统十四年,瓦剌人入侵大明腹地,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留郕王朱祁钰坐镇京师。从决定御驾亲征开始到率领大军离开京城仅三天的时间,很多事情都未准备好。而且在路上还在王振的怂恿下转道去王振的老家,正因为王振的存在,让20万(号称50万)明军全军覆没,就连英宗朱祁镇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城,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甚至有一些大臣将子女送到了南京。

为此,朝中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讨如何应对,有人建议南迁南京,有人建议决不可迁都,不管是皇陵还是宗庙都在北京,万不可轻易迁都。孙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于谦为兵部尚书准备北京保卫战,并且将英宗的长子朱见深(年仅2岁)封为皇太子,以安人心。

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孙太后即便是再不情愿但为了大明王朝,将朱祁钰推上皇位。

两个月后北京保卫战取胜,虽然朱祁钰一开始并不想坐到皇位上,但是继位后的朱祁钰大权在握,便舍不得放手。虽然在景泰元年八月英宗朱祁镇回到京城,但朱祁钰不仅没有将皇位还给哥哥的意思,反而将朱祁镇及其所有后妃全部幽禁于南宫,不得自由;甚至为了将自己亲生的儿子封为太子,而将孙太后早已册封的太子朱见深废掉。

不过朱祁钰仅在皇位上八年,景泰八年南宫之变后,朱祁镇再次坐到了皇位上,将弟弟朱祁钰降为郕王,很快朱祁钰便病逝了。朱祁钰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出生,但早早夭折。

英宗庶长子:宪宗朱见深

景泰八年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基时,坚持妃嫔与皇后仍旧保持原样,哪怕是发妻钱氏无所出、身有残缺英宗也丝毫不嫌弃,并决定余生都庇护发妻。而周氏因为儿子朱见深被封为太子的缘故,而被封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

朱祁镇一生只有一位亲封的皇后,便是孝庄睿皇后钱氏。

钱氏出身功臣之家,曾祖父跟随燕王朱棣一起靖难,建立战功,父亲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一起北伐,凭战功做到了都指挥佥事的位置上。

英宗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诚孝张皇后)亲自为孙儿挑选的皇后人选,并且操持了孙儿大婚。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钱氏在婚前同英宗并不相识,但是二人“先婚后爱”,英宗对其十分满意。而钱氏也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不仅打理好后宫事务,而且从不善妒。

为此后宫有多位妃嫔先后怀孕:

周氏生下一位公主后,于正统十二年生下皇长子朱见深;

万氏生下皇次子朱见潾,并且在正统十三年年底再次怀孕

王氏在正统十二年生下一位公主,并且在正统十四年英宗御驾亲征前再次怀孕

这么多的妃嫔接连怀孕生下皇子公主,但就是作为皇后的钱氏肚子一直没有动静。不过英宗并不着急,在正统十四年庶长子朱见深两岁时还未将其封为太子,等着皇后钱氏生下嫡子。

然而还未等到钱氏怀孕的好消息,朱祁镇便被瓦剌人俘虏。

钱皇后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希望能将自己的夫君换回来。然而瓦剌人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了大明王朝,孙太后只好让郕王朱祁钰坐到皇位上。如此,钱氏的希望没了。

整日只能以泪洗面,并且日夜跪着为英宗祈福,导致自己的一条腿跟一只眼睛受损。如此,钱氏便更加不可能再身怀有孕。

等到景泰元年英宗被接回京城时,看到爱妻如此,心中十分心疼,不仅没有嫌弃钱氏残缺的身体,反而对其更加敬重。在景泰八年英宗再次坐到皇位上时,仍旧坚持无所出的钱氏为皇后,庇护了钱氏八年的时间。

皇后钱氏一直没有生下嫡子,只能由长子来继承皇位。

英宗病逝,被封皇太子的朱见深遵从遗诏登基。

宪宗庶三子继位:孝宗朱佑樘

其实宪宗朱见深一生亲自册封了两位皇后:

一位是发妻吴氏,吴氏是都督府同知吴俊的女儿,天顺八年宪宗继位时将其封为皇后,这一年吴氏只有17岁。然而吴氏仅在后位上一个月的时间便被废,而吴氏之所以被废掉后位,竟是因为宫女万贞儿。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宪宗朱见深不爱年轻貌美的皇后,而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贞儿情有独钟。宪宗登基之初,万贞儿并未得到册封,但是宪宗对其十分钟情。吴氏妒忌,便杖责了万贞儿,宪宗非常生气,直接废掉了吴氏的后位。

吴氏被废后,王氏被封为继后,也就是孝贞纯皇后。

王氏是瑞安侯王镇的女儿,同吴氏一同入宫,宪宗登基后将其封为妃子,吴氏被废后被封为皇后。王氏虽然被宪宗扶上了后位,但是宪宗并不宠爱王氏,没有宪宗的宠爱,王氏想要怀孕生下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化二年正月,万贞儿生下宪宗第一位皇子,两个月后万贞儿便被封为贵妃。若是万贞儿所生皇长子能够长大成人的话,因无嫡子出生,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然而皇长子仅活了10个月的时间便夭折,之后万贞儿再没有怀孕。

即便如此宪宗仍旧十分宠爱万贞儿,成化十二年将其封为皇贵妃。

万贞儿十分善妒,若是后宫妃嫔谁怀孕的话,便会成为万贞儿的眼中钉,必须要除之而后快。万贞儿之后,柏贤妃怀孕并且生下皇次子朱佑极,但是被万贞儿所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后宫妃嫔无一人怀孕。不仅朝中大臣们着急,宪宗自己也很着急。

没想到从宦官张敏的口中得知:自己竟有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被偷偷养在宫里。这便是宪宗第三子朱佑樘,生母是纪妃。

其实纪妃原先是宫女的女史,因为才华出众而得到宪宗宠幸,并且怀有身孕。

此事被万贞儿得知后,便命宫女前去除掉纪妃肚子里的孩子。好在宫女谎称纪妃并未怀孕,而是得了病,纪妃才得以保全。万贵妃便将纪妃赶到了安乐堂居住。十个月后纪妃生下一位皇子,万贞儿得知后便要宦官张敏将其溺死,但是张敏见宪宗一位皇子都没有,便偷偷地将其藏了起来。在宦官张敏、废后吴氏以及纪妃的偷偷养育下,朱佑樘得以活了下来。

一直到成化十一年,宪宗才知道朱佑樘的存在,随即便将儿子接出来,将其封为皇太子。而朱佑樘的生母纪氏虽然被分为纪妃,搬到了永寿宫居住,但有万贞儿在,很快便死在了永寿宫;紧随其后,宦官张敏吞金自杀。

宪宗病逝后,朱佑樘作为最年长的皇子继承皇位,史称明孝宗。

兄终弟及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是兴王朱祐杬的次子,其长兄出生五天便夭折,所以朱厚熜便是兴王最年长的儿子。朱祐杬是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宠妃邵氏所生。在万贞儿的盛宠之下邵氏能够先后生下三位皇子,便可见宪宗对其亦是十分宠爱。

甚至宪宗想要将皇三子朱佑樘的太子之位废掉,将爱妃邵氏所生皇四子朱祐杬封为太子,只可惜此举违背祖制,宪宗便放弃了。

孝宗朱佑樘继位后,便将四弟朱祐杬封为兴王,封地在安陆州。弘治五年前往封地就藩,正德二年(1507年)次子朱厚熜出生。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孝宗朱佑樘不仅创在了弘治中兴,而且一生只有孝康敬皇后张氏一位皇后,并且奉行一夫一妻,并没有其他的妃嫔。张皇后为朱佑樘生下两子一女,但只有嫡长子朱厚照长大成人继承皇位,史称明武宗。

然而朱厚照荒淫无道,正德十五年病逝,他在位15年的时间,并未生下一儿半女。

武宗无后,只能“兄终弟及”,然而孝宗只有武宗朱厚照这一位长大成人的儿子。如此便只能从宗室近支中选择一位继承皇位,而朱厚熜便是最合适的人选,被接入京城继承皇后,史称明世宗,年号嘉靖。

因文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景泰帝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世宗嘉靖帝,下篇讲述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思宗朱由检。

1 阅读:380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