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都是陈凯歌,《志愿军》怎么就远远不及《长津湖》?

疾速娱乐 2023-10-07 21:25:51

今年的国庆档,“惨淡”已成定局。

不仅集体口碑不佳,就连一部破十亿票房的电影都没有。

原本希望复刻《长津湖》票房成绩的《志愿军》才将将迈过5亿票房,那年《长津湖》破10亿仅用时三天,高攀立下。

同样的题材,陈凯歌怎么就翻车了呢?

审美疲劳,是《志愿军》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上映前看到《志愿军》的海报,是种什么感受?

是熟悉、是麻木、是审美疲劳。

抗美援朝题材从《金刚川》到《长津湖》,到《水门桥》,再到《志愿军》,观众多少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更疲劳的是电影的时长,从《金刚川》的122分钟到《长津湖》的176分钟,再到《志愿军》的三部曲,任身体再好,也禁不住这么坐下去。

那段历史可歌可泣,那些先烈值得铭记。

可在一个题材上不断重复“消费”,就变成了一种消耗。看看之前国庆档的拼盘献礼电影《我和我的XX》系列,就是重复套用一个模式、一个题材,最终把自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同样,《金刚川》上映之际正值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作为献礼影片、在社会大氛围下助推了观影氛围。

第二年的《长津湖》,疫情管控加上中美关系紧张,让它有了票房井喷的基础。再加上同档期影片竞争力都不强劲,使其一举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可到了2023年,中国的影市反到在后疫情时代出现了低迷的局面。不管是作品纬度还是消费维度,都已不再有疫情前的辉煌。更关键的是,只拿了40亿票房的《水门桥》说明了大众已经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对于同样题材的《志愿军》多少已经产生了“抗体”,不再有冲进影院的好奇心理。

故事内容是《志愿军》翻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志愿军》的剧情和三部曲看得出陈凯歌的野心,比起《金刚川》、《长津湖》这种专注单一战役的电影,他希望创造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宏大的战争史诗电影。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哪怕三部曲的体量也无法真正概括一个长达三年、涉及多个国家、几百万人参与的区域性战争。

《志愿军》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乱且杂,什么都讲了又仿佛什么都没讲。

从战前准备到战争中期,从国内决策层到战争前线再到国际舆论场,几乎每一个维度都讲了,但又没有完全讲透。尤其是在不同场景间来回跳跃,难以形成完整的情绪递进。

《金刚川》、《长津湖》的故事剧情固然单一,但情节是连续的、情感是连贯的,观影中是能够不断酝酿和爆发情绪的。

《志愿军》在战争场面上与《长津湖》太过雷同,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审美疲劳。国内备战与国际辩论的篇幅虽然有新意却又不够完整,浅尝即止实在让人难以共情。

既然计划三部曲去讲,不如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讲透也比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强,硬生生把开篇便成了又碎又乱的超长预告片。要后两部还这么拍,还不如不拍呢!

0 阅读:815

疾速娱乐

简介:保护佳片,杀死烂片,快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