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程秀才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8-27 21:24:32

江苏省六合县有一个老秀才叫程子牙,他自幼读圣贤书,从不信鬼神之事,用他的话说,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圣人都这么说,这说明世间没有鬼神,纯庸人自扰耳。

六十岁那年,他突然得了急症,卧床不起,连续四十多天未进米粮。眼看日益消瘦,家里人知道他来日不多,抹着泪给他准备后事。

这一天,本来气色灰败的他,突然来了精神,坐了起来,对老妻道:“我这病,没治了,这两天也就要走了。只是我那两个乖孙都定了亲,却没有办理婚事,我如果不能见一眼孙媳妇,到了地府,那些熟人也会笑我老秀才没福,你赶紧和儿子商量一下,让孙媳妇来见一面,让我死了也安心了。”

妻子知道他爱面子,就将他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是个孝子,知道老父亲的想法,就亲自上门,到亲家翁那里说明了情况,亲家知道这是大事,就安排了两个孙媳妇到老秀才面前见了一面。

老秀才老眼昏花,已经看不清面前给他行礼的人是谁,当听说是孙媳妇之后,挣扎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银锞子,递给了孙媳妇:“好孩子,我明天可以安心去了,明天一大早,你们扶我起来,给我换寿衣吧。”

家里给他备的是一套蓝色的蟒袍,看上去很气派。这也跟古时的风俗有关,明清时,虽然对老百姓的服色要求很严格,比如说商人不能穿绸缎衣服,每个级别的官服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两个时间可能僭越,一个是成亲的时候,一个是死去的时候。

所以我们在古装电影里看到的新郎官都穿官袍,戴乌纱,就来自这个原因。

看到那蓝色的蟒袍,老秀才拒绝了:“老夫无能,一辈子考了十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这辈子就是一秀才,穿我的襕衫即可,如果穿着这身官服下葬,会被那些地府里的死鬼笑话的。”

他说着笑话,家里人却抹着眼泪。待穿上寿服,老秀才又说道:“外来接我的两个人来了,让人家在那里干等,实在太失礼,你们赶紧烧些纸钱,准备些酒菜待客。”

儿子程俞以为他在说胡话,就问道:“有人在接您吗,他们是谁?”

老秀才说:“是俞龙、江辛两位。”

这两个人都是本地的差官,清正无私,从不吃拿卡要,后来过世之后,成为城隍庙的阴差。

老秀才说罢,晕晕沉沉地睡了过去。他睡了一天,突然又惊醒了:“赶紧扶我起来,将这身寿服给脱了,今天是城隍夫人大寿,宾客临门,没时间点名,所以俞龙、江辛两位大哥又将我放了回来,到后天让我再去听候发落。”

就这样,本来就要死去的老秀才又活了下来,由于进不得米粮,每天只能以梨汁、清茶延续生命。

他又睡了两天,让家人给他穿寿服,又说道:“我这一次可是真的走了,从此阴阳相隔。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向城隍老爷祈祷,纷纷将自己的寿命借给我,有的借了三年,有的借了五年,虽然他们孝心可嘉,但这举止太过可笑。人的寿命自有天定,岂是像其他东西一样,可以挪借的?

只是前番我去城隍大人那里,看到有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流泪替我求情,让大人放我还阳,我很好奇,问两位官差大哥:这是谁家的娘子。”

“官差大哥说:这是唐李氏,您不记得三十六年前的事情了吗?这李氏女子嫁到了唐家,不过百日,丈夫得了急症而死,她没有改嫁,先是赡养婆婆,给她送终,又替丈夫过继了一个儿子。这一切都办利索之后,在丈夫灵前拜了三拜,自缢而死。

先生您极重气节,托人教唐氏的小叔子向进朝廷呈表请求表彰,这一应上下费用,都是由您承担的,您竟然没有印象了?”

程秀才讲到这个故事,哈哈大笑,这事发生在十年前,要不是两位阴差提起,他都忘得差不多了。

接着程秀才又说道:“当时唐李氏给我求情,却被城隍大人拒绝,在我看来,人寿天定,连城隍大人也无法改变的。”

说罢,他又喝了几杯梨汁,含笑而逝。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