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上唯一支持博古的人,建国后他儿子参观旧址时很尴尬

历史李说 2024-05-15 08:12:32

这个人是在遵义会议上唯一支持博古,出言嘲讽毛主席的人,多年后他的儿子受邀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当时解说员的讲解却让他非常的尴尬。

那么这个人是谁,这中间又有何故事呢?

在我党的历史中,遵义会议无疑是非常重要,而且值得纪念的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调整了我们的前进方向,也让我们重获了新生。

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我军到了生死关头,后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错位路线,那么接下来我们的路究竟怎么走呢,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中央紧急召开了会议,主要是为了对军事问题做出讨论和总结,但首先发言的博古,但他一直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于敌人的强大,一点没有反思自身的问题,这让本身就有不满情绪的人感到了愤怒,张闻天、王稼祥朱德纷纷站起来指责博古的这种避重就轻,拒不承认错误的行为,同时也肯定了毛主席的正确性。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人不仅站出来声援博古,还反讽毛主席,你懂什么马克思主义,只是看了一些《孙子兵法》,这个人就是凯丰。

凯丰他也是我党的一位老革命家,因为留学期间认识了博古、王明等人,再加上他能快速的担任中央委员等职务,也是因为和博古的关系密切, 所以不管是出于个人情感还是前途,他站出来维护博古也是理解的,不过这时也可以看出个人思想上的狭隘性。

不过存在不同声音不要紧,但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一条道走到黑就还是好同志,毛主席也是一直这样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

而凯丰也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同志,他在同志们的批评教育下,以及看到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军一次次创造奇迹的事实面前,他也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之后张国焘事件中站在了毛主席这一边,在后来的很多时候他对这一时期的错误做出反思,多次的公开自我批评。

毛主席担心他太过自责,还劝告他,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再提了,并且在七大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给很多人做工作,选凯丰进入中央委员。

虽然最后凯丰落选了,但他还是兢兢业业的在宣传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了中宣部副部长,回到了毛主席身边工作,只可惜因为癌症英年早逝,逝世时才49岁。

不过因为遵义会议,凯丰之后不曾摆脱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也停留在固执的一个反面教材。

1985年10月,凯丰的小儿子何明受邀参加遵义会议纪念馆30周年,但在参观的时候却出现让那个他非常尴尬的一面,当时讲解员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非常重点讲解了会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正确路线的,对于凯丰这个唯一唱反调的人,也是大讲特讲,而且讲的有些过火,不过何明还是坚持听完了。

不过何明认为历史要实事求是,全面立体的评价一个人,虽然他的父亲在遵义会议有错误,但这没有违反组织原则,后来也反省了自己,并一直跟随毛主席为革命奋斗,他不该在历史的评价中只有那一面。

确实,凯丰虽然有错误,但他改正了,并且在之后一直保持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不允许家人利用他的职务谋求福利。

即使因为战争亏欠的女儿,求凯丰给自己在城市里安排个工作,凯丰都不同意,还让他女儿回农村去种地,他也没有钱救济女儿,因为他太穷了,衣服都是布丁。一个人不能因为他有功,就放过他的过错,但同样也不能因为犯过错就全面否定这个人。

毛主席从来不主张求全责备,而对于犯错的人,要教人改过,对于凯丰这个人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这里是历史李说,下期再见

0 阅读:14

历史李说

简介:看历史故事,解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