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赟病死未留遗诏,杨坚受刘昉与郑译举荐居中摄政

历史的非理性者 2023-07-22 22:12:17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第一部分陈纪八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公元580年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

资治通鉴

北周行军总管杞公宇文亮,是天元皇帝宇文赟的堂兄。宇文亮的儿子西阳公宇文温娶尉迟氏为妻,这个尉迟氏是蜀公尉迟迥的孙女,长的很漂亮,因为是宗室亲属而入朝。宇文赟让她饮酒,并逼着与她发生了关系。宇文亮听说之后,很害怕。三月,宇文亮带兵还,到达豫州,密谋袭击韦孝宽,然后收服他的部众,之后立他的父辈宇文氏中一人为主,再然后击鼓向西进军。宇文亮封国中的官吏茹宽知道了他的计谋,预先告诉了韦孝宽,韦孝宽因此提前做了准备。宇文亮晚上带数百骑兵偷袭韦孝宽的营帐,没有成功而退走。韦孝宽追上斩杀了他,宇文温也被诛杀。宇文赟于是将宇文的妻子尉迟氏收入后宫,为长贵妃。立宇文亮的弟弟宇文椿为杞公。

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赟准备立五个皇后,他问辛彦之这件事,辛彦之说,皇后与天子都很尊贵,不应该有五。太学博士何妥说,当初帝喾有四个妃子,虞舜有二个妃子,先代的妃子数目,都经常变化。宇文赟非常开心,将辛彦之免官。于是,天元皇帝下诏书说:后宫与大地相通,大地有五种,四位太皇后之外,可以再增置一位天中太皇后,于是以陈氏为天中太皇后,尉迟妃为天左太皇后。又下令建造了五座帐篷,让五位皇后各居住一座。

北周杨皇后性格温婉,不嫉妒猜忌别人,其他四位皇后与宫中的嫔御,都喜欢并尊敬她。宇文赟暴虐性格日益增长,喜怒无常,经常谴责杨皇后,想要给她定罪名。杨皇后态度与行为依然和平时一样,并不畏惧,宇文赟非常愤怒,要赐死杨皇后。杨皇后的母亲独孤氏亲自来向宇文赟求情,向宇文赟叩头以至流血,于是得以收回赐死这一命令。

杨皇后的父亲杨坚,位望很高,宇文赟比较忌惮,曾经因为愤怒对杨皇后说,一定要族灭你们杨家。之后传唤杨坚,对左右侍从说,如果杨坚表情有变化,就杀了他。杨坚到了之后,神色和平时一样,于是宇文赟没有动手。内史上大夫郑译,与杨坚年轻的时候一起学习,对杨坚的仪容很是惊奇,与杨坚成为倾心的朋友。杨坚既然被宇文赟猜忌,内心不自安,曾在永巷,对郑译说,我早就想出去守藩,公是知道的,希望之后多加留意。郑译说,以公的德行和名望,天下的心都归附,想要保全自己,我怎么敢忘记。之后会帮你说话的。

隋文帝杨坚

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赟想要派遣郑译去征伐,郑译请求要一个元帅。宇文赟说,卿有什么想法?郑译说,如果想平定江东,除了皇亲贵戚与重臣,不能镇抚,可以让随公(杨坚)同我一起去,并且为寿阳总管以都督军事。宇文赟同意了,以杨坚为扬州总管,让郑译带兵去寿阳,准备出发的时候,杨坚突然脚有病,没能立马出发。

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赟去往天兴宫,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又回到长安。小御正刘昉,向来以狡诈谄媚受宇文赟的宠幸,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一起是宇文赟的亲信。宇文赟叫刘昉与颜之仪进入卧室,想要向二人安排后事,结果嗓子哑了,说不出话。刘昉想到皇帝宇文阐还很幼小,认为杨坚是皇后的父亲,而且名望很高,于是与郑译,柳裘,韦谟,皇甫绩谋划让杨坚辅政。杨坚坚决辞谢,不敢当此大任,刘昉说,公如果当,就快点当,如果不当,我自己来。杨坚于是同意了,向外宣称是受诏居中侍奉宇文赟疾病。

当天,宇文赟死。秘不发丧。刘昉和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管中外兵马军事。颜之仪知道这不是宇文赟的旨意,拒绝不答应。刘昉等人写好诏书需要联名,逼着颜之仪签名,颜之仪严厉的说,主上刚崩,嗣君年幼,执掌朝廷的重任,应该交给宗室中有才能的人。如今赵王(宇文招)年纪最大,不论亲属关系还是德行,应该是受此重任的人选。公等承蒙朝廷的恩泽,应当想着尽忠报国,怎么会轻易将朝廷重任给他人。我不过是个死,不能背叛先帝。刘昉等人知道不能让他屈从,于是代替他在诏书上签了字。于是京城守卫,都受杨坚的节度。

杨坚害怕众王在外有变乱,以千金公主将要嫁给突厥为理由,召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入长安。杨坚向颜之仪索要皇帝玺,颜之仪一脸正色的说,这是天子的物品,自然有天子来拥有,宰相为什么要拿走!杨坚大怒,命令拉出去,想要杀掉他。因为他有民望,出为西边郡守。

北周南陈形势图

开始给宇文赟发丧,北周主宇文阐入住天台。大赦,停止洛阳宫的建造。尊阿史那太后为太皇太后,李太后为太帝太后,杨后为皇太后,朱后为帝太后,陈后与元后和尉迟后都出家为尼姑。以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实际上只是虚名,没有实权。以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百官都听命于左丞相杨坚。

我的阅读感受

宇文赟的死,颇有一种上天惩罚的意味。首先二十出头就死也太年轻了一点,当然也可能与太过穷奢极欲有关系。最要命的是在要安排后事的时候说不了话了,这不得不让人感觉是天命如此。谁让他动不动以天自居,各种逆天操作。

宇文赟也是的,一开始就非常宠信郑译,刚当皇帝就不合礼制的将郑译迅速提拔了上来。之后又宠信刘昉与颜之仪。结果这里面就颜之仪不与杨坚是一路,刘昉与郑译都是杨坚的铁杆,五王又都在外面,他一死,杨坚包揽大权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宇文赟再猜忌杨坚也没有用,架不住身边人就是杨坚的亲信,关键这两人还是他自己选的。

杨坚的这个权力甚至都不是夺来的,直接就送到了手上,而且还得假意辞让一番。不过,也不能说杨坚本人没有能力,毕竟,只是京城的权力暂时被他掌控在手中。麻烦事都在外面,但毕竟先站住中央先具有主动权。外面的事就看杨坚之后如何处理了。

0 阅读:11

历史的非理性者

简介:喜欢阅读历史与中外经典文学,细品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