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强援就位,掀起“芯片补贴狂潮”,还是比中国慢了一步?

交锋新视野 2024-05-16 09:43:30

为了打压中国芯片,美国掀起“补贴狂潮”。为此,拜登政府豪掷数百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还拉来了强援。结果还是比中国慢了一步?

一、美国带头掀起“芯片补贴狂潮”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随着全球芯片竞争愈演愈烈,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争夺芯片霸主地位”的决战将更加激烈。

为了阻止中国取得霸主地位,美国带头掀起“芯片补贴狂潮”。

前段时间,拜登政府把真金白银的补贴,发放给了美光、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商,总额高达330亿美元。

以美国芯片巨头美光公司为例,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与之达成初步协议,将向美光提供61亿美元的补贴,支持这家公司在纽约州和爱达荷州生产芯片。

(美国掀起“芯片补贴狂潮”)

而美国此举所依据的,正是总统拜登在2022年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

这个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动用390亿美元直接补贴,以及750亿美元贷款和抵押贷款,同时提供高达25%的税收抵免,以便“复兴”美国芯片产业。

除此之外,美国还试图将盟友拉下水。

二、欧盟、日本等也加入“补贴战”

美国率先举起补贴大旗后,欧盟、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补贴战”。

欧盟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拨款463亿美元,扩大欧洲本土的芯片制造业产能。

据欧盟委员会估计,这一产业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80亿美元。

德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德国计划利用200亿美元补贴,提高芯片产量。

按照计划,英特尔将获得110亿美元左右的补贴,台积电则会获得50亿美元的补贴。

而这些钱将用于这两家公司在德国的芯片工厂建设。

不过,欧盟委员会还没有最终批准这两个补贴计划。

一些欧洲国家虽然也有意提供补贴,但由于缺乏芯片产业链等现实原因,表现得比较吃力。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积极地行动。

上个月,日本政府决定向一家日本半导体公司提供补贴,金额高达39亿美元。其目的就是帮助该企业达成在2027年量产2纳米芯片的目标。

而且,自2021年以来,日本政府已经为芯片计划筹集了253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其中的167亿美元已经用在了多个项目中。

(日本也加入了“补贴战”)

除此之外,韩国也在为本国芯片发展提供支持。

不过,不同于美国和日本的直接融资、补贴,韩国政府更倾向于另一种支持方式,那就是引导经济实力雄厚的韩国财阀,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投资。

据外媒报道,今年1月,韩国宣布打算推动两家韩企,投资622万亿韩元(约合3.28万亿人民币),建设一个大型半导体集群。

近日,韩国有关部门的官员也明确表示,他们将推进一项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527亿人民币)的支持计划。

韩媒毫不掩饰地称,此举就是为了增强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以便与主要国家展开竞争。

这里的主要国家,自然也包括芯片行业加速发展的中国。

三、美国及其盟友还是慢了一步?

虽然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芯片进行了长时间的围堵、打压,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此举并没有挡住中国芯片的发展。相反,还为中国芯片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产芯片产量增长了40%。

不仅如此,有机构预测,随着产业链本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芯片的产量将保持这种较快增长。

(中国芯片产量快速增长)

事实上,除了产量大增,中国芯片的发展还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科研团队在芯片的三维封装工艺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要知道,芯片内部就像是一座高楼大厦,里面有上百亿个“小房间”,这些“小房间”就是上面的电路。

传统的三维封装工艺,采用的是硅晶圆。而这个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工艺,采用的是玻璃晶圆。

这样一来,就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玻璃晶圆上的电路联通。当然了,这难不倒我们的科研团队,他们运用第三代“玻璃通孔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千万别小看这一改变,它可是关键节点的创新突破,可能会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

显然,美国及其盟友还是慢了一步。中国芯片已经找到了从其围堵打压中突围出去的关键,那就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美国及其盟友花再多的钱补贴芯片行业,恐怕也起不到遏制中国芯片发展的目的。

(美国算盘恐落空)

拜登政府应该明白,拖住中国芯片发展的脚步,并不能让美国芯片跑得更快更远。

对中国芯片的遏制、打压,终将化作“回旋镖”,击中美国芯片产业。

况且,事实已经证明,中国芯片前进的步伐,不是美国能挡住的。

显然,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尽早放弃围堵中国芯片的妄想,回到公平竞争的正轨上来。否则,最受伤的一定是美国自己。

当然了,不管美国如何选择,我们都要不断推动芯片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主动权掌握自己手中。

1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