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三省日本和沙俄决定了民国时期的东北军队只能被叫做奉系

千年论战 2024-02-08 18:04:32

民国时期的东北军又叫奉军,所谓的奉军就是奉天省也就是辽宁省的军队,东三省可是还有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为何奉军成了东三省军队的代名词? 这可要从日本和沙俄两个国家说起。

民国时期各个省的军队大多是清末的新军和巡防营改编的,清末民初的军事布局决定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各省军队的实力,而对清末民初东北军事布局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沙俄和日本。大家如果熟悉东北军的作战就知道,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火力充足,但近战能力差。这是因为东北军拥有民国时期最大的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基本上都在今天的辽宁境内。吉林其实也有军工基础,清末吉林的吉林机器局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东北最大兵工厂,它在1883 年 l0 月投产,下设枪厂、子弹厂、火药厂等分厂,占地总面积 29 万平方米,拥有机器500多部。和它比起来,辽宁的奉天军械厂就差远了,直到民国五年张作霖掌权,它的厂区才有4万7 000平方米。

如果民国时期的吉林军队拥有这个兵工厂的产能,吉军和奉军鹿死谁手很不好说。可在1917年整个吉林却只有第23师和吉林混成旅,全省总兵力不过是1万5400人,远比不上奉天方面的3万8300人。因为这个兵工厂在1900年被沙俄军队毁灭,直到民国时期还没有恢复。

沙俄在日俄战争失败后,并没有退出东北,按照它和日本达成的协议,它可以在中东铁路沿线以每公里15人的标准配置兵力,一共在黑龙江铁路附近驻军4万8000人,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核心,自然也是俄军驻扎的重点。除了这些兵力,沙俄还在边境线上部署了2万5000人的边防军,在铁路沿线附近配置了1万5000人的铁路卫队旅,沙俄可以在黑龙江附近动员七万人左右的兵力,大大超过了整个东北的中国军队。

在1914年前后,沙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 550万人,无论是满清还是北洋政府都无力赶走沙俄的黑龙江驻军。因为对抗沙俄没北洋军的第三镇、新军第二十镇等新军主力干脆就被部署在辽宁,并没有在黑龙江部署多少兵力。清末民初黑龙江军政首脑也以外交官居多,主要任务就是和俄国人打好交道(因为沙俄闹事,袁世凯甚至解除了黑龙江督军宋小廉的职务),截止到1916年左右整个黑龙江正规军只有1万4,000人。黑龙江的军头们不但在军力上先天不足,许兰州等人还参与了张勋复辟事件,在民国政治上也处于不利地位。许兰州参与复辟后,黑龙江军队爆发内战,张作霖乘机派54旅进驻黑龙江,扶持自己亲家鲍玉卿控制了黑龙江。

吉林方面被俄国人摧毁了兵工厂,和奉军PK时,还遇到了日军拉偏架。1919年张作霖势力大增后,联手黑龙江军队进攻吉林。吉林的孟恩远被迫迎战,张作霖干脆就请了外援,这个外援就是当时的日本陆相田中义一。田中义一在日俄战争时期当参谋,在枪杀俄国密探时放过了张作霖,还让张作霖转投日本一方。1918年田中义一被山县有朋推举为陆相,张作霖还专门到朝鲜拜访过他。1919年张作霖和吉林方面开战,日军自然助战张作霖,这就是所谓的宽城子事件。当时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人数是7000人,但日本为了干涉苏联事务,在海参崴等地派驻了7万人参加所谓的西伯利亚干涉战争,老孟可不敢保证自己和日军起了冲突后,海参崴等地的日军绝对不会出兵,就只能宣布下野。

俄国限制了黑龙江的军队,摧毁了吉林的军工基础;日本人帮助张作霖拿下吉林。加上张作霖在辽宁建立了庞大的兵工厂,东北军火炮大部分都在奉天军队手中,奉军就成了东北军队的代名词。

6 阅读:985

千年论战

简介:谈古论今,说千年战争,预测战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