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中依靠努力的所谓学霸,高中更倾向于选择文科?

飞翔小钰 2024-02-05 03:12:39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理科整体强于文科的情况确实存在,理科学不来学习文科,而且成绩能够大幅度上升情况并不少见,而几乎很少出现文科学不好再转理科的情况。

理科区分度更大,能力差距体现特别明显,跟不上就是跟不上,而文科生在平时学习中并无明显强弱之分,更多体现在考试答题技巧差距上,且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使得理科跟不上的情况相比文科更为常见。

物化生等学科,一旦出现跟不上,往往并不是由于学习态度,或者投入度不足造成的,而是思维能力的差距,思维能力差距反映到学习效率的差距体现特别明显,其他人可能半小时达到的学习提升效果,自己可能一个晚自习都达不到,更多的努力,却考不到不那么努力学生一半的成绩,这种落差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初中通过努力获得高分的曾经学霸,自信心更容易受到挫折。

文科的学习反而契合那些曾经学霸,付出就有回报的竞争模式,思维能力的影响较小,不和大多数纯天赋学生比拼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而是换一个更容易的赛道重新成为学霸。

即使理科有着更强的专业选择,但如果成绩不达标所谓的好专业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高中所有学科都明显提升了难度,而且选修六门比语数外三门学科上升的更明显,而这其中物理和化学难度提升时间最早,就是高一入学,其他学科提升往往在选科以后,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这两门学科出现明显的不适应,也劝退很多意在理科而选择文科的学生。

即使如此,仍有很多学习已经颇为吃力的学生仍然选择理科,希望自己在未来时间能够迎头赶上,一部分学生提升思维模式逐渐适应,但也有一些越学越困难,从而寻求转班,毕竟在他们印象中,文科更为容易,且知识点不是逐渐累积。

相反文科转理科情况极其少见,如果说选择理科还有试一试的心态,选择文科绝对是深思熟虑,要么是未来从事文科专业,要么理科已经彻底学不来,即使他们未来文科也学不好,但也会知道理科会更加学不好。

1 阅读:456

飞翔小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