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拒不履行安理会决议——与全世界为敌,下场将是可悲的!

瑶卿的历史书 2024-04-17 10:54:40

自上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2024年3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终于在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内容为要求斋月期间各方在加沙停火。

巴勒斯坦欣然接受该决议内容,并要求与以色列交换人质。以色列却大放厥词,表示不接受此项决议,仍然会对加沙进行进攻。

面对着全世界对于和平的呼声,以色列不以为意,要与全世界为敌,那么下场必然是可悲的。

以方拒绝执行决议

据悉,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斋月期间加沙停火”的决议,此项决议以14:0的投票结果通过,只有美国选择弃权。这也是十分罕见的,因为此项决议并不是首次提出,但是美国以往都使用一票否决权将提案否定了,这一次却没有表态。

对于此结果,巴勒斯坦表示欢迎,认为此次斋月的停火,有利于促成此后的永久停火,对于百万难民来说是好事。哈纳斯还提出,愿意按照以色列之前说的要求释放人质,但是需要双方交换人质,并且需要以色列不再围堵加沙,而使外界的人道主义援助能进入加沙。

然而以色列却直接拒绝了该决议,并表明,“无论安理会做出何种决定,以色列都将继续行动”,这也就是说,以色列直接表明态度,即便是安理会通过决议,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计划,仍然会继续对加沙开火。

同时,因为美国的弃权,以色列感到自己被背刺,因此对美国大加指责,认为美国转变了一直以来坚持的立场,这样的做法伤害了以色列在战场上所做的努力,也影响了对人质的营救。

在愤怒之余,以色列并且还取消了原本对美国的访问计划,同时向联合国表示,今后不允许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救援送到加沙。

这也表明以色列已经完全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目的,所谓的营救人质都是借口,以色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加沙的南部地区拉法收入囊中。

以色列在加沙北部遭遇哈马斯的顽强抵抗后,就转而攻向加沙南部小城拉法。拉法这座小城市里挤满了巴勒斯坦难民,原本已经被以色列划成了安全区,然而却自己立马打脸,转而攻击拉法,也切断了外界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这无疑是要将加沙逼入绝境。

面对以色列的指责,美国也解释说弃权并不代表转变立场。其实此次美国一改之前支持以色列攻打加沙的态度,并不是良心发现,想要世界和平。

而是因为美国大选在即,拜登的支持没有特朗普的呼声高,拜登政府频频在各地搞出小动作制造混乱,已经让美国民众感到不满,因此拜登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继续支持以色列。

不过以色列号称“中东霸王”,打遍天下无敌手,即使没有美国的支持,也无所畏惧。不过这一次,以色列如果仍要与世界为敌,那可能要受到制裁了。

安理会的强制约束力

狂妄自大的以色列在以往的几次大战中都赢得了胜利,而且巴勒斯坦的领土已经被侵吞得所剩无几,如今还剩下一个颇为重要的加沙,已经打红了眼的以色列什么都顾不得了。

以色列国防部长甚至嚣张地说:“联合国已经是一片废土”。这也不是以色列第一次不给联合国面子,之前联合国一次会议上就已经通过了“呼吁人道休战”的决议,但是以色列并未理会,甚至给了联合国一个下马威,因为就在会议第二天,以色列就对加沙地区发动了进攻。

不过这次的安理会决议却与之前不同,因为安理会的特殊地位在联合国宪章中已经做了规定,在联合国的所有机构中,唯有安理会拥有军事行动的权力,可以强制执行通过的决议。

也就是说,以色列不遵守联大决议没有多大问题,因为联大决议没有约束力,但是安理会的决议确实有着约束力的,如果以色列强硬到底,就是不按照决议执行,安理会判断以色列已经威胁到了世界和平,那就可以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

对于以色列的恶劣态度,联合国秘书长坚决地表示,对于安理会做出的这项决议,以色列必须无条件立即执行。而面对全世界对停战的呼吁,一直支持并纵容战局蔓延的美国也不得不发表意见,要求以色列停战。

不过以色列这么底气十足,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安理会拥有执行决议的权力,但是这并不是个简单的程序,因为进行军事行动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有一个反对就不行。

而美国目前只是迫于无奈才选择在决议中弃权,但是在大选结束以后,就可以行使否决权反对联合国出兵执行决议。英国是造成巴以冲突的部分推手,也一直对以色列提供支持,也不会同意出兵。

法国态度微妙,不过主要目的在于停火,也并不希望对以色列出兵。而剩下的中国和俄罗斯一直保持中立,并不会偏袒哪一方。

以色列也知道,联合国通过这个决议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自己对加沙地区的进一步进攻,虽然说安理会有权力强制执行,但是并不想真的出兵制裁以色列,因此以色列才有恃无恐,并不担心不遵守决议的后果。

目前拉法这个小城市已经聚集了上百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难民,他们被从自己的家园驱赶出,逃到了巴勒斯坦最后的避难所,然而又要面对以色列的炮火,还面临着物资和水电的切断,不知道未来在何处。

但是以色列明显不关心巴勒斯坦难民的存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表示要占领拉法,并且也一直在这么做。

即便现在局势已经对以色列不利,几个西方大国也迫于形势要求以色列停止进攻,但是内塔尼亚胡似乎已经疯魔,完全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如今这样不死不休的局面,背后的原因太过复杂,既有历史根源,也有西方大国的插手。

巴以之间的宿怨

巴以冲突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根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原本生活在迦南,而迦南就是后来的巴勒斯坦地区。

后来罗马人统治了迦南地区,并将犹太人驱逐了出去。迦南也改名为巴勒斯坦,成为罗马的一部分。

几个世纪后,阿拉伯人来到了巴勒斯坦,将罗马人驱逐出境,此后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

而当初被驱赶的犹太人四散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在欧洲被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迫害,在社会上也遭受歧视。在沙俄的犹太人也受到了迫害和屠杀。

在世界各地都没有容身之所的犹太人内部兴起了“复国主义思潮”,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而“祖籍之地”巴勒斯坦就成了犹太人的首选。

而此时,英国正想要向中东扩展势力,于是向犹太人承诺会帮助建立犹太国,得到了承诺的犹太人纷纷回到了巴勒斯坦生活。

这时的巴勒斯坦由奥斯曼帝国控制,但是主要居民还是阿拉伯人。原本安稳巴勒斯坦突然涌入大批的犹太人,挤占了阿拉伯人的生存区域。而且因为宗教和地盘的问题,双方经常产生争端。

一战过后,英国人取得了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同时答应了阿拉伯人归还巴勒斯坦的要求和犹太人建国的要求,这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患。

二战后,英国撤离了巴勒斯坦,而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受了德国纳粹的大肆屠戮,又导致了大批犹太人逃到了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同情,同时巴勒斯坦一直没有独立的主权。

于是1947年,联合国出面通过了一个“分治决议”,将巴勒斯坦分成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一个阿拉伯国。

但是在英美的操作下,这个决议十分不公平,仅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得到了一大半的土地,而人口更多的阿拉伯人却得到了小半土地。而且分给犹太人的多是土地肥沃的平原,而分给阿拉伯人的却是分散又贫瘠的的丘陵地区。

这样的决议明显不公平,但是阿拉伯人却无权改变,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土地划给了别人。犹太人在之后一年就建立了以色列,而愤怒的阿拉伯人立马就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进攻。

然而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间,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之间一共发生了五次战争,结果都是以阿拉伯人失败告终,而他们的国土也被以色列不断侵占,最后只剩下当初被划分的五分之一大小。

1988年,巴勒斯坦建国,但是土地只剩下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虽然之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进行过和谈,可惜没有成功,而现在两国的领导人都是顽固的激进分子,大有不死不休之意。

巴以冲突持续了多年,直到近期也没有和谈的意向,而此次理事会的决议或许又将带来新的变化。

0 阅读:1

瑶卿的历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