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最不待见武松的梁山好汉,完全不把武松放在眼里

史书凌轩阁 2024-02-22 10:19:54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豪云集,共饮美酒,尽享佳肴。

百零八位星辰降临人间,历经喧嚣,终将重返天界。

众人各有所爱,或欣赏鲁智深之豪迈侠义,或钟爱林冲之沉稳坚忍,亦有人偏爱李逵之黝黑骁勇。

然而,我唯独钟情于血气方刚的武二郎。

武松少年时期争强好胜,渴望出人头地,却因一次失手打昏他人而离家避难,藏身于柴进庄园。

后得宋江施恩,遂决心重返清河县寻兄。

彼时的武松,心中所愿唯有与兄长武大郎相依为命,共度平淡余生。

武松靠着一股热血勇气,竟在景阳冈击毙了凶猛的大虫,为阳谷县解除了巨大威胁。这一英勇壮举,使他意外地获得了人们的崇敬与敬仰,英雄的光环突如其来地笼罩在他的头顶。

武松心怀感激,甘愿留在阳谷县,踏实勤勉地担任都头一职,每日勤勉点卯,尽职尽责地维护社会治安。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与哥哥武大郎相伴左右,分享生活的点滴温馨。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武松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为全家带来了稳定的生计,这样的日子对他而言,已是前所未有的美满。(作者史书凌轩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武大郎的突然离世,如同晴天霹雳般击碎了武松内心的平静。他唯一的亲人惨遭毒手,这一刻,武松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毅然举起了复仇的刀。

在悲愤的驱使下,武松亲手斩杀了罪魁祸首——自己的嫂嫂和西门庆,因此被发配至孟州牢城。尽管身陷囹圄,武松的内心仍存有一丝对未来的期盼。他并未完全堕入黑暗的魔道,否则那位十字坡的母夜叉恐怕早已命丧他手。武松对她只是稍作惩戒,显示了他内心尚存的一丝良知与希望。

同时,面对菜园子张青邀请他前往二龙山落草的提议,武松也坚决地拒绝了。在受到施恩的恩惠后,他更是手下留情,只是将蒋门神击败而未取其性命。这些举动都表明,武松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能够重新做人,回归正途。

真正让武松崩溃的,是张督监的诡计。在都监府中,武松被奉为贵宾,张都监亲自陪伴,更有玉兰在旁斟茶倒酒,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当张都监提出将玉兰许配给武松时,他感激涕零,甚至当即跪拜。那一刻,武松或许以为,幸福的生活即将再次降临。

这一切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武松曾识破潘金莲与王婆的谎言与阴谋,也曾识破孙二娘的麻药与毒酒,却唯独没能识破张都监以成家立业为诱饵的险恶用心。血溅鸳鸯楼之后,武松变得心如铁石,出手无情,再也不留任何余地。(作者史书凌轩阁)

武松的武艺在梁山上堪称一流,尤其在步战中,恐怕只有鲁智深能与之匹敌。然而,尽管武松武艺高强、为人凶狠,却仍有一位梁山好汉,完全不把武松放在眼里。在这位梁山好汉的眼里,武松就是个小卡拉米!

此人便是身世显赫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与宋江都以仗义疏财著称,然而两人之间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宋江曾慷慨赠金于一位孤苦无依的卖汤药老者,助其购置棺材,这份真诚与仗义令人动容。(作者史书凌轩阁)

相较之下,柴进的仗义却略显势利。他对于有头有脸的人物热情备至,与宋江相见时更是磕头行礼,亲昵地称呼对方为哥哥。然而,对于江湖中的草莽英雄,他的态度却显得前紧后松,虎头蛇尾,让人不禁怀疑他的仗义是否掺杂了沽名钓誉的成分。

石勇与燕顺因座位之争在饭馆内发生争执。石勇豪言壮志,声称天下间仅有柴进与宋江两人能让他让座。他在惹出祸端后,先是投奔柴进,后又打算转投宋江。石勇曾在柴进庄上暂住,但最终却选择了离开。尽管书中未详细描述石勇离开的原因,但从武松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武松在柴进庄上的地位简直如同“弟中弟”,备受冷落。柴进对他的态度并不友好,这种不受重视的感觉让武松倍感憋屈。我们可以推测,石勇离开柴进庄的原因也可能与武松相似,都是因为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

武松初登场时,境况甚是凄凉。他寄居在柴进府中,却饱受冷落,连一间遮风挡雨的屋子也没有,只得在走廊里栖身。彼时,他身患疾病,无人问津,只能孤身在寒风中烤火取暖。柴进并未对他伸出援手,找寻郎中医治,任由他自生自灭。而那些庄客们,在武松瑟瑟发抖之时,竟也狠心地将他拒之门外,不让他进屋取暖。(作者史书凌轩阁)

恰逢此时,宋江前来投奔柴进。他在不经意间踩到了武松用来烤火的铁锹。武松性情刚烈,瞬间便怒火中烧,欲与宋江动手。幸得柴进及时劝阻,才避免了这场冲突。

随后,宋江邀请武松共进晚餐。据《水浒传》记载,柴进邀请武松入席,宋江则连忙让出上座。然而武松却坚辞不就,谦让了许久后,才勉强坐在了第三位。柴进见状,便命人重新布置杯盘,与三人痛饮一番。

由此可见,武松在柴进庄园中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甚至连与主人同席共餐的资格都没有,地位之卑微可想而知。(作者史书凌轩阁)

柴进出身显赫,与高衙内同属贵族阶层,与梁山众好汉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层难以逾越的隔膜。在上梁山之前,他虽然也广泛结交天下英雄,但他的恩义往往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意味,缺乏真正的交心。

武松便是深受其影响的一个例子。尽管柴进曾收留他长达一年之久,供他饭食,但武松最终还是因为感受到怠慢与轻视而心怀怨气。在柴进眼中,武松或许只是一个碍眼的存在,巴不得能早日将他打发走。

相比之下,宋江的手段与情义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境界。他在短短几天内便与武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难舍难分,情愿结为生死兄弟。这其中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手段上,更在于情义的真挚与否。

宋江从不摆高姿态,而是以平和近人的态度待人接物,最多也只是以兄长自居。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使得他能够与众好汉打成一片,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纽带。

0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4-02-27 22:50

    柴进家世显赫,门下食客数不胜数,也不可能个个礼贤下士,收留走投无路的好汉,给个温饱已经很仁义了,真掏心窝子除非想造反,宋江本身也就一个小吏,与这些落魄好汉身份距离当然更近,更何况宋江本身有野心,收买人心肯定会做足功夫,说什么兄弟情义,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