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对不起,西南大学,法学专业,不看211名号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9 20:28:19

在名校林立的西南地区,有两所重点大学,一直让人难以抉择。

西南大学,前身是师范学院与农学院,六大部属师范大学,211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法学实力强劲,行业认可度很高。

保研率是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

西南大学的保研率因年份、校区和学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体来看,西南大学的保研率在逐年上升。对于2023届毕业生来说:

校本部的保研率为12.78%左右,但也有数据显示为11%或11.1%。其中部分学院的保研率较高,如含弘学院达到46.9%,教育学部也达到了36.4%。然而也有部分学院的保研率较低,例如人工智能学院的保研率为6.2%。

荣昌校区的保研率则相对较低,大约在5.95%-8%之间。具体各院系中,水产学院的保研率最高,为9%,其他三大学院(动物医学院、商贸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保研率都在5%-6%之间。

作为综合性大学,西南大学也有法学专业,但实力一般,保研率只有7%。

西南政法大学作为双非院校,保研率很低。

那么,放弃西南大学,选择西南政法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大学之于人生的影响是什么?

理想方面说,拓展视野格局、家国情怀。

现实方面说,本科专业会在以下场景对个人产生限制,并会被反复要求出具毕业证:

1、工作的取得: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招考、企业招聘等

2、职业资格的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法考、CPA,甚至收银员职业资格)、职称等

3、社会福利的取得:各类社会福利补贴、户籍/居住证、社保医疗等

4、信用认证:银行贷款、信用卡评估.商业保险评估,签证/签注办理(比如日本大使馆认可国内75个学校的学生为优先授予对象)

And so on,可以说专业出身就是社会对普通人进行社会活动前景的前置认定了。

大学是否值得选择,便在于它能否帮助突破以上命定门槛,与之相比,其他夏天没空调之类的都算不上辛苦,要记得:你在工作中流的泪与汗,就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一)西南政法大学的三大伪命题:

西政学生流行讨论的三大伪命题,简直是每年必有一次的新生欢迎活动了:

1 .西南政法没落贵族何时荣光再起?

2 .非法学科的学生是选自考还是辅修?

3.校学生会/团委值不值得进?

之所以是伪命题,在于: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1.西南政法没落贵族何时荣光再起?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来都没有贵族一说。

党领导教育,教育服从于国家发展计划的需要,所以学校贵与不贵,全取决于国家资源的倾斜与否,西南政法不是211、不是985、不是双一流,所以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是极其有限的!

作为一个求索者、这不是你应该在乎的;

作为一个消费者,这应该是你报名之前就考虑的,来都来了、为时已晚。

2 .非法学科的学生是选自考还是辅修?

无论自考还是辅修,都无法改变你是非法学科的专业身份出身,在上述社会认证过程中(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招考等),这俩的认可度都不高。

参考当前的政策,顶多就是满足下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有志于过法考的人,需要去自考一个法学本科(或者硕士)。

3.校学生会/团委值不值得进?

这就是个蜗角触氏与蛮氏争地的故事。

(二)西南政法大学的最大缺陷

缺钱=教师待遇低,难以引进青年教师人才。

教龄40 +的副教授月薪8K,一节课课时费50元;

青年讲师一个月3500元。

商品房改制都过去十几年了,西南政法还在搞集资建房,一群法律大拿还被包工头给坑了,拖好几年房子交付不了。

由此引发的是学校师资力量内部培养,然后很多本科的讲师是在读的博士,纯理论课没问题,但涉及社会实践的就很难讲得清楚(简单的比如五险一金,毕竟他们也没有就业过)。

技术类师资远落后于时代。

法学之所以全国遍地开花,因为便宜啊,只要教师、场地、黑板,顶多拉个投影仪,是个大学都开得起这门课的。

但你能想象00后都闹离婚了,学校机房用的还是win 2000系统+ LCD显示器;

出版业都夕阳了,新闻院学的排版系统是方正飞腾?

而老师对CDr、AI、AE都没有基本概念;

有着西南片区最大的司法鉴定中心,可刑侦、法医学却不是主打科目。

缺乏现代经济素养和商业逻辑。

西南政法不仅学校穷,而且学生也穷,1 / 3的是贫困或贫困补助生源,很多学生在大学前都没有碰过电脑。(不准你们东部地区的大一带电脑,是怕被人偷啊,明白吗)

这种情况随着学生家庭收入的提高在不断改善,但是,整个学校在商业逻辑思维上是十分落后的。

商业逻辑缺乏,自以为“士”的官僚作逼风气就很重,从食堂到教工委,各级行政机关充满了比人工智能更像人工智能的NPC。

学生穷酸又不易得到资助(西南政法的奖学金很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勤工俭学,也就无从了解(应然的)社会权利义务,甚至觉得win 2000也很厉害了啊。

学校的天花板往往会转变为学生的天花板。

利益分配陷入理念的纠纷。

面包匮乏的时候,争斗就变得激烈。

西南政法在学术上是分裂的,宪政与红色纠缠在一起,往往单纯经济利益分配的问题容易变得上纲上线。

(三)报考西南政法怎么样?

除了法学、其他都不行。

进了法学院、也会考虑辅修新闻、外语或管理,因为法学在国内供过于求,就业竞争压力很大。

1、为了法学理想,家境殷实、没有后顾之忧且分数在线的,热烈欢迎。

2、普通人,高考足够上民商、经济、法理等六个法学院的,可以接受四非或志向国考法检、律师执业的,欢迎报考。

你很可能在学校交往到不错的基友/妹子,然后在考前恶补学习一周,通过各科考试,顺利取得学位。

除了法考、CPA,西政对其他考试要求不高,英语四级和毕业证脱钩很多年了。

3、普通人,分数踩线,可能被调剂的,请优先选大学所在的地域;

非川渝不读,可以考虑。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毕业两年,今年又再次考了西政的硕士。

来讲讲西政外语学院吧(法律经贸方向),所谓的复合型人才,读过的都知道,忽悠谁呢?

但是,本科遇上了非常多的好老师,这对我视野和职业选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年轻一代的老师们大多认真负责(吴瑜老师、琴姐、厚娟姐、曹男神),专四/专八通过率也不错。(英专硬指标),绝大多数同学都辅修法学并且考司考。

同届里报了司考的貌似一次性过了40%多,当年还有个同学三跨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想想都觉得很牛)。

当年二外只有日语和俄语,日语还是那个上了一站到底出名的梅竹授课(电视播了也网红了一把诶)。

美食多且好吃(毕业后还不停去西政聚餐),宿舍也算条件不错的(那时候有空调,真的有很大吸引力)。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在法学生里当英语说的最好的,在英语专业里,法学学的最好的!

今年考研还是外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已经成功录取并且排名靠前,并且今年也在准备司考,我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你们觉得呢

0 阅读:6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