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斯大杀四方,狠狠打醒俄军,火箭炮这东西,要认真学解放军

科罗廖夫 2022-12-19 12:08:17

这是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俄军刚刚宣布,使用高精度导弹一举干掉了两套美制“海老师”。在12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中将在战情通报会上正式宣布:“俄军消灭了2套乌军的美制海马斯火箭炮”。

科纳申科夫中将说:“俄罗斯武装力量在对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克里沃罗格市的阿塞洛米塔钢铁厂的轰炸中,高精度导弹摧毁了乌军的一处海马斯火箭炮基地,摧毁了2套“海马斯”火箭炮发射装置,以及70多枚制导火箭弹。

俄方表示,这是俄军的重大胜利,是美国“海马斯”火箭炮投入战场以来,乌军火箭炮部队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不过,俄罗斯公布的战果依然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和佐证,从海马斯火箭炮进入乌克兰战场以后,俄军已经先后宣称数十次击毁海马斯火箭炮,俄方宣称击毁的“海马斯”数量,甚至要高于美方的供货数量。但军事界综合判断,俄军尚未摧毁过哪怕一台海马斯火箭炮。

战争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的唯一真理,同时,外界也会针对其实战表现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决定其最终走向,即要么名扬四海,要么草草退场。以当下僵持不断的俄乌战事为例,随着美英等国对乌提供的M270、M142模块化多管火箭炮的投入实战。使得俄控区内的前沿哨所、弹药及燃料库、后方指挥部,乃至于是地处纵深的铁轨都难逃一劫。

目前,美欧西方势力一共援助给乌克兰38门M270/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其中M270火箭炮共计18门,包括英国援助了3门,挪威援助3门,法国援助了2门,德国援助了10门。美国一共援助给乌克兰20门海马斯火箭炮,此外美国在承诺未来再增加援助18门海马斯火箭炮。

美制“海玛斯”的确名不虚传,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西方多国媒体对“海玛斯”近乎神话的解读,着实就有些自作多情。毕竟在遥远的东方,以AR-3及SR-5为代表的中国模块化多管火箭炮系统,可绝对不会答应!

自从M142“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投入乌克兰战场以来,凭借着依旧稳定与超乎预期的总体表现,被俄军高层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而一场寻歼“海玛斯”之战,也就此悄然打响。如在7月6日,俄国防部便迫不及待地表态称,俄军已摧毁两部隶属乌军的M142“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但该消息由于缺乏相关佐证,因而被各方认定为假消息。紧接着在7月17日,俄国防部又发声称,在顿涅茨克州拉斯诺阿尔梅斯居民点附近,俄军动用“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成功摧毁一辆M142“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并对外公开相关视频。

客观而言,俄军使用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这类费效比极低的手段,对M142“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展开打击,实属无奈之举。例如常见的GPS干扰机在地幅广阔的乌东境内,作用覆盖面积极其有限,加之高价值目标实在太多,因此促使其效果不容乐观。反观在成为当下顶流的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内,尽管俄军政高层对此信心满满,但当战争真正打响后,外界才恍然发现,俄军果真是在“裸泳”。

俄乌一场战争,让俄军彻底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日前,俄罗斯专家透露,俄罗斯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自动化远程火箭炮,具备自动装订火控数据以后直接攻击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这将成为俄军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最高的装备,但仍与解放军最新火箭炮相差一代。

俄军想法很好,但想要实现却非常困难。这倒不是说俄罗斯研制不出具备出自动化与信息化能力出色的火箭炮,而是因为要想在战场上快速反应,压制时间敏感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远程火箭炮,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整个信息化指挥体系,例如各种应用卫星、无人机、侦察力量、战区联合作战系统、数据链、网络系统、雷达、精确弹药。这些方面是俄罗斯目前最欠缺的。

众所周知,我们解放军的自用远程火箭炮,看上去很朴实,在具体的性能数据上往往低于同期的外贸产品。例如出口型的AR-3、AR-5和WS远火的性能都非常强悍,射程益达数百公里,备弹种类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中国目前研制的用于出口的几十种制导型远程火箭炮,对大国陆军来说都比较鸡肋,而对小国来说则是杀手锏。航展上那些,射程200或300公里甚至五六百公里的远程精确火箭炮,例如ARX,AXX,WSXX,其单发火箭弹的价格一般都有上百万或数百万元,尤其是航天系统研制的几种使用航天级弹用惯导系统的弹,价格更贵。

而且,远火发射车更贵,价格都超八位数以上,那可不是廉价武器,其综合使用费用并不比常规战术弹道导弹低多少。以几个石油土豪为典型的外国买主,或者不是土豪但也不穷的客户,都是把中国的远火当成战略武器看待。相比之下,我军自用的03A火箭炮,或者新型的370毫米箱火,使用费用简直就是大白菜了。

解放军之所以成为目前世界上远程火箭炮技术水平最高的军队,是因为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部队拥有一套完整的炮兵信息化指挥作战体系,能够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随叫随打、随打必毁的火力支援。

例如中国的第二代卫星制导300毫米远程火箭弹就很“朴实”。这款卫星制导火箭弹在2013年就服役了,这一年被誉为“北斗”元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式开展亚太地区的精确导航定位服务。随之出现了大量的北斗应用产品。

改进型150公里制导火箭炮就是北斗系统应用产品之一,也就是出口型的火龙-140火箭弹,也是2013年完成了自用装备,随后在2014年参加了珠海航展。

这种新型火箭弹采用了激光、惯性和卫星制导技术,配备双用途子母弹、末敏弹和温压弹等多种战斗部,尤其是可以精确打击硬目标,由爆破型战斗部改为半穿甲侵彻型,重量大约150公斤,战斗部可与火箭弹体分离,能钻入目标内部爆炸,对钢筋混凝土层的侵彻深度为1.8米以上。

150公斤,正好相当于一枚国产的CM-506KG航空制导炸弹,或者美国的小直径航空炸弹的重量。也就是说,陆军也拥有了可以从地面发射的精确制导的钻地弹,能够从地面发起空袭。再配上远火旅使用的喷气发动机的高速无人侦察机,制导型远火犹如一支射程上百公里的“狙击步枪”,意味着陆军可以在150公里甚至300公里距离上进行百发百中的狙杀。

就在这套现代化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加持下,只要前线的侦察兵、炮兵观察员或无人机发现了目标,相关的信息就能被立刻上传数据链,并由作战指挥系统分发,火箭炮班班只需要利用车载终端下载作战命令和各种信息,就可以做到随时停车、一键调炮并发起攻击。自动化水平比俄军目前所设想的武器还要领先一代。火箭炮这东西,俄罗斯要认真学学解放军!

4 阅读:691

科罗廖夫

简介:奉献原创分析和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