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宴之道专栏】网宴人要走一趟心理的长征之路

中创网宴 2024-05-19 10:21:40

@郑健教授

定风波·彩云之南夜半无眠静无声,悄悄临窗迎街风。思绪野马脱缰去,奔腾!一盏浓茶过半生。莫道边陲蛮荒地,冷清,彩云之南花正红。已过天命行大运,快哉!男儿敢拼更敢赢。

一、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长征之路的惊心动魄和生死存亡你了解多少?“网宴”合伙人为什么必须要走一趟心理上的长征路?我们现在在往上走、在上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的心理上必须有所准备。可以说,事业越发展壮大,对我们合伙人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当然不可能重走长征路,但是心理上应该有这么个想法。我们过去组织过一些活动,到井冈山、到瑞金,也沿着长征路走过一段,但往往都是旅游的心态。真正到了创业的时候,我们心里得时时想到长征的精神。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长征之路的惊心动魄和生死存亡你了解多少?其实在我看来,所有的人生其原始的生理状况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从小到大,到成年、到壮年、到晚年,结婚生子,然后走完一生。小的时候往上看父母、看爷爷奶奶,到了长大以后,该嫁人嫁人、该娶妻娶妻,然后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一直到后来慢慢地老去,走向死亡。生老病死,这是人生基本的生理状况。而且,原始的心理状态也没有多少差别,人的天性就是自私的,就是贪欲的,就是喜新厌旧的,就是不劳而获的,就是有羡慕嫉妒恨的,这都属于天性,我们在生理上完全一样。在心理上,原始的状态也是一样,但是为什么人生到了晚年差别会那么大呢?有的人到了晚年,可以功成名就、寿终正寝、含笑九泉;而有的人遗臭万年,或者默默无闻,或者半途而废,人生过半可能就没命了;还有一些人,因为作恶多端,不得好死。人所有的不同都在于长大以后所做的选择不同、认知不同、行为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而前半段都是一样的。如果听懂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该知道,假如我们从心理上能够回顾一下红军长征的艰难和红军长征的精神,时常用来武装我们的精神和思想、用来武装我们的头脑,那么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无论遇到天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不在话下。因为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我们保持了起心动念的良好发心,我们的动力就来自于我们对事业的追求。当我们看到更多弱势群体生活在艰难当中,这种改变这些人命运的起心动念决定了我们必须一直往前走,而且毫不动摇。我曾经买过一些关于长征的作品,有国内出版的,还有一些外国人写的关于长征的故事。通过学习、通过感悟,我觉得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战士这支革命队伍进行的一场集体修行。在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带领他的太平军因为跟洪秀全闹分裂,到了大渡河边也有过长征的一个故事,但为什么石达开失败了呢?因为石达开他根本不具有共产党人的头脑、思路、思想,所以他就失败了。而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看看这些作品,就会知道毛泽东在这个过程中的价值。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出版过一本书叫《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面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当年长征的全部历史。虽然国内出版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版本,但是往往不太全面。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人,外国的思想家看中国人可能有更高的一种思维。我不是说我们的作家不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而是当时写红军长征故事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多文献资料反而对外国人开放得比较多一些,国内的一般作家根本找不到这些原始资料。另外,我还买过一本杰克·贝尔登写的《中国震憾世界》,这本书是我中学时代看的,我记得这本书里面所讲到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描述,以及评价都是相当到位的。而我们看得最早的,手上掌握最多的版本还是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原本叫《红星照耀中国》,但是后来出版的时候不给他出版,就改为《西林漫记》。因为他采访过毛泽东,而且又出版得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的,知名度比较高。但是我认为对中国革命认知写得比较深刻的,是杰克 ? 贝尔登的《中国震憾世界》。而对长征的描述,在外国人出版的作品中,应该说比较好的,就是哈里森 ? 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时常是流着眼泪在看。大家可能不知道,红一方面军长征最早从江西于都渡口出发86000 人,而到达陕北只剩下 6000 人,也就是说,红军长征一路走过来,从井冈山出发到达陕北的人数只是个零头。当然中间这 8 万人也不可能全都是死掉了,也有可能是革命意志不坚定当逃兵了。只不过作品当中体现不出来,因为作品当中所讲的往往都是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至于说谁当了逃兵,没人写,也没人知道。据测算,红军 25000 里长征中,每 300 米就会有一具尸体。曾经有个故事是这样描述的,部队发现有些红军战士掉队,就回头找,结果到了前一个营地找到了,发现所有的人还都靠在树上休息,结果回头去找的这些战士很恼火,上去就用手就去拉他们,结果拉一个倒一个,在营地里 300 多名红军战士全部都已经死亡了。你读到这里,看到这里,听到这里,不感到一种激动和心痛吗?肯定有的,其实那些所谓的红军战士,不过都是十七八岁、十五六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呀!我回想一下,长征的这些故事经常在我脑海里出现,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时代,根本就没有生命危险。长征那么艰难,中间还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还有爬雪山、过草地等等。没有吃的、没有穿的,饥寒交迫,中间快速减员那是肯定的,何况还有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多么的不容易。二、为什么毛泽东的《七律 ? 长征》看不见一丝一毫的悲观?一年时间走了 25000 里路的长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个壮举是人类社会 20 世纪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被列为上个世纪人类的一个奇迹,我们看到这些事情,内心什么时候都无法平静。但是大家去读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时候,你会发现整首诗没有一句悲观的腔调,而是充满了乐观主义。毛主席关于长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红军是宣传队,红军是播种机,写得非常好。我们 5 月 28 号,在南疆记忆主题山庄所做的那一场聚会,我的演讲题目叫《风雨 30 年,广东到云南》。到了晚上,我们搞了第一次的生日聚会,也就是 5 月份过生日的人集体在那里简单过了个生日,我跟李大姐第一次合唱红军长征这首歌,没有任何排练,一唱就对。我们能够同频共振,来源于心理上这种先天就有的感觉。今天我们回顾长征,学习长征精神,也要学习毛主席在长征期间的乐观主义态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你看这是多么的乐观主义,这就是革命的浪漫主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昨天我们接待昭通的考察团队,还讲到了乌蒙磅礴走泥丸,说到他们乌蒙那个地方。我有时候在想,任何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但是任何时代的英雄人物都必须具备成为英雄人物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学习长征的精神、长征的思想,学习毛主席在长征期间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和态度,一步一步的走好我们的未来。三、“网宴”合伙人为什么需要走一趟心理上的长征路?目前从外部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的形势非常地好,基金公司也好,其他 VC 和 PE 的投资也好,都面临着良好的态势。这个良好的态势,就在于我们的起步阶段,用天使投资微型化形成的这种态势,以及我们各个阶段合伙人团队快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对于那些大机构、大资金的吸引力,但是我绝不可以轻易地让这些资金早早地进来。他们进来得太早,会造成我的估值上不来,当然也不能太晚,我会按照我的时间、按照我的节奏,三年五阶段来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要保持长征精神。所以我今天提出来要有一次心理上的长征旅行,重走长征路。我们怎样来学习、来思考、来体验重走长征路?心理上怎么体验?我想要做一次征文演讲大赛,目的就是要给我们的讲师队伍找到良好的锻炼机会,发现人才。这段时间我们双管齐下,一方面市场运营不断推进,省城、地州并重;另一方面我们开始组建管理团队,让我们的管理团队时刻不掉队,思想紧跟着统一的目标来奋斗。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些形式,所以我们准备搞一个关于红军长征的征文大赛、演讲比赛,让我们的合伙人团队、让我们的讲师队伍,找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找到一个快速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些相对比较大的动作来全面升华我们的思想、升级我们的管理,来拓展市场,形成良好的态势。这个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乐观主义,始终要保持既谨慎又乐观的态度。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从来没有怀疑,信念不动摇,但是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杂音杂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净化队伍,使我们的团队能够良性发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