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英冲突后,丘吉尔欲派航母报复我国,毛主席:你报复什么

金蛇阳飙 2022-11-25 15:09:25

这并不是外国军舰第一次未经我许可进入中国领地了,从历史上看,英国军舰在我国领海,内陆流域中航行也不是第一次了。

紫石英号清朝末年,正是英国炮舰依靠着船坚炮利打开了我国的大门,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再到国民党政府,对于外国势力的态度都相对暧昧:他们宁愿把力量集中起来,对付国内的其他势力、政党,也没有团结全国人民,尽全力反抗侵略。不过显然这一次英国人打错了算盘,他们把共产党军队当成了和旧势力相同的政权,认为解放军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可惜这一次我们的人民军队并没有手下留情,反而是靠着当时并不先进的武器痛击了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被惩罚引起了英国人的惊讶,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公开表示,要展开对中国的报复。毛主席听闻后发言怒斥:“你报复什么?英国军舰多次无视我国主权入侵的行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成了一笔旧账。我国为了和平选择搁置,可不是让他们用来忘记的。

丘吉尔“复仇女神号”1840年6月,47艘英军舰船来到广东珠江口私自封锁我国海关,鸦片战争爆发。自从发现了中国这个富饶古老的国度后,随着海上通路的打开,对中国的贸易权曾经在葡萄牙,荷兰等海上帝国之间数次转手。“虎门销烟”以后,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的管制更加严苛。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英国商人们开始露出了獠牙。

这种被称为“炮舰政治”的军事做法,曾经在他们对付日本时被证明十分奏效。所以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的时期内,炮舰入侵被英美等国屡试不爽。1840年末,一艘代表着当时世界海军最高科举水平的铁甲舰——“复仇女神号”被制造出来。而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付中国水军。这艘船通体由铁皮包裹,采用最先进的蒸汽机为动力,船上还配备了数门威力巨大的金属炮。虽然造价是当时的一个天文数字,不过后来的历史证明英国这次豪赌赌赢了。

复仇女神号“复仇女神号”刚进入中国海域,就参加了珠江地区的海战。彼时的清朝木船还停留在风力和人力层面。相对来说来说,这艘船拥有着碾压的实力。即使在逆风的时候,蒸汽船仍然可以保持高速行驶,而且她自带的武器也不是清朝海军可以抵挡的。取得了首胜之后,“复仇女神号”驶入内河流域,截断了长江等重要水域的枢纽,并且对当时的南京造成巨大威胁。

仅凭一艘军舰就能占领江南半壁河山,这不得不算是一个耻辱。如果说“复仇女神号”是耻辱的开始,那么“康沃利斯号”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孱弱的一个标志。这艘船是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海军指挥官名字命名的,同时也是耻辱的《南京条约》的签署地。“康沃利斯号”1942年8月29日,被英国舰队封锁水域数个月后,清政府已经无比绝望。他们决定既然打不过,就割地求和。

康沃利斯号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耆英等人在“康沃利斯号”上,以战败者的身份签署了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自此我国失去了香港,也打破了我国外交壁垒,为之后列强签订一系列条约提供了思路。从此以后,一旦西方列强稍有不满,他们就会把军舰开到中国,大炮齐射轰炸中国领土。而清政府不久后就会乖乖地投降,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套把戏被英法等国玩得熟练,后来的俄、日等国也习得精髓,反正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虱子多了不咬,领土割给谁不是割呢?

其实当时的清政府在升级装备方面,也没有少花钱。曾经斥巨资买过外国的军舰,大炮等武器。可是买来的东西都是次品,在后来的甲午海战中,更是输得一败涂地。在屡次失败之后,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自我反省,他们明白了似乎打败侵略者仅仅靠着武器装备是不够的。于是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政体改革,推翻清政府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虽然皇权被民主政权取代,但随后而来的日军侵华,让支持新政的人又一次陷入了迷茫。

不是说换了先进武器,就不会再被欺负了吗?换武器不够的话,为什么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民主国家,还是被人侵略呢?这个问题当时没人能够回答。1949年的“紫石英事件”,英国军舰又一次想让历史重演,好在这次,一批中国人粉碎了他们的计划,让上面的问题有了答案。“紫石英号”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100年后,此时的中国大地正在被红色席卷。

蒋介石政府图穷匕见,解放军势如破竹由北向南开始了解放全中国的征程。平津战役之后,我军正在准备渡江战役的同时,正在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蒋介石已经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大,所以他把目光投向海外,试图依靠西方势力延缓我军的攻势。1949年4月20日上午9点,我第三野战军炮兵侦察连,在镇江下游发现了一艘军舰。为了配合渡江战役,我军早已封锁江面,此时出现的军队必然来者不善。

这个时候出现在我军渡江必经之路上的船只,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国民党海军的军舰。可奇怪的是观察员在船身上,并没有看到任何国民党军队标志,而且似乎它也不是来为蒋介石助威的美国海军。经过对船上旗帜的确认,这艘船是一艘英国军舰,在船体上还写着它的名字“紫石英号”。由于我军过长江的载具大多是木船,如果在渡江时对上这样的军舰恐怕伤亡会很大。所以在双方开始攻击之前,我军还是习惯性的鸣炮示警,希望对方知难而退,离开当前水域。

见对方不为所动,我方又一次用炮弹警告对方。这一次的弹着点落在军舰前方30米左右的水中,警告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不过不知道对方是觉得我军打得不准,还是没把我军的威慑放在眼里。“紫石英号”不但没有离开,反而把炮筒转向我军炮兵阵地,连开数炮。这样的挑衅举动自然让我军将士义愤填膺,恰好此时上级的指示也到了:在封锁江面期间,任何进入水域的外国军舰,凡不听劝告者一律予以炮击。

得到命令的炮兵部队此时换上穿甲弹,开始了对英国军舰的还击。由于我军的炮击精准,虽然“紫石英号”上的火力凶猛,但仍然难以改变主炮和船身多处中弹的结局。此时的“紫石英号”动力还在,如果此时离开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但他们执着于和炮兵对轰,不肯离开。见到对方这样“执迷不悟”,我军另一个炮兵团也加入了战斗。随着两个炮兵团的狂轰乱炸,“紫石英号”彻底成了过街老鼠。在炮战中军舰的舵手仓被击穿,舵手当场死亡。

剧照失去了控制的“紫石英号”也开始偏离航向,歪歪扭扭地驶向浅水区,最终搁浅在了岸边。见到对方已经失去了行动力,我方的炮击暂时停止。还没等战士们走进观察情况,船头显眼的地方,就伸出了一根绑着白衬衣的木棍。在战争中举起白旗意味着投降,于是我军停止炮击,以静制动,等待对方交涉。可是没想到炮击刚停下不久,敌舰又一次降下白衬衣,升起国旗开始逃窜。这样的行为虽然出乎意料,好在我军一直没有放松警惕。英旗升起就是信号,炮火齐发又一次打停了“紫石英号”。

这一次对方似乎认命了,再一次升起了三件白衬衣。虽然我军暂时停止炮击,可是对于这艘军舰,包括附近水域的其他英国军舰的监视一直在密切进行着。果不其然,或许是得到了求援信号,英国海军的另一艘军舰“伴侣号”迅速驶向这里。解救“紫石英号”的意图不言自明。“伴侣号”相比“紫石英号”谨慎得多。它吸取了后者的教训,在身中五弹后掉转航向,利用我军炮兵的攻击死角,对我炮兵阵地猛烈开火。

猝不及防地炮击对我军形成了威胁,也造成了不少的伤亡。不过它的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伴侣号”在随后的我军炮击中被炸毁主炮,船身满是弹孔,就连船长也身受重伤,最终狼狈撤退,徒留搁浅的“紫石英号”在滩涂上。虽然有了这一段小插曲,可是我军的渡江计划并没有改变。当天夜里我军的先头部队就强渡长江,并迅速占领了对岸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阵地。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表,意味着我军解放长江以南地区的战斗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距离光明已经不远了。

可是此时的英国海军似乎并不打算罢休,他们又派出了“伦敦号”和“黑天鹅号”两艘军舰前来,横在我军后续部队渡江的线路上。这两艘军舰一来就放下船锚,把炮口对准了我军阵地。根据上级指示,为了保证后续部队顺利渡江,我军按照之前的方法予以警告。没想到这一次对方率先动手,直接对我军开炮。在敌人的炮火中我军后方人员受到重创。

陶勇此时虽然还没有等到上级命令,可是指挥员陶勇却忍不住了。他命令四个炮兵团换上榴弹和穿甲弹:“给我狠狠地打,上级怪罪下来我顶着!”战斗结束得很快,在我军猛烈的炮火之下,英国军舰最终撤退,后面再无动静。在这次的“紫石英号事件”中,我军共伤亡200余人。而敌人的四艘军舰的舰长三死一伤,船员失踪,死亡,被俘人数超过了250人。

水战胜利也同样激励了渡江的各部队,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长江,拔掉了国民党封锁长江的桥头堡,为后来的继续南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紫石英号”这件事,毛主席也两次发表意见。第一次是夸奖了陶勇善抓时机:“这一仗打得不错,既然这么喜欢打军舰,不如以后就去海军吧。”新中国成立后,陶勇还真的成为了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而对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这件事放话报复我国的报道,主席也霸气回应:“你报复什么?”

作为加害者,英国没有丝毫立场来说这句话。况且,新中国再不会像清政府和蒋家王朝一样,对他们卑躬屈膝。一个世纪后,在中国的领土上我们终于打败了英国军舰。这一次的胜利不靠武器装备的先进,也不是敌人变弱了,而是我们终于发挥了民众的力量,奋勇不屈。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有这样英勇善战的军队,也只有共产党的领导,解放了百姓,让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平,从前的屈辱和落后不会重现。团结一切人民群众力量,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这就是上面那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1 阅读:341

金蛇阳飙

简介:金蛇阳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