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台军售,欧盟调查中企,王毅外长敲打后,中方要的法方给了

刘勇教授 2024-02-24 15:20:46

最近,在欧洲方向上,一些见不得台面的的涉华小动作,是一件接着一件。慕尼黑安全论坛开幕的日子,欧洲方向连续传来了两个坏消息。首先,欧盟委员会正式对外宣布,对中车的一家子公司在保加利亚参与的一项投标案展开反补贴调查。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欧洲无事生非,污蔑中企报价低廉是因为中国的补贴,所以涉嫌“不正当竞争”。这种事情纯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且不说在美西方那套调查框架下,中国企业连和银行进行资金往来都有可能被贴上“官方补贴”的标签,就说西方自己本身就是搞不正当补贴的大户。

拜登的反通膨法案大手笔补贴国内电车企业,也没见到欧盟这样“硬气”地启动一轮又一轮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美国车企。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对中企下类似的“黑手”了。据统计,截止到今年2月,在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商品中,已经有包括电动车在内的9个门类的商品,遭到了欧盟方面以“反补贴”“反倾销”为借口的调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欧盟对中国输出商品的时候,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如今中国产业升级了,开始向欧洲输出高附加值产品,结果欧盟又开始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来对付中国。西方国家的虚伪和双重标准,从欧盟这套“灵活”的贸易叙事中就可见一斑,也难怪全世界越来越不相信美西方挂在嘴边的“自由民主”之类的鬼话了。

更加危险的是,除了在贸易领域憋坏招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开始在台海问题上“试水”。民进党当局发布消息,宣称已经和法国签署了所谓岛内“康定级”巡防舰的二期升级合同,法国将会为该巡防舰提供所谓“战系载台零件”,交易总额近25亿新台币。

这件事性质无疑是非常恶劣的。如果说在贸易方面对付中国,还能理解为欧洲为了遏制本国产业外流,病急乱投医,使出了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昏招,但触碰台海红线,就不止是蠢,而是坏了。

法国总理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欧盟要和中国“撕破脸”了呢?其实也不尽然。欧盟干出来的这两件事,总结来说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宣传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与其说是欧洲下定决心要和中国撕破脸,不如说这是欧洲新一轮的造牌试探,想看看中国的反应。

首先拿最敏感的,法国和台岛的这一轮交易来说。从交易内容上来看,这次法国其实并不是给民进党卖了什么新的武器,更多的只是参与老旧舰艇的“售后服务”。这批法国参与二期升级的六艘“康定级”巡防舰,是上世纪台岛从法国购入的拉斐特级护卫舰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算是特殊时期的历史遗留产物。

而且,当时因为中国大陆的强烈抗议,法国给台岛的这批六艘拉斐特级舰艇是一堆“白板”,上面没有搭载杀伤性武器。目前,这几艘“康定级”使用的武器,都是岛内自研的一批防空武器和雷达。

蔡英文

现在法国签的合同,也主要是更新船体中央指挥系统的一批零部件,和美国那种把刺针导弹几亿几亿向台岛送的做法,还是有着本质区别。而且说白了,这个合同签订之后,法方其实处理的相对低调,没有大肆对外宣传。是民进党当局方面,特意选在王毅外长率代表团前往慕尼黑参会期间,大肆爆料该消息来给中欧关系“添堵”。

所以这件事,一方面确实是欧洲,尤其是法国贪便宜、又怀抱侥幸心理才导致的一出闹剧,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及其印太代理人在中欧之间“埋钉子”的又一次尝试。当然,中国也绝不会容忍这种行为。在王毅外长当面敲打后,不到24小时法国外长向中国承诺,法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将继续坚持战略自主,反对“脱钩断链”。

其次,拿中欧之间的贸易纠纷来说。欧盟擅长发明各种各样的概念和词汇来打压中国不假,但是欧盟内部善用各种冗长的程序来和美国“打太极”也是真。举例来说,在科技战问题上,英媒《金融时报》就曾经发文抱怨过,说欧盟口头上跟着美国喊“中国威胁论”,实际上不但利用各种各样的程序来拖延制裁中国企业,甚至还一直在关键领域“资助”中国企业。

中法外长会晤

欧盟的旗舰科研计划“地平线”里,华为参与了其中的十余个子项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AI、6G等高精尖领域。《南华早报》还帮欧盟算了笔账,指出去年冯德莱恩主导的一系列“去中国化”计划在一年之后面临全线停滞。

一来,是欧盟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叫停在WTO起诉中国对立陶宛“经济胁迫”的计划。二来,是冯德莱恩希望管制对华投资和出口的立法“捅了马蜂窝”,引起了欧盟内部对于她过分追随美国的愤怒。目前的最新消息是,该计划的投票时间已经被推迟到了2025年。

冯德莱恩提出的供应链去中国化的立法计划,本来也应该在上周投票的,但因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成员国都决定弃权,所以也没有按计划通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慕尼黑会议召开这几天,德媒《世界报》还爆料,拜登和布林肯都希望提名冯德莱恩担任下一届的北约秘书长,但是都被朔尔茨严辞拒绝。

朔尔茨

看来以后冯德莱恩这种“一心向美”的政客在欧盟镀金,让渡欧洲的利益,和美国换取政治资本的路,是要越来越难走了。这次冯德莱恩主导欧盟宣布对中国车企的新调查,多少有点恼羞成怒的意味。

而且,欧盟的调查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这些时间都是留出来“讨价还价”的。中欧对话还有空间,和美国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制裁中国的态度,还是有本质区别。欧洲和中国“拿乔要价”,本质上算是一群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在衰落之际一种病急乱投医的行为。

比如跳得最高的法国,一方面因为俄乌冲突焦头烂额,另一方面大量的非洲利益被俄罗斯蚕食鲸吞,衰落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左看右看,可能也就在关注度高、且与人为善的中国面前,还有一些“刷存在感”的余地了。

中欧关系

但是,欧洲也不要把自己的身价想得太高了。中国是有意和欧洲发展关系的,不然王毅外长也不会千里迢迢前往慕尼黑,在两天之内先后 和德国、波兰、法国等一众欧洲国家的高官政要见面会谈了。

但总体来说,现在是欧洲有求于中国,不是中国有求于欧洲。欧盟要价可以,毕竟国与国之间打交道本来也是利益优先。但如果这些国家把握不好“度”,把手伸到中国的红线上,比如想要在台海兴风作浪,那么中国也有的是工具让欧洲过不了好日子。

欧盟想要刷存在感,想要当印太的“第三方”,当务之急根本不是在中国面前装腔作势,而是先要摆脱美国的影响,实现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不然,就算跳得再高,也是美国的附庸,没办法让人多看一眼。

1 阅读:1326
评论列表
  • 2024-02-24 21:30

    期待欧盟早点解体,分而治之

  • 2024-02-25 01:34

    法国给中国什么了?看不懂啊?

刘勇教授

简介:军事学教授;作战指挥学博士,战役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