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行程排满,首站赴京会谈签关键协议后,下一站选择有深意

袁周院长 2024-05-21 16:24:59

据央视新闻报道,普京5月7日连任后开始新一届总统任期,确定俄新政府主要成员后,普京于5月16日、17日应邀访华。将先后前往北京、哈尔滨两地,普京专机于5月16日4时左右抵华,中方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普京举行欢迎仪式。两国元首随后于人民大会堂进行小范围、大范围会谈,推动两国达成系列新的合作事项,中俄签署系列重要协议。普京上次访华是在去年10月的“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当时俄方作为峰会主宾国,普京在峰会上公布北极航线的开发机遇、展现俄方构建跨越欧亚陆海交通网的规划。

普京此次访华,为中俄进一步合作对接提供引领,也是中俄元首外交的例行内容。中俄合作的推进,在三个层面同时展开。一,政治互信。充分的政治互信是中俄关系的突出特征,在冷战落幕、美国扩张单极化体系的背景下,中俄间是唇亡齿寒的背靠背关系。

普京首次就任俄总统时,推动中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中俄关系迎来新的阶段。2014年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2019年两国宣布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21年两国延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中俄在安理会、金砖机制、上合机制等方面搭建起多边时局的基本盘,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双方以政治引领带动两国加速走近。二,企业层面。中俄企业间合作有系列可以释放的势能,也不乏需要解决的问题。两国贸易规模从2019年的1100亿美元,在数年时间的短期内上升到2400亿美元。俄方跃升为中方第4大贸易伙伴,依平价购买力计算,俄方也已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这同时,口岸通关效率、道路交通基建、软性市场阻隔等问题,也对中俄企业间合作形成干扰。

美西方则奉行零和博弈政策,在金融结算等问题上施加阻挠。中俄元首外交在从最高层促进两国政策协调,产生解决问题的足够势能,汇集解决问题的合力。普京访华期间将出席在哈尔滨举行的中俄博览会开幕式,颇为显示俄方对中俄产业合作具体情况的关注。普京的北京之行,同中方共同划定两国共进的轨迹。普京的哈尔滨之行,为两国前沿区域的地方合作对接赋能。对中国东北的工业振兴和俄远东的开发工作,带去利好信息。三,民间层面。中俄两国边民隔黑龙江同饮一江水,两国也在举办民俗、旅游、学术、人文、体育等方面的基层交流活动。

俄边境民众赴中国黑河市早市吃早餐,一度登上中国舆论热搜。中俄友好在短期内可以基于政治引领,而长期视角下,两国友好的根基在民间、动能在民间。推动两国民众互通往来、彼此了解、互利合作,影响着数十年跨度下中俄合作的走向,是中俄关系的百年事。

2024年-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两国正通过更多人文对接,焊牢中俄关系的基本盘。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俄建交的75周年。四分之三个世纪的长度中,两国有着各自的奋斗及教训。

当下面对美西方势力的施压,中俄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扰的特征更显难能。今年5月,也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节点。中国5月初的欧洲之行,稳固中国在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方向的地缘支点。当下的普京访华事项,在给中俄协力保障欧亚及全球稳定,带去新的动能。

0 阅读:138

袁周院长

简介: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