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长达数年难以平反,夫人问其原因,杨尚昆:他不给办这事

廖化聊历史 2024-05-05 09:06:36

导语: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中央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但是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尤其是粟裕大将的平反问题。

1979年粟裕大将就向中央申请平反,但是直到1984年4月粟裕大将去世都未等来平反,一直到1987年中央军委才在粟裕的名录下加了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

粟裕大将真正被肯定是1994年的事,此时距离粟裕大将去世足足十年。

为什么粟裕平反工作如此困难?这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粟裕的夫人楚青,在多番询问后,杨尚昆给出了答案:“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

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不办这样的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粟裕大将的平反工作

1979年8月,关心粟裕同志平反问题的叶剑英对他说:“关于你1958年的问题,也该解决一下了。这件事我向小平同志说过,他也点了头。你给中央写个报告吧。”

叶剑英的关心让粟裕十分激动,毕竟困扰自己长达二十余年的问题终于要解决了,于是他迫切地回京写了申诉报告,并且上报给中央的主要同志。

当时粟裕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常年积劳成疾的他无法在负担工作,就连对越自卫反击战他都没有上阵指挥,只是在后方出谋划策。如今看到平反的曙光,这怎能不激动。

但是随着一天两天过去了,粟裕激动的内心开始变得忐忑,因为他的文件递交上去之后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总政治部迟迟不肯发回函,以至于粟裕两次打电话给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询问情况。

这两次通话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粟裕平反的工作就此卡住了。

1980年春节前后,粟裕还特意拜访几位老帅,并且先后争取到了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的支持。原以为事情会顺利,但是没想到有老帅的支持也困难,一直到1980年秋,总政治部都没有回话。

同年冬季,粟裕的身体支撑不住了,他本人无力再催问具体情况,只能写一份书面材料送往中央,但是总政治部仍旧没有回话。

1983年,这一年粟裕的身体已经很差了,焦急的楚青开始为粟裕平反一事奔波,先后找过张爱萍、杨尚昆、甘渭汉等人。这一次一向好脾气的楚青也没了好脾气,言辞十分犀利:“其他领导同志都表示应该解决,可总政却不办。我甚至想过,如果中央认为还应该维持对于粟裕同志的批判,那也应该告诉他本人,并允许他申诉,不能置之不理。”

杨尚昆思索一番很快就明白了关键,那就是粟裕和总政治部主任之间有了矛盾,一想到当时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人是韦国清,杨尚昆无奈地回道:“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出自楚青著的《慰英灵——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

找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国防部长张爱萍与新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商量了一下,准备先搞一个简单的方案,推动一下粟裕同志的平反工作:即宜粗不宜细,发一个文件,把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文件全部收回、销毁。

1987年9月召开的军委常务会议上,宋时轮提出要推动粟裕平反一事,而此次会议最终决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粟裕那一条加上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虽然没有发公开文件,但是此次会议还是推动了粟裕的平反工作,至少承认了粟裕受到了错误的批判。

无论是与余秋里共同搞出的方案还是1987年主持军委常务会议,杨尚昆都出了大力,这样一对比,韦国清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粟裕平反会卡在总政治部?华野时期,韦国清是粟裕的部下,为什么韦国清不积极?

至于这个问题,粟裕的秘书鞠开也做出了回应:他对粟裕老首长有成见(出自张雄文采访粟裕原秘书鞠开)。

粟裕大将与韦国清的关系

华野时期,韦国清是粟裕的老部下,但是众所周知,华野的成分很复杂,是经过多次合编才形成的,在皖南事变之前,韦国清一直在八路军工作,1941年才调任新四军第9旅政治委员,与粟裕的关系并不是很近。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和韦国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至于说责任是谁的,这个还真很难说。

当时华野有好多老资格,粟裕根本就压不住他们,本身就长于军事、弱于人事的粟裕与很多部下的关系闹得很僵,以至于华野多次闹矛盾,每次都要请陈毅来坐镇主持大局。

韦国清和粟裕之间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每次有艰难困苦的工作,粟裕第一时间就想起韦国清。解放战争三年,韦国清参加华野主导的主要战役,基本上都是负责打阻击战,孟良崮、淮海战役都是如此。

阻击的任务是很艰苦的,部队损耗大,缴获少,容易背锅。二纵能打阻击,但是二纵不止能打阻击,但是粟裕显然没有考虑这一点,以至于和韦国清同志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一碗水是很难端平的,一个家庭尚且如此,更别说是一个野战军了。

解放战争时期,国清同志率部担负了许多牵制、阻击任务。他从无怨言,总是以大局为重,纵观战役敌我势态,审时度势,捕捉战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粟裕)交给的战斗任务。

这是党史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评价,韦国清同志没有因为个人情绪影响革命工作,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每一次阻击战都打的很漂亮。但是遗憾的是,韦国清同志和粟裕之间的关系就此越来越远,建国后两人也很少有来往。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后人论短长,昔日恩怨已成历史,是非对错后人评说。

0 阅读:4

廖化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