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父母,早就做到了反焦虑、反内卷、反内耗

日落西上 2024-05-23 22:29:42

上周,《我的阿勒泰》正式收官。

剧已完结,但各中细节仍让人意犹未尽。

人们沉浸于牧场的辽阔壮美,难忘于巴太的“真”,和文秀的“纯”,为剧中真挚的情感而动容。

尤其是张凤侠这个角色,更是引得众多观众被圈粉。

丈夫去世后,张凤侠带着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婆婆,在阿勒泰草原上经营小卖部。

极致美景背后,是背井离乡、交通不便、物资匮乏。

但张凤侠却始终乐观自在,松弛洒脱。

电视坏了,她用石块垒成四方框,哄骗想看电视的婆婆说这是农业频道。

婆婆想念家乡沈阳了,张凤侠就找来一面小红旗扮成导游,带老人“回家”。

在育儿方面,她更是被网友戏称是“梦中情妈”。

与女儿相处时,她不散播焦虑、不施加压力,而是始终传递一种“这都不是事儿”的生活态度。

在当下普遍教育焦虑的大环境里,张凤侠宛如沙漠里的一股清流,治愈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

孩子,你不一定要“有用”

张凤侠与女儿的一段对话,被称为“松弛育儿”的典范。

李文秀成功要回债后,满怀希冀地问妈妈:

“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如果是寻常家长,这时候可能就会教育孩子“勤能补拙”,只有更努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但张凤侠的回答却别具一格,她告诉女儿:

“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

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样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网友们纷纷破防,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答案。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我们的孩子被灌输最多的就是要成材成人的思想。

然而,在张凤侠看来,不成材没什么大不了,无用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她眼里,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拥有这样的教育观念,她不会为孩子设定过高的期待和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给予接纳,赋予自由。

文秀打工被辞退后灰溜溜回家,她不责备,也不多问,淡淡讲了句“回来了也不说一声”,一笔带过。

文秀自告奋勇去要账,张凤侠知道这事多半成不了。

但她没有阻拦,选择让女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后来,文秀甚至不小心弄丢了奶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指责,而是让文秀抓紧找。

事后,还轻描淡写地安慰道:

“我经常把她弄丢,捡回来不就成了。”

这种育儿方式看似漫不经心,却无形中教会着女儿:

你不一定要追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要学着自洽、自信、自在,于生活中找到属于你的位置。

重要的是,要相信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保持松弛的状态,让美好慢慢发生

有句话说得好: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财富,而在于拥有了多少快乐。”

当父母懂得用松弛的情绪为孩子保驾护航,孩子便能在安全感的庇护下,逐渐展现出更多的快乐、自由、淡定与从容。

《解放日报》曾报道过一个叫谭谈的女孩。

原本的她,是别人眼里完美无缺的好学生。

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就读于北京最好的中学,还擅长钢琴、歌剧,拥有上千本图书的阅读量。

直到有一天,她开始一反常态:

坚决不再碰琴,拒绝上学,拒绝和母亲交流。

最后直接被诊断为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在家。

后来,她告诉医生,这是她对于望女成凤的母亲,最为直接的反叛。

“因为妈妈,我没有童年。她是名校的博士后,踌躇满志却有很多遗憾,我就是她消除遗憾的工具。”

在如今内卷的大环境下,有太多如谭谈这样的孩子,日复一日地背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

然而,时间久了,再蓬勃的朝气、再灵动的内心,也难免会在重压之下逐渐麻木,压抑成伤。

相比之下,张凤侠对女儿的作家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她嘴上调侃着“能养活自己不”、“当作家就赚这么点”。

但实际行动上,却始终默默地支持着女儿。

文秀或要钱,或要去县城写作,她的态度从来都一样:

去做你想做的事。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妈妈。

女儿同她聊天,说如果再读不好书,自己就会没有工作。

这位妈妈没有说教,而是告诉她:

“有工作啊,你可以开个下午茶小店,你可以去做民宿管家……

你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吃好、喝好、睡好,人来到这世上就是要不断地体验。”

这样松弛而温柔的态度,让人光是透过文字就获得了力量。

《人民日报》有句话:

“人生不忧亦不惧,保持松弛的状态,让所有的美好慢慢发生。”

紧绷的家庭,注定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而当父母学会放松,从容面对生活,孩子自然就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钥匙。

你活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后,就不知不觉失去了自我。

殊不知,孩子们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父母的牺牲,而是他们能先爱好自己。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是全职主妇,平时没有事业与爱好,夫妻关系也很淡漠。

在亲子疗愈课上,她声嘶力竭地控诉,多年来自己一心为女儿,可女儿越来越叛逆,频频和自己对着干。

没想到,疗愈老师听完后却告诉她:

“你先好好爱自己,活好自己,你活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一句话,让这位妈妈瞬间泪目。

有时候,越是将注意力全然放在孩子上,就越容易适得其反。

一个具有松弛感的家庭,一定是父母首先把自己经营好,学会享受自己的人生。

就像张凤侠,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

她的育儿方式野生、粗糙,不过度关心女儿的衣食住行,也不要求女儿非要待在自己身边。

同时她率性、奔放,就像草原上驰骋的骏马。

张凤侠想搬去夏牧场时,文秀坚决反对,质问妈妈是不是在逃避。

张凤侠听了并不生气,只是淡然告诉女儿:

“你要实在不想跟我过,就回你的城里住去,不要为难你妈。”

她与女儿之间,从来都是不干涉,不束缚,不管控。

反倒是这样,母女二人都过上了各自想要的、闪闪发光的人生。

其实,比起一生都困于“好女人”、“好母亲”的枷锁,妈妈们不如身体力行告诉孩子,尤其是女儿: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自己而活。

你热爱生活,孩子便会投身生活;

你自在丰盈,孩子便会习得松弛,习得幸福的奥义。

尤其在漫长的人生里,试着告诉自己:

慢一点,又何妨?

不一样,又怎样?

不要让焦虑,吞噬了自己,也吞噬了孩子。

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保持内心的松弛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种精神上的富养,足以穿过山川河海,深深影响他们的一生。

0 阅读:28

日落西上

简介:日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