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怒骂王近山架子不小,王近山回怼:都是陈赓旅长害了我啊

地史故去 2024-03-22 17:18:32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王疯子,你好大的架子!”

王近山又挨骂了,这在129师内部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按照常识来说,会这么骂他的,除了师长刘伯承,也就只有旅长陈赓了。

不过今天骂他的人似乎不太一样,甚至让战士们有些惊讶,来的是一向看起来木讷好脾气的副师长徐向前。

王近山

王近山这牛脾气自然也不是挨骂的主,应该说他也是个不愿意吃亏的主,稍微占着点理就想怼回去,也不管对面是不是他的首长:“冤枉啊师长,我这都是给旅长害了呀!”

“被你们旅长给害了?那我倒要听听看你们旅长是怎么‘害’的你。”徐向前推了推眼镜,表情看不出一丝多余的波动。

那么一向好脾气的徐向前为什么要训斥王近山?王近山又为什么说,自己是被旅长给“害”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近山打仗向来英勇无畏、身先士卒,麾下的战士也是各个以一当十,陈赓不仅舍不得害他,还把他当成个宝贝用呢。所以王近山的这句“被旅长害了”,实际上是一句玩笑话。

事情要从王近山就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开始说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蒋介石自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也随之获得了正式编制,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在王近山50多年的军旅生涯里,这次在772团的职务任命,应该是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次人事任命之一,因为就在他就任772团副团长期间,王近山的直属领导,772团团长叶成焕牺牲在了战斗中,年仅24岁。

叶成焕的牺牲带给王近山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那是1938年的春天,4月15日长乐村急袭战,386旅旅长陈赓亲率叶成焕、韩先楚、徐深吉的三个团向东猛追,这是陈赓的一贯作战风格,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

此时的叶成焕正处于肺病发作的状态,急行军让他不堪重负,在行进途中多次吐血。陈赓知道叶成焕的身体不好,就劝他说:“成焕啊,这次你必须要听我的,回去养病吧。”

叶成焕

但叶成焕坚持要继续战斗,留在指挥岗位上,陈赓无奈,只能安排他继续战斗,临走时还特地嘱咐了团部的警卫要好好保护团长。

在陈赓的指挥下,日军节节败退,我军缴获武器辎重无数,但敌人的增援已经在路上了。772团奉命断后,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叶成焕在高坡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战士们将他抬下来时,叶成焕已经基本失去意识了。

王近山见状,一股血气直接涌上了脑门:“二营长!把你的人带上,跟我打回去!给团长报仇!”就这样,王近山带着部队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再次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虽然颇有斩获,但也造成了我军部队不必要的伤亡,王近山本人也负了伤。

陈赓

回到八路军总部以后,陈赓对王近山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王近山,成焕已经牺牲了,现在你就是772团的团长!怎么能像这样动不动就带人自己上呢?你要是再出事,这一个团的兵,你打算丢给谁去带?”

王近山当时被陈赓训斥,也没什么脾气,可没过几天他依旧我行我素。陈赓听说之后头疼不已,下定决心得想个办法治治王近山的这个犟脾气。王近山喜欢亲临前线的这个习惯,说得好听点叫敢打敢拼,不好听就叫有勇无谋。

为了限制王近山这种经常近乎搏命的战斗风格,陈赓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专门给王近山一个人安排了6名警卫员。

王近山

其实正常的团部都是有警卫排的,6名警卫员算不得什么。但陈赓安排给王近山的,是6名贴身的警卫员,时时刻刻都要跟着他的那种,这样的警卫员,陈赓自己也就两名。

于是那段时间,王近山就成了772团驻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来的战士一看就知道是团长来了,这让王近山本人也头疼不已,但这是陈赓的命令,他也无可奈何。

“唉,官大一级压死人呐!”

足智多谋的旅长

陈赓为了改掉王近山的这个总喜欢身先士卒的“臭毛病”,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还给他准备了一出巧妙的“连环计”。

陈赓

这一天,772团的驻地大门口迎来了几位八路军的同志,为首一位的文质彬彬,下马就很有礼貌的向门口的年轻战士问道:“你们王近山团长在不在?”

小战士看他很有礼貌,以为是个不大的官,就照例回了一句:“那你先等着,我去里面喊团长。”

等到王近山带着他的6个警卫员出来以后,看清来人的脸之后直接傻眼了:“师长,您怎么来了?”

“怎么,我来还要跟你打报告不成?”徐向前笑眯眯的,并没有生气。

徐向前

王近山蒙圈了半天,反应过来之后,当即就训斥了那个小战士:“这是咱师长,你小子不要命了!”小战士顿时懵了,他没想到比自个团长还大的师长,说话竟然这么和气。

“我来的少,他没见过我也是正常的。倒是你啊,王疯子,一段时间没见,现在架子这么大了,出门都要这么多人跟着你?”

此时王近山终于感觉到有点不对了,但他可不是什么老实认栽的人,脑子一转就和徐向前开始“申诉”:“冤枉啊师长,我这是给旅长害了呀!”

“被你们旅长给害了?那我倒要听听看你们旅长是怎么‘害’的你”,徐向前推了推眼镜,平静的表情下实则是掩盖不住的笑意。

徐向前

等到王近山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清楚以后,徐向前不但没有原谅他,脸色反而更难看了:“王疯子,看来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啊。身为指战员,怎么能每次都跑到最前线呢?要是不满意自己的职务,我现在就可以让你回去当班长。”

“不不不,师长,我知道错了,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王近山怂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假,但主要还是害怕徐向前真的让自己回去当班长,他刚进红四军的时候,徐向前就是总指挥,正经是他的老上级,王近山深知他的厉害,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听到王近山的答复,徐向前也很满意,但是临走的时候,言语间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说要好好回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王近山这段时间都好好反思。

后来,王近山才明白,徐向前这次来就是奔着他来的,肯定是陈赓说了什么,自己的老首长这是相互配合,演了一出戏给他看。

但王近山顿时又很是感动,师长和旅长兜了这么大的圈子,都是为了他的生命安全着想啊!自此以后,王近山再也没有过亲临前线、擅离职守的情况了,而是专心待在指挥岗位上。

“王疯子”收起了鲁莽,将精力投入到了战术的思考当中,在不遥远的未来,他的部队将会成为一支铁打的部队,他的战术布置也会成为左右一场战役的关键。

铁马冰河入梦来

“勇敢、果断、有胆略”。这是毛主席给王近山将军的评价,短短七个字不仅是毛主席在军事指挥与作战方面肯定了他的能力,同时也是王近山将军一生的写照。

红军时期,王近山开始隶属于红四方面军编制,总指挥正是徐向前。有一年秋天,王近山所在的连队遭遇了一场恶战,战斗中,王近山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与敌人以命相搏,最后甚至抱着一个敌人一起滚下了山崖,一对一将其搏杀。

经此一战,王近山多了一个“王疯子”的外号。之后部队凯旋归来,徐向前在得知他的事迹之后也夸赞道:“好一个‘王疯子’!”从此,“王疯子”的外号开始为人所知,在广大红军将士中流传开来。

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30万人迅速集结向定陶而来,这是刘邓大军出太行山以来所遭遇的第一场恶仗。

如此危急的局势下,刘、邓两位首长找到了各纵队以上指挥官开会,陈述了自己对于这一战的看法。由于实力差距悬殊,多数人其实不想打这一仗,希望避其锋芒,择日再战。

王近山见状,直接从座位上拍案而起:“没人打我们六纵去打!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打不下这仗请首长枪毙我吧!六纵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就打光,我们至少对的起党,对得起太行山的父老乡亲!”

此话一出,诸多官兵都被王近山的精神所感染,纷纷请战。邓小平更是直言:“好样的王疯子!我支持你!”刘伯承也很是激动,对王近山说:“你就放开手脚,大胆的打!”

赵锡田

激战三天后,敌整三师全线崩溃,被六纵全歼,师长赵锡田被俘。赵锡田到最后都不明白,这帮农村里走出来的泥腿子是怎么打败他的。

襄樊战役中,王近山仔细观察周遭地形后,大胆摒弃历史上先人进攻襄阳城,“先攻山再攻城”的惯性思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率部直捣西门,破其一点。猛攻两日后,襄阳城破,王近山所部六纵全歼敌守军两万余人,俘虏国民党中将司令官康泽与副司令官郭勋琪。

此役之后,六纵得到了“最善攻坚”的美誉,朱老总对此役称赞不已,刘伯承更是直言王近山指挥的六纵在此战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还对他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

刘伯承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63岁。

弥留之际,虽然王近山将军已经神志不清,但嘴里还是低声呢喃道:“敌人打到哪里了?部队谁在那里?”

他的小儿子就伏在他的床前回答:“报告首长,是李德生上去了!”

“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心中的大石头放下,王近山也终于安心的闭上了眼睛。

李德生

王近山逝世的消息传来后,小平同志顿时红了眼眶,他第一时间就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通知刘帅!”在来回踱步之后又说道:“王近山同志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好好办,他的悼词我要亲自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王近山是天生的军人,天生的战士,他从少年时期参加红军到现在已有50年,但他至死还活在金戈铁马的梦里。

看完这段有关徐向前怒指王近山架子大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徐向前》——人民网

2. 《王近山》——人民网

3. 《叶成焕》——共产党员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7

地史故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