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如何篡取权利的?

耿娟聊历史 2023-05-13 12:20:08

赵高是在秦王朝的一座隐宫里成长的,由于他的母亲触犯了律法,所以隐宫就像是一个囚犯的住所,而赵高就是那些囚犯的后人。隐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牢房,囚犯们可以在里面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生育,赵高和他的弟弟们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只不过赵高当时还没有当上太监。

赵高从小在隐宫里成长,却也是受过很好的教育,这一点从他熟知秦国律例,又有一手好字迹就可以看出,赵高的那一首《爱历篇》被当作了秦代读书人的读物,拿到现在来说,这首诗已经成为了学校里的教科书,在赵高的笔迹上,除了李斯之外,赵高最擅长的就是律令,秦国以法为尊,所以一定要学会律令。赵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天赋,完全是因为他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那些被囚禁的人,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教育,更别说是一个平民了,在秦王朝,也就是达官贵人、权贵之家,才会有这样的条件,所以,赵高的来历肯定不简单。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赵高虽然身家显赫,可是他的祖宗却是触犯了律令,所以秦法只处罚他的祖宗,所以他的家庭才会衰败,可是秦代却对他进行了很好的教育,所谓父皇犯法,子嗣不相干,而赵高又有个赵氏的姓氏,所以我可以断定,赵高一定是秦国皇室成员。所以秦始皇才会重用赵高,甚至将赵高从死刑中释放出来,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因为赵高的才干。他对法律了如指掌,书法也很好。

二是因为赵高是王族的人。要知道,不管是在秦王朝,还是在其他封建王朝,想要成为皇上的贴身侍从,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而且还得看他的家庭背景和官职,赵高就符合条件。

我们来看看赵高,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与李斯、胡亥联手谋反,篡改圣旨,以胡亥为储君,三人结成临时同盟,逼迫蒙毅、蒙恬、扶苏三人自尽,并将秦始皇的其余几个儿子全部杀死,并且将朝中不服的冯劫、左相府冯去疾等朝中的重臣全部斩尽杀绝。

后来,赵高借着胡亥,将左相国李斯除掉,自己坐上了宰相的宝座,随后,他处死了不少对自己不忠的官员,一跃而成了仅次于皇上的实权人物,可是赵高还不知足,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赵高让他的姑爷,咸阳知府阎乐带兵去刺杀秦二王。

那可是一个谋害君王的大罪名,不管放到哪个王朝,那都是大罪,秦始皇开创的君王体系,只有秦始皇做了一次,赵高却把秦二世杀死,这也未免有些丧心病狂,那赵高究竟要做什么?

一般情况下,谋害皇上,不但会引起朝廷的公愤,还会引起天下人的公愤,所以赵高才会这么做。

赵高之所以要这样做,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想要取代秦朝,成为秦朝的皇帝。

自从沙丘之变后,赵高便立志要做大秦之君。这本是秦始皇创造出来的,现在成了赵高的梦想,而赵高则是秦始皇一手扶持出来的,这是何等的讽刺。

不过赵高也犯了一个错误,他认为自己掌握了权力,那么朝中的文武百官就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可是他明显错误了,做君王和做权臣完全是两个概念,做权臣至少有退路,至少有一块遮羞布,可是赵高要是做君王,这简直就是丢尽了天下人的脸面,要是害人就可以登基,那么这位君王可就真的好办多了。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刘邦在征战之中登上了皇位,刘邦也必须要营造出一种自己是龙族之子的假象,而且他还必须要表现出一种对人民的怜悯之心,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赵高之所以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权利高于一切,所以才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赵高真的将官员们都给杀了,那么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了,而是整个朝廷都被他给孤立了,所以他才会被人民给抛弃,因为他不可能将朝廷里的官员都给杀了,那样的话,整个朝廷就会变得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在他这边。

因此,赵高在没有其他势力扶持的情况下,便放慢了脚步,将子婴推上了秦国的王位,而子婴很有可能是的表哥,也就是秦始皇的表哥的后代,而秦始皇的嫡系血脉几乎都被灭掉了,而他的表哥又投靠了其他势力,现在秦国内应该没有什么人了,唯一还活着的就是秦始皇的表哥了。

赵高立子婴不过是为了缓解目前的局面,让他做一个木偶,让他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人,可是赵高怎么也不会料到子婴竟然如此精明,他故意装病,将赵高引入了后宫,最后又和太监以及自己的儿子一起杀死了赵高,赵高一死,他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大权就土崩瓦解了。

赵高虽死,但其所展现出的毁灭性,仍然令世人忌惮不已。

1 阅读:23

耿娟聊历史

简介:分享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