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中医把脉需要三四分钟,而神医一秒就能说出病因?

深水聊养护 2024-05-17 21:02:40

真正的神医诊脉连一秒钟都用不了

清代名医周学霆,他在自己的著作《三指禅》里是这样形容自己脉诊水平的:

“全身脉证,于瞬间尽归三指之下!”

“瞬间”两个字颇有些“禅宗”的意味,这已经不是时间概念,而是进入了“无我”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医都视周学霆为“脉诊临床”的巅峰

如果我们相信周学霆没有吹牛,那么今天的中医的确是衰败的一塌糊涂,甚至赶不上一个清朝人

不过抛开周学霆不谈,脉诊在诞生之初就是如此玄幻的吗?

显然不是,脉诊的玄化其实是后世中医的人为所致

脉诊神化有个过程,起初脉诊只是一种经验或者是技术,并没有如此虚妄的成分

被后世奉为中医理论圭臬的《难经》,对四诊有过这样的总结: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这里的“巧”即为技巧的意思

中华传统文化向来“重道轻器”,所以脉诊早期地位并没有如此超然,一直被看作是“四诊之末”,是一种被“轻视”的“器”

然而伴随着脉诊从《内经》的三部九候的遍身脉法到《脉经》的独取寸口的过渡,中医逐渐开始相信只要靠着手取太阴肺经寸口,就可以了解和诊断全身疾病,脉诊的地位这才逐步 提高

到了马王堆医书的《脉法》里就有这样的说辞:

“脉之玄,书而熟学之”

可以看到此时的中医已经开始将脉诊玄化

而脉诊玄化的过程,则是中医临床噩梦的开始

脉诊是一种仅凭触觉下结论的诊断方法,但人触觉的可靠性极差,这个准确度就很难把握。再加上中医自己的主观感觉本来就各有不同,描述出来又出现了二次失真,这就导致脉诊从来就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

中医上古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包括浮、沉、迟、数、滑、涩、虚、实、濡、、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

我们以滑脉为例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是这样描述滑脉的: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

形容滑脉如丸子一样滑溜

那么是肉丸子?石头丸子?木头丸子?不同材质的丸子表面触感大相径庭,黄内对此完全没有交代,全靠后世中医琢磨

琢磨出来的也是“臆想”

而到了《脉经》这里则又不一样了: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

丸子变珠子,玉珠子?金属珠子?铜珠子?和黄内毛病一样,依然要靠你中医自己琢磨,琢磨出来照样是“臆想”

滑脉到了隋唐时期则更离谱,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对滑脉的描述就四个字:

“走如动珠”

后世中医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下细节,改为“如盘走珠”

这他喵的什么鬼玩意儿?

这是个什么盘?走的是什么样的珠?是水珠还是铜珠?

一千年过去了,对于一个滑脉的定义不是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模糊

而这仅仅是一个滑脉,上面提到中医脉像有二十多种,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这种模棱两可,你让后世中医人怎么学?

为了解决中医脉诊稀里糊涂的问题,中医又不得已搞了一套“脉诊可视化系统”

就是用图示的方式来帮助你理解触觉,这个“系统”长这样

我也是醉了

这就好比你要用眼睛去识别味觉、用耳朵去识别嗅觉、用味觉来识别眼前的是你爹还是你妈

那么你以为中医先贤不知道脉诊没有标准会带来什么麻烦吗?

他们当然知道!

写《伤寒论》的王叔和就对此就深有体会,他对中医脉诊有16个字的评价: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而后世学习中医脉诊的人也犯糊涂

那个把王清任“骂死”的陈修园,他就对脉真的学习困惑不已

他在自己的著作《灵素节要浅注》里就这样吐槽过脉诊:

“脉之为道,最为微妙,而难知也,方书论述愈详,而指下愈乱”

中医先贤都“指下难明”、“指下愈乱”,今天中医的徒子徒孙们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的脉诊就靠谱?

哄堂大笑了家人们

0 阅读:118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2:03

    明宪宗朱见深吃了一副中药,就死了;明孝宗朱佑樘吃了一副中药,也死了,史称刘文泰单杀二帝。最妙的是,刘文泰居然得以善终。所以,刘文泰编写的《本草品汇精要》,一定要学,学好刘文泰的忽悠绝技,才能当好中医![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17 22:27

    小编外行别说内行事,高手半根手指半秒钟搞定,不过诊断是一回事,开方治病又是一回事,有等号,但不全是,所以良医难遇。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哈。有良医呀 写上千亿还不知道药量如何来的还能良医。你可真了不起
  • 哈。当然啦。一个写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道自己如何写的中医奇才们。还有什么不能信口开河的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迷信西医的为什么拖着病痛自欺欺人
    哈。你這个以回龙汤为食物的变tai改个名再跑來我就不认识啦吗。你以为把粪改成回龙汤就不是粪啦吗
    迷信西医的为什么拖着病痛自欺欺人 回复:
    为什么你和你家人今天拖着病痛折磨口嗨

深水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