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星云奖长篇金奖!《井中之城》思考了“庄周梦蝶”的哲学疑难

新黄河 2024-05-20 22:01:43

《火星孤儿》作者刘洋凭《井中之城》问鼎长篇金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科幻活动家董仁威、著名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和著名科幻学者、作家吴岩教授等三位创始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十多年的时间里,星云奖已经成长为华语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奖项。

5月18日,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揭晓,其中,刘洋《井中之城》获长篇小说金奖;昼温《失重的语言》获中篇小说金奖;程婧波《且放白鹿》获短篇小说金奖;[美]匡灵秀/著、陈阳/译的《巴别塔》获翻译作品金奖;杨潇《仰望星空:我亲历的中国科幻》获非虚构作品金奖等。

《井中之城》的作者刘洋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曾获得第九、十、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及首届华语科幻电影原石奖。评委会在颁奖词中说,《井中之城》是一部扣人心弦、以情节制胜的小说,也让读者看到现实中不可见的真相,在哲思和科学的层面都有极为深刻的探索。这部小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与人类对何为真实的求索息息相关,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重新构造了科幻小说的神奇力量。

《井中之城》是怎样的一部科幻小说,可以问鼎星云奖金奖?据了解,这部小说2022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快递小哥张亮每天沿着相同的路线,将各种各样的快递送到每户居民手中。天气寻常,街道寻常,一切都那么平平无奇,除了城市天空中的破洞隐约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气息——这是一座建造在井中的城市。抬头看天,只能看到圆形豁口中零散的星光或阳光,从豁口往下,是并不整齐的壁面,城市的繁华烟火,全数坐落在数千米下的深井之中。

然而,不对劲的收货地址,数次未知来源的严厉警告,午夜自动回到原点的奇怪病症……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细节将张亮拉入未知的深渊,多重力量的交织博弈,推动着他的命运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动。经历了一系列迷影重重的奇异事件之后,张亮惊觉“井中之城”不过是一座建造在原子中的虚拟城市,而自己所谓的平庸人生,竟是层层设定之下被不断收紧的命运轮回。在完全虚拟的世界之中,张亮努力找到了真实的边界。

“庄周梦蝶”到底谁为真,谁为假?

此前,刘洋已凭借《火星孤儿》成为圈内很有名气的科幻作家。与不少科幻作家均有理工科学历背景出身一样,刘洋是一名物理学博士,这对他的写作影响很大。刘洋表示,理工科的学历背景让他拥有一种科学的逻辑,知道如何对各种不同的设定进行推演,比如地球突然停转会发生什么、会引起哪些自然灾难和社会影响等等。另外,这也让他对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实验室的场景等都比较熟悉,这些要素都是科幻小说里面比较常见的,所以在写起这些内容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就这部《井中之城》而言,小说情节以及涉及的一些思考十分专业和深刻。比如小说中涉及的三个骰子游戏,可谓是故事的可信情节,专业又烧脑。刘洋表示,他自己也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设计这个游戏方案。骰子游戏不仅是一个比赛,而且需要揭示出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所以,在设计游戏的时候,需要协调两种思维,一种是单纯的游戏思维:如何制定一套规则,如何在规则中寻找漏洞并最终获胜;另外一种思维则是如何把关于世界真相的提示隐藏在游戏的道具、规则等元素中,并且让其随着游戏的推进而展现出来。

科幻小说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对人类可能面临的未来有所警示。“轮回”“前世”也许是真的?这些曾经被视为虚无缥缈的哲思,在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中,成为科幻作家思考的这项技术的横向实践带来的无数种可能。《井中之城》在元宇宙大热的当下提出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令人再次深陷“庄周梦蝶”的千年哲学疑难之中——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如果说庄周梦蝶讨论的只是纯粹的哲学问题,未来元宇宙技术的实践将彻底打破纯粹物理意义上的“真”“假”界限。《井中之城》将现实的庄周与梦中的蝴蝶放入同一个真实维度之中反复考察,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哲学命题:若两者皆真,何为假?若两者皆假,何为真?

“对于这时的人类来说,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哪个是更有意义的存在呢?在《井中之城》里,我想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刘洋表示。

虽然这个问题难以解答,小说还是给出了一个积极的结论:为生命赋予价值的,也许不是时间的长短,也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意义。

记者:徐敏 编辑:徐征 校对:刘恬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