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关心的387万残障儿童,谁来守护他们的权益?

最先锋 2023-05-31 23:03:39

残障儿童同时归属于儿童群体和残障群体,属双重弱势群体,其成长过程紧密伴随着排斥问题。残障儿童是最受排斥和最脆弱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各种严重问题亟待各国家和地区加以解决。

中国是世界上残障人数最多的国家,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残障儿童排斥问题。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障数量为8296万,其中0-14岁的残障儿童人口为387万。

中国弃婴数量在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增长,其中很大部分是存在生理缺陷的婴儿。大量居家残障儿童从未享受过义务教育和康复治疗,他们的各项能力提升受到严重抑制等

十多年来,各个残障儿童社会服务项目都在试图持续扩大国家的支持范围,将越来越多的残障儿童和家庭融合到社会服务体系结构中。目前为止,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包括社会化康复服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服务、托养服务、无障碍建设、文化体育服务等在内的残障儿童服务政策。满足医疗手术、康复、辅助器具、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实现残障儿童健康成长,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但是,现实却反映出政策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有研究表明,残障儿童比无障碍儿童更容易遭受心理和身体暴力,也更容易导致离婚、分居、弃养等行为,这些行为进一步导致残障儿童被排斥。残障等级越高、自理能力越弱的残障儿童越容易被排斥。

在教育领域,损伤导致学习困难,因此残障儿童容易成为“劣等学生”和被排斥的对象。更重要的是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强,学习材料不足、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课程和评估框架缺乏灵活性,多层次教学和柔性支持等方法难以广泛应用等导致很多残障儿童无法获得教育服务。

数以万计的残障儿童在上学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长距离、道路不畅、缺乏无障碍交通和安全保障等问题导致残障儿童上学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残障儿童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普遍偏低。残障女孩在不公平的性别结构压力下遭遇着更严峻的排斥。通过对中国农村残障儿童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残障男孩社会参与度的比例为34.4%,比女孩高4.9个百分点。

在现实生活中,“残=废=无能”的思维定势长期以来严重地损害和歪曲了残障者的形象。

为什么尽管各地政府提供了慷慨的、全覆盖的康复服务和教育服务以满足残障儿童的需求,但仍有一大批残障儿童家庭选择主动放弃这些服务,对这些服务产生排斥呢?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强调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国家制定了更加慷慨、完备的残障儿童社会服务政策,旨在为残障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部分省市更是将全体残障儿童纳入教育服务和康复服务支持体系中,这为残障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发展。

但地方政府往往不按理想原则行事,而可能会将残障儿童社会服务政策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忽视了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地方政府倾向于可以产生政绩的服务项目、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不符合政策热点、不容易生产示范项目的服务机构及其中的残障儿童面临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被排斥的困境

政府官员可能会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责任推卸给下级政府或其他机构,以避免自身的责任和风险。同时,政府官员也会利用政策实施的成果来积累政治资本,以实现自身的晋升和发展。

对于经济落后、资源匮乏的不发达地区而言,则面临更匮乏的社会服务、辅助器具、医疗设备等的供给,难以满足服务使用者和照护者的需求。最后,缺乏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配套服务,好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这种避责和邀功的策略,会导致残障儿童社会服务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残障儿童的生活和发展。

公益组织是指非政府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组织。

在多数残障儿童社会服务场域上,公益组织作为重要的直接服务提供者,强调残障儿童的尊严和权利,关注残障儿童的各种需求的满足,积极追求残障儿童潜能的发挥。

公益市场化作为一种新兴公益模式,逐渐成为公益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在拓宽收入渠道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盈利的诱惑。其中的残障儿童面临着公益组织市场化的行动策略的后果,即部分残障儿童的特殊需求,以及更弱势的残障儿童等被排除在社会服务体系之外。

市场机制鼓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导致残障儿童社会服务组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逐步被少数机构垄断。

很多公益组织更倾向于踏踏实实的提供服务,而不是追求名气和声望。而这种项目竞争环境对这类关系资本较弱、不善于快速提升名气的公益组织是非常不友好的。越需要社会资金扶持的弱小组织,越因实力欠缺而无法获得支持,无法改变残障儿童被排除在社会服务体系之外的困境。

坚持理想的公益组织依赖低廉的收费维持生存,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等举措。这些举措会产生持久的负面效应。让组织规模有限、服务人数也非常有限,大量残障儿童被排除在外,难以其实现公益目标。

0 阅读:23

最先锋

简介:话社会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