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抖就是帕金森应正确辨别及时就医

辽沈晚报 2024-04-07 08:45:45

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下颌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内科病房韩顺昌副教授表示,尽管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积极就医,可以缓解症状,在生活中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震颤并非都是帕金森 这些运动现象要警觉

“帕金森病的症状可大致分为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两类。其中,运动症状主要包含三大表现。首先是震颤,即俗称的“嘚瑟”。尽管震颤易引起公众关注,但并非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会表现出震颤,且震颤也并非帕金森病的独有表现。”韩顺昌医生解释,“震颤作为帕金森病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存在通常会使患者意识到可能患病,从而寻求医疗帮助。这种震颤,特别是静止性震颤,即在休息状态下出现的不自主手指抖动,如拇指与其他手指的类似‘搓药丸’的动作,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另一种常见的震颤是在进行特定动作时发生,如拿东西、切菜或端水杯时出现的抖动,大部分这种震颤并非由帕金森病引起,而是被称为特发性震颤。因此,当患者出现震颤症状时,虽然容易警觉到自身可能患病,但仍需由医生进行专业鉴别,以确定是否为帕金森病。”

第二个症状为运动迟缓,在公众眼中常被解读为动作逐渐变慢。例如,原本熟练的动作现在变得生疏。以打鸡蛋为例,原本快速的搅拌动作逐渐变慢,最终停止,动作速度和幅度都明显减小。其他表现包括行走变慢、步伐变小、面部表情减少(面具脸)、手臂摆动减少和写字变小。这些症状均属于运动迟缓。

第三个症状是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患者肢体(颈部、肩部、四肢)僵硬。正常情况下,肢体柔软,被动活动顺畅。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搬动其肢体时会感到明显的阻力和僵硬感,如搬动橡胶铅管。此外,患者可能出现慌张步态,即小步幅、快速前进,身体前倾,步伐加快。这些症状是帕金森病常见的运动症状。

非运动现象会更早出现 病程或长达四十余年

韩顺昌医生提醒,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也需要被关注。这些症状与运动无关,常常在出现明显的运动症状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便秘是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研究显示,长期便秘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五倍左右。另一个现象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这是一种严重的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在梦中经历的暴力行为会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如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研究表明,患有RBD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的五倍左右。此外,嗅觉减退、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非运动症状进行关注和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帕金森病。

“有时在医生诊断出帕金森症的十年前,甚至更长时间,患者就已经表现出一些非运动症状。也就是说,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可能已有至少十年的非运动症状,而在运动症状出现后,病程可能还会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因此,整个病程可能达到四十年之久。”韩顺昌医生说道。

韩顺昌医生介绍,目前对于这种病症,我们并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尽管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某些生活方式可能对预防该病症有所帮助。例如,有充分证据表明,经常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的人,其患病概率较低。这提示我们,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和健身习惯可能有助于降低该病症的发病风险。

辽沈晚报记者 赵燕

专家简介:

韩顺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内科病房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