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件事没满足就翻脸,这类孩子多半是成长在这几种环境里

兰妈谈育儿 2024-02-06 22:14:33

文/兰妈谈育儿

孩子只要一件事没满足就翻脸,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没有感恩之心

还有些被气急了的家长,甚至还直呼:“养了个白眼狼”

其实呢,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反映着家长的问题

没有人生来就是白眼狼,没有感恩之心也是在于后天环境和家长教育的影响

比如,以下几种教育环境,就很容易养出一件事没满足就翻脸的孩子

第一种:

单亲环境

宁愿亏自己、也不能让孩子吃苦

每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都需要经历风雨的历练,如果被家长保护得太好就很难真正长大

有这样一位单亲妈妈

未婚先孕生女被抛弃后,她一个人带着女儿雯雯在大城市吃了不少苦头

好在她母亲没过多久知道后前来应援,才缓解了一个人忙好几方面的生活窘迫

可想在大城市扎根哪有那么容易,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兼职跑业务给顾客做美甲

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每逢工作结束得比较晚时,她就直接借宿在朋友家里

也正是这样,和女儿能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半个月都见不到几回面

在陪伴不了的亏欠下,妈妈只有在物质满足上让孩子感到心安,但凡是女儿开口要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会尽力满足

外婆呢,也是一样

她一直觉得:“雯雯这孩子从小没爸爸,我们都要对她更好一些,免得内心缺爱”

于是,在一大家子的宠爱下,不管雯雯犯了多大的错误,大家都能自我安慰地原谅了

后来,舅舅舅妈结婚,同年又生了小宝宝,外婆不得不离开去另一座城市照顾弟弟

自此,妈妈就落单,每天不管多忙都会按时接送孩子上学、再按时回家做饭

已经快上初一的那年,有位好友借住在家里

看到一清早就跑下楼买早餐的妈妈,就忍不住提醒说:

“孩子都那么大了,自己都可以下楼吃早餐,然后顺道去上学,你干嘛还要亲自跑一趟”

妈妈叹了叹气,说了一句“也就是多跑几趟的事儿,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呀”

好友还在劝说:“你这样会把孩子惯坏,以后有一件事没满足,她内心就不平衡,还会记恨你”

果然,这句话应验得很快

自从上中学后,雯雯结交了几个老穿名牌鞋的朋友,为了合群,她回家就缠着妈妈也买同款鞋

到了后来,雯雯换鞋跟换衣服一样,说不喜欢了就扔在一边,每次想买新鞋了就委屈地说:“我的鞋穿小了,把脚都挤疼了”

妈妈哪里不知道这是想买新鞋的伎俩,可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也就悉数满足了

可三、五次还能接受,次数一多了,总有一次没有满足

也恰恰就是那一次,雯雯抓住不放,哭诉着妈妈对她的各种不好

有一次,又是一个无理的要求没有被满足,雯雯当场变脸不理人,还威胁说:“你不给我钱买东西,我就不认你这个妈了”

就因为那件事,连妈妈生病了,雯雯都依然记气地懒得看一眼

事后说起这件事,妈妈泪流满脸,直呼“孩子不能想要什么就满足什么”

这就是过度溺爱下的唯我独尊心理

你认为“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事实上,当所有东西都来得太过简单时,孩子就习惯了被捧着的感觉

一旦哪一次没有被满足,也会生出极大的落差感,特别是在愤怒和不甘的影响下,孩子只会记得你所有的不好

所以,孩子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虽爱孩子、但也不要爱得太满,至少在满足的时候培养他们说一声“谢谢”的习惯

随着礼仪和教养的慢慢融合,孩子才不会形成只懂得索取、不知道感恩的仇视心理

第二种:

留守环境

前期缺失、后期又使劲弥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管教也是一样

还有一个13岁男孩,大家都叫他安安,是个留守儿童

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平时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直到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妈妈才返乡继续照顾男孩

看到比自己个子还高的儿子,妈妈的内心无比激动

为了弥补之前对孩子的亏欠,妈妈在家里任劳任怨,每天想尽办法做各种可口的饭菜

孩子说想养一只猫,即便是妈妈对毛绒动物过敏,也忍着难受难受应允了

为了讨孩子开心,每次锅里的第一碗饭永远是盛给儿子,然后自己没吃饭也要先把儿子宝贝的宠物猫给喂饱

在生活上,可以说妈妈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也一直在妥协满足

可天有不测风云,爸爸在外边工作突遇意外,在医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家里面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为了可以细水长流,妈妈打算缩减家里很多没必要的经济开支

比如,把男孩喜欢的宠物猫送人领养,男孩护着不愿意

甚至还说狠话刺激妈妈:“你凭什么把我的猫送走,要走也是你走”

当着妈妈的面,爸爸听着怒火攻心,狠狠地给了儿子一巴掌

结果,男孩却恶狠狠地说:“你有本事今天就打死我,否则我会恨你一辈子”

说完,男孩就夺门而出,好几天都找不到人

最后,出动好多人才在老屋里找到了一人一猫

当时,男孩怀里抱着小猫,眼里还是散发着倔强

面对妈妈着急赶来的各种嘘寒问暖,男孩还是冷冰冰的态度

当时,就连一向疼爱男孩的奶奶也忍不住发话:

“这些年,妈妈也付出了那么多,什么好东西都第一时间想到你,锅里的第一碗饭永远都是给你的,就是一块石头也感化了呀”

没想到,男孩继续发疯地把妈妈往一边推,然后不留情面地说:“那都是她自己愿意那么做的,我又不需要那些”

从这些对话就能看得出,教育孩子不能急功近利,孩子培养感情也是一样

特别是留守家庭的孩子,和父母的聚少离多,本身就容易形成了情感上的疏离

如果我们前期对孩子陪伴不多,后期又因为愧疚而不停地弥补,那不论是情感、还是物质上的满足,来得太快太多孩子也不容易消化

所以,对于孩子我们要慢慢教育、也要慢慢感化,千万不要在物质上过度满足、情感上卑微讨好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尊重,比起对孩子使劲弥补,他们更需要的也是爸爸妈妈像一个孩子一样说一句:“我可以抱抱你吗”

当两颗心在不断向彼此靠拢了,那一段亲子关系也自然会朝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第三种:

二胎环境

用物质满足试探爸爸妈妈的爱

俗话说得好:“老虎不在山中,猴子称霸王”,二胎家庭下成长的孩子也是一样

谁都想独占爸爸妈妈的爱,老大如此、老二也不例外

二胎妈妈北北,从结婚有了孩子后就一直做全职妈妈

大姑娘3岁的时候又生了二姑娘,本以为女孩温柔,也会更好教育一些

没想到,二胎争宠这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无法避免

小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北北就明显感觉到大姑娘的敌意

当时,孩子爸爸牵着大女儿的手到病房里探望,突然看到妈妈手里抱着一个小娃娃,姐姐开始表现得有些诧异,悄悄凑近看了一眼,然后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可自从妈妈拿出跟姐姐一摸一样的奶瓶给妹妹喂奶粉后,姐姐就表现得格外激动

嘴里不停地喊着:“这是我的奶瓶”

而说起同款奶瓶,妈妈也苦笑着说:“当初买同款奶瓶就是为了让大姑娘心里觉得好受,不会认为偏心”

没想到,同款奶瓶还是会引起姐姐的不满

在今后的成长里,北北作为妈妈,对两个女儿也一直是以“一视同仁”为主,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基本上都是同款同色

本以为如此公平公正,两个孩子的内心就能平衡,可独享过爸爸妈妈爱的大女儿,对妹妹的敌意依然没少

特别是随着两个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姐姐最擅长的就是在妹妹面前炫耀

比如,上小学的姐姐今天向妈妈要了一盒彩笔、还买了新的书包,那姐姐就会拿着在妹妹面前炫耀一圈

这种“姐姐有,而妹妹没有”的对比,恰恰就让姐姐格外贪恋

于是,姐姐每天就想尽各种办法索取不同的东西

今天跟妈妈要钱买本子,明天又要钱买礼物送给朋友

如果妈妈答应了,那姐姐的小脸能笑得跟花儿一样灿烂

如果某一件事妈妈没有满足,那姐姐就当场翻脸说:“你们就是喜欢妹妹,不喜欢我”

这句话瞬间就能让人受到刺激,妈妈满脸委屈,一个劲儿地抱怨:“你要什么就买什么,妹妹衣柜里都是你穿旧的衣服,还有什么不能满足”

结果呢,身处和妹妹较量心情下的姐姐,不管妈妈说什么,都成了“就是只爱妹妹”的借口推脱

即便是在“妹妹衣柜里都是姐姐穿旧衣服”的铁证事实面前,姐姐还是情绪激动地颠倒黑白,甚至直接怒气冲冲地向妈妈发出咆哮声:

“妹妹衣柜里都是新衣服,我都没衣服穿了”

那一次,妈妈还气急地把大姑娘揍了一顿

也是等到第二天情绪都平稳下来,妈妈跟她好好沟通才发现:

原来,姐姐之所以总说“你们就是喜欢妹妹”的话,就是因为姐姐嫉妒,她希望通过物质满足来试探爸爸妈妈的爱,也是在向妹妹证明“爸爸妈妈最爱我了”

如此看来,二胎家庭下因为一件事没满足就翻脸的孩子,还是内心的安全感不足

不停地找事是为了获得关注,希望得到更多物质满足,为的也是展现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事实

如果被拒绝了,那孩子肯定会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也会从内心滋生父母偏心的片刻认知

所以,二胎家庭下孩子的公平公正,并不是买两颗糖都要一模一样

一来,世界上没有一摸一样的叶子,也没有绝对一样的糖果,即便是外形一摸一样,孩子也能给你挑出不一样的理儿

二来,二胎家庭不应该是竞争环境,而是父母留给孩子在这世界上最好的“礼物”,那是除了父母之外身体里还留着一样血的血缘关系,也是将来可以一起商量和做决定的

想要让二胎家庭下的孩子都成长得和谐共处,那在做“二胎”这个决定之前就要做好大宝的工作:

首先,征求大宝的意见,让他参与弟弟妹妹到来的决定

其次,让大宝感受胎动,从小就对未来的弟弟妹妹抱有期待

最后,两个孩子如果发生矛盾,家长不要多管闲事,小朋友之间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处理

两碗水不一定能端平,孩子眼里的手心手背,也有“肉多”、和“肉少”之分,能从小让两个孩子内心相亲相爱,这才是不偏不倚的最好办法

那么,关于只要一件事没满足就翻脸这类孩子所生长的环境,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3 阅读:6021
评论列表
  • 2024-02-11 09:54

    一母生九子,九子不相同。对没养过孩子的人就整天在这谈教育,害人啊!

    中国创造 回复:
    可是偏偏就是没生娃的管理是对的,生了娃,带娃的观念不一样,没生之前我的小孩要是皮老子抽死他,生了之后完全不一样了!但是事实就是前者是对的
    姑许城外寒心寺 直把苏州唤许州 回复:
    理论正确不等于实操优秀,因为理论是理论,能联系实际并灵活运用恰当的很少,毕竟军师不能下场,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下场实战立马被爆。36计人人都能看懂,但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空前绝后。还有一点就是感情,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局中难免感情用事[流鼻涕]
  • 关于育儿, 理论正确不等于实操优秀,因为理论是理论,能联系实际并灵活运用恰当的很少,毕竟军师不能下场,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下场实战立马被爆。36计人人都能看懂,但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空前绝后。还有一点就是感情,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局中难免感情用事[流鼻涕]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