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要捉5千美国兵,却反被俘虏6千,陈赓连连叹息:这个王近山

陶陶读历史 2024-05-23 12:54:45

在彭德怀看来,他一生中遭遇过4次大败仗。而其中,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最后一个。志愿军领导人在谈到第五次战役结局时经常用到一个词——“不圆满”或“很不圆满”。用彭德怀的话来说,这次战役中,我军虽然歼敌8.2万人,但我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伤亡逃散人数比歼敌人数还多,约有8.5万人。特别是第二阶段战役结束后,美军发动反击,我军损失尤其重,特别是第三兵团第60军第180师的损失尤其之重,几乎被成建制歼灭,5000余人被俘,加上伤亡人数,总损失达到了7000多人。

而整个第三兵团,则是参战各兵团损失最重的。在毛泽东、彭德怀等首长看来,作为实际指挥者,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无疑负有重大责任。

王近山绰号“王疯子”,是我军之中不可多得的天才将领。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屡立奇功,深为毛泽东、刘伯承、邓小平、陈赓等首长的青睐和认可。

1950年11月,身为12军军长的王近山率部离开重庆,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率部征战朝鲜。中央军委原定由陈赓担任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但由于他在越南丛林里指挥胡志明的部队作战,刚回北京就病了,因此未能到职。王近山就成了第三兵团的代理司令员。

王近山战功大、指挥能力突出,他一开始压根就没有把美军看在眼里。当年王近山带领二野六纵,多次与国民党美械部队交手,经常以劣势装备全歼敌军,最终甚至歼灭了全美械的18军。因此在王近山看来,美军或许和国民党军没什么分别。

而且在入朝之前,3兵团接收了一大批苏制武器,更给王近山增添了底气:“之前装备那么差都能痛打国民党,现在有了苏联人的家伙,还怕什么美国佬?”

第三兵团还没入朝,王近山就和一年前的彭德怀一样,丢下庞大的部队,带着参谋长和一个精干的警卫部队先行入朝,勘察地形,了解情况。

然而刚一入朝,美军的飞机就给王近山一行来了个下马威,一颗颗炸弹在专车周围爆炸。王近山见状,疯劲立刻上来了,他抄起一把卡宾枪,对准天空就射。美国飞机见状,立即用机关炮与王近山对射。虽然没有击中王近山,但飞溅的弹片划破了王近山的左臂,刹那间血如泉涌。敌机最终打光了子弹,最终扬长而去。

王近山一入朝,就领略了美军远比国民党军强大的空中火力。但对此,王近山似乎并不在意。不久后,第3兵团的十余万大军手持锃亮的苏式枪炮,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入了朝鲜。与3兵团一起进入朝鲜的,还有同样全员换装苏式装备的杨得志第19兵团。加上9兵团以及13兵团,志愿军总人数已经达到数十万人,可谓是猛将如云、精兵如云、枪械如林。从上至下,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毛泽东于1950年11月28日给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人发了一封《关于集中4个军歼灭美军3个师的主力》的电报,电报中称:

“目前目标是集中42军、38军、40军、39军,歼灭美骑1师、第2师、第25师等三个师的主力。”

随后毛泽东又加上了南朝鲜首都师、第三师、美军第七师和陆战一师等4个部队。如此宏伟壮阔的决心,意味着我军要打一场堪比三大战役的大歼灭战。

在毛泽东的鼓舞之下,众多志愿军将领同样豪气干云,根本不把美军放在眼里。

“要成建制地歼灭几个师的美军!”“美国鬼子也是肉体凡胎,咱集中优势兵力,就收拾不了它?”“美国兵最怕死,冲上去就能立个国际功!”

其中王近山更是气冲牛斗:

“美国才多少兵?加上李承晚伪军,还抵不上咱们的一个军区,不够咱们一个淮海战役打的!我看把美国鬼子赶下太平洋不成问题,朝鲜多大地方?咱们只要把部队拉到三八线上撒泡尿,就能把他们冲到釜山去。”

其后王近山更是立下“军令状”,准备抓5000个美国兵,还说第三兵团独立歼灭一个美国师是不成问题的。

要知道志愿军已经打过了4次战役,抓获美、英、土军俘虏加起来也不过5300多人。仅此一点就表明,美军绝非国民党军那样的蹩脚美械军。这种乐观态度并非建立在实际可靠的基础上。

1951年4月19日深夜,彭德怀向全军发出政治动员令:

“第五次战役就要开始了!大量歼灭几个师的光荣任务,已经落到了战士们的肩上……我们向敌人初几了,为中朝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

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的14个军,沿着200多公里宽的战线同时发动进攻。在第一阶段战役布置中,王近山指挥的第三兵团位于中央位置,其目标是从中间劈开美军的阵型,在战场发起的第一夜全歼土耳其旅,然后全歼涟川地区的美军第3师主力。得手后向哨里城、钟悬山攻击前进,协同右翼第19兵团和左翼第9兵团全歼美军24、 25师。

第三兵团首先面对的对手是土耳其旅,在联合国军中,土军的战斗力颇强,在防御战中死战不退。按照王近山部署,三兵团中战斗力最强的12军需负担全歼土耳其旅的任务。

为了歼灭敌军,12军将建制内和配属的炮兵全部交给了前沿的第34师和35师。但是没想到的是,炮兵部队在前进途中遭遇了敌机的轰炸,仅有三分之一的火炮到达了前线,第一夜仅仅只发射860发炮弹,效果不佳。

随后12军对土耳其旅发动了猛烈攻击,然而令王近山诧异的是,兄弟部队口中野蛮而坚韧的土耳其旅似乎并不恋战,在阵地上只是稍加抵抗就有序撤离了。12军攻击部队当夜仅仅歼敌300人,原定1夜全歼土耳其旅的计划完全落空。

在3兵团的右翼,王近山命秦基伟带领15军担负歼灭美军第3师的任务,按照计划首先要歼灭敌军一个团。

然而15军也同样遇到了和12军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炮兵很难到达前线,缺乏炮兵支援,光靠步兵是无法冲破敌军阵地的。15军曾试图对美第65团和菲律宾营发动进攻,一开始确实攻下了一些阵地,但在敌人优势火力的攻击之下,这些阵地均得而复失。

23日午后,美军第65团也从容南撤,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三兵团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计划也落空了。

王近山这才意识到,美军和国民党军是完全不在一个次元的军队。跟美军打仗完全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毛泽东常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军虽然占领了阵地,但没有给敌人以重大打击,而且还拉长了后勤线,这绝非一个好兆头。

为了不让敌军逃走,王近山下达命令以60军主力紧紧咬住并阻击美军第25师,为全歼土耳其旅和美第三师做准备。

为此王近山做了极其周全而积极的部署,然而联合国军是以汽车和装甲车进行机动,速度远比我军两条腿来得快。到了晚上,即使全军竭尽全力地跑,依然撵不上敌人;到了白天,敌人已经建立好坚固防线严阵以待,同时美国空军也开始对我军轰炸。

在敌军远程炮火和飞机轰炸的打击下,第三兵团还没摸到敌人就损失惨重。美军三个师则以少量坦克、步兵与志愿军保持接触,三个部队交替掩护撤退,显得极其有章法。即使一些部队短暂被围,也能凭借优势的火力突出重围。美军的撤退绝不是怯懦,而是暗藏杀机。

12军侦查支队曾设法将清潭川的水泥桥炸断,迟滞美军车队长达数个小时。然而和长津湖水门桥一样,美军迅速空投轻便桥梁,继续驱车南去。

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第三兵团损兵5000余人,但歼敌不多。王近山充分意识到,敌人不仅具备现代化的装备,而且也有驾驭现代装备的能力和技术,作战中运动迅速,指挥灵活,特别是各兵种联合作战能力十分出色,各部队齐头并退,不留空隙,根本不给我军穿插渗透的空间。与第三兵团一样,杨得志的19兵团也有相同的遭遇。

彭德怀见歼敌条件已失,果断停止了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志愿军的表现要好一些,给南朝鲜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敌人的战线上撕开一个缺口。然而李奇微和范弗利特并非易与之辈,他们利用美军在机动性上优势,迅速堵上了缺口,拉平了防线。

此时,志愿军各军的攻击动能已经消耗完毕,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决定见好就收,毛泽东复电同意。

然而美军可不准备让志愿军全身而退,李奇微见志愿军正在退却,于是立即命令“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展开全面反扑。为此美军成立多个装甲支队,向我军后方节点猛插。最擅长穿插的志愿军,反而遭到了美军的穿插。

美军的大规模反击,让志愿军猝不及防,而王近山的第三兵团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出现了好几个重大失误。

志司规定,全军5月23日北撤,兵团定于22日夜北撤,然而在组织上15军撤得太早,导致60军的左翼暴露了出来。

39军原定为60军的掩护部队,然而由于39军撤离过快,导致60军的后方出现了一大块空隙。

而在60军所有部队中,属180师最为危险。就在此时,就在180师与美军激战时,3兵团突然紧急向所有部队发出急电:

由于运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12军5000名伤员全部未运;15军除已运走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动之伤员;60军也有1000余伤员。为此决定,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之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精神布置并告我们。

从这一刻起,180师的命运彻底改变。180师的任务由北撤,变为就地坚守,掩护伤员。180师的位置就此与其他兄弟部队脱节了。而这个模棱两可的命令,成为王近山在第五次战役中最大的失误之一。

美军通过飞机侦查,很快发现了180师处于孤立地位,随后美韩军从三个方向包围了180师。而此时的第三兵团已全线告急,王近山手中根本没牌可打,只能电令180师自行突围,然而为时已晚。

最终,180师遭遇了惨重的损失。60军战后统计,此次战斗,180师共失踪5572人,其中大部分被俘。180师之中所损失的干部,超过了2年国内战争的总和,达到600余人。整个第三兵团在第五次战役中,被俘人数超过6000人,总伤亡达到10902人,毙俘敌人3600余人。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60军军长韦杰遭到了彭德怀的严厉批评:

“你是刘伯承一手带出来的兵吗,这些作战计划是刘伯承教你的”?“刘伯承不是最讲战术吗?你们的战术呢?”

王近山的女儿王援援回忆:

“第五次战役失利后,爸爸在总结会议上大发雷霆,他把一个伤兵要见见美国大鼻子的话也捅到了会上:“我们的兵连美国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让人家给拍了,这么打仗怎么行?这是放羊撵狗的打法,不讲战术!这样打烂仗,是葬送军队,是拿我们的兵去送死””。

其后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认为180师受到如此重大的损失,与第三兵团和第60军指挥失当有关,他特别指出第三兵团“损失很大、四散溃逃”,“主要是指挥失当、六十军更弱”。

第三兵团遭遇重大损失之后,兵团司令员陈赓急匆匆地赶到了朝鲜,他听取了各部队的汇报,最终得出结论,第三兵团和其他大区的部队确实有差距。一是干部面黄肌瘦,远不及兄弟部队;二是干部不够健全,其中六十军干部奇缺;三是缺乏通信联络工具;四是自动火器和其他兄弟部队相比很差。

至于王近山呢?时任60军第181师师长的王诚汉回忆,陈赓认为王近山对这次战役失利负有责任,指出他的问题主要是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以为打美国兵和打蒋介石国民党兵一样,想一下子消灭美军几个师,什么25师啊,什么土耳其旅啊,想一下子全消灭完。

陈赓反问:“这怎么可能呢?”他一再叹息:“这个王近山啊!”

为将者,轻敌乃是大忌。有“二野朱可夫”之称的王近山,在朝鲜马失前蹄,着实令人意外。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毛泽东并没有过多责怪王近山,而是继续委以重任。而王近山也知耻而后勇,在上甘岭战役中大败范弗利特,无愧其一代名将的称号。

7 阅读:2482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