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性美学》

鹏程谈文化 2023-09-25 00:51:01

中国巫性美学王振复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作者简介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易学与巫文化、中国美学史、中国佛教美学史、中国建筑文化与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发表论文近200篇。主要著作:《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周易精读》(2009)、《大易之美》(2013,韩文版)、《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2)、《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史新著》(2009)、《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建筑美学》(1987,台北1993)、《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1989,台北1993)与《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2000)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等学术与教学奖项十余项。退休后十余年间,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美学范畴史》(三卷本,主编兼第一卷主要作者),经评审入选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书籍内容介绍

作为新创的一个学术范畴,“巫性”处于中国式的神性与人性之际。中国巫文化,既拜神又降神,既媚神又渎神,既畏天又知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同时实现,崇拜与审美的二律背反又合二而一。本书从文化人类学关于巫学的立场,坚持批判与理性分析,揭示出了中国巫性美学复杂而深邃的内在人文机制,并将论析重点放在其文化哲学之上,从气、象、道角度,探讨了中国巫性文化与审美的异质同构关系。

目录 /contents/

导言 第一节 中国巫性美学: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巫性:一个新创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范畴 第三节 作为属巫的“文化哲学的美学”

第一章 原古神话、原古图腾人类学的研究路向 第一节 中国神话人类学的研究如何可能 第二节 中国图腾人类学的研究怎样有效

第二章 巫性人类学:原古巫文化的人文特质 第一节 人类原古巫术的一般文化共性 第二节 基本而主导:巫术作为中华原古“信文化”形态之一

第三章 人性美学与神性美学 第一节 人性美学反思 第二节 神性美学反思

第四章 巫性美学:巫性作为中华原古人文根性 第一节 从“天人合一”看巫性 第二节 “敬鬼神而远之”:在人性与神性之际

第五章 巫性美学:巫术与宗教、科学 第一节 从巫术走向宗教之可能 第二节 由巫术导引科学之可能

第六章 祛魅:巫术向“史”文化转嬗的“中国事件” 第一节 由巫到史:礼乐、仁义与“内在超越” 第二节 自巫向史何以必然

第七章 文化哲学:气的巫性美学研究 第一节 气范畴生成及其美学范畴群落 第二节 气范畴的文化哲学

第八章 现象直观:象的巫性美学研究 第一节 象范畴生成及其美学范畴与命题群落 第二节 象的现象学美学意义

第九章 “实用理性”的美学:道的巫性美学研究 第一节 道范畴生成及其美学范畴 第二节 道的“实用理性”的美学意义

结语

附一 巫性:中华文化的原古人文根性 附二 中国巫性美学在《周易》中的四种呈现 主要参考文献

0 阅读:8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