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遭女子偷拍,男生的维权10分钟

熙说民间事 2024-05-14 00:25:25

偷拍通常都是男子拍女生,但谁能想到,也有女子偷拍男生的。杭州地铁上,一男生被女生偷拍,发现后反追十分钟,硬刚抢回了手机。

事情很小,也很典型,没有太多争议。

5月12日,陕西西安。一男生小杨(化名)发视频称,在地铁上被一女乘客偷拍,其还和朋友聊天讨论。视频中,小杨下车后追上女乘客质问为何偷拍并要求删除,女乘客一开始否认拍摄,最终承认说“没拍上”。小杨则告知她:下次拍要经过允许。小杨表示:当时通过窗户反光,发现被偷拍,她拍完后还很不屑的翻了白眼,觉得很不礼貌。

“有一点震惊,也有一点解气。”事后小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一直沉浸在被偷拍的不适中无法走出,当得知对方要将视频发到朋友圈时,自己彻底爆发了。“我不可能让自己这么丢脸。”

小杨的做法,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但在舆论场上,却出现了两种相对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小杨的行为过于激烈,属于不正当防卫,甚至因为手段过激引发更恶劣后果。还有人认为,小杨只是为了自保,情有可原。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舆论倾向。

不过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梳理出几个关键点——遇到类似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如果行动过激,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

在法律上,这是一个有关于“过当防卫”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从常理的角度看,小杨确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被侵犯。但有声音认为,小杨的行为过于激烈,造成了地铁站的秩序混乱。如果从结果来看,小杨的行为虽然得到了支持,但也存在着某种风险。

有律师表示,就本案来说,小杨的行为是否属于“过当防卫”,还需要考量当时的具体情境。“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实际作用。”所以,在遇到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应对?是像小杨一样不顾一切地大闹一场,还是平和地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在个案中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男女,都需要更加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