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央提出换掉粟裕,陈毅:无论用谁代替他,都会全军覆没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4-07 13:38:38

前言

将时间来到1948年之际,此时的我党与老蒋已经是进入了胶着的局面,为了打破当前的局面,毛主席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渡江作战。

派遣三个纵队渡江作战,给予老蒋震动,让他不得不调兵回防。对于人选毛主席也早就想到了那就是老蒋当前痛恨不已的粟裕将军。

但是当粟裕得知了毛主席的计划后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连续三次致电表明自己的看法。当然粟裕的举动也让党中许多人看不惯,当即就提出要将粟裕给换了。

在这危机时刻陈老总站出来为粟裕打包票,并直言:“无论用谁代替粟裕都会全军覆没!”

一、别样想法

其实在很久之前粟裕将军就有对于今后局势不一样的看法了,众所周知让粟裕将军名声大振的战争是逃不了全歼了蒋介石的主力部队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的。

在孟良崮战役结束后,粟裕还是像往常一样进行复盘,随后多次总结中,粟裕发现,随着我党在战场上不断地取得胜利,我党也不必像之前一样小心翼翼地了,在大规模的战役上也可能会有进展。

当然我党还是有不足之处的,那就是人员与武器装备上,虽然国民党内部由于党派之争与好大喜功在战术上比不过我党,但是怎奈人家硬件条件好呢?

先进的武器还有远超我党几倍的战士,这无一不是我党的阻力。众所周知得天下就必定先取中原。老蒋不是不知道,所以对于中原地带他也是势在必得的。

面对当前我党的困局,粟裕将军也有自己的想法。在粟裕看来想要打破眼前的僵局,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集中兵力打一个大型的歼灭战,如此一来当下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粟裕也将自己的想法总结写下后上报给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在这值得一说的是粟裕将军在写好的时候已经是12月了。

并且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可能不符合当下的军委的想法,所以也就导致将军在写完之后,一直都没有送出去。身为一军统帅,粟裕不仅仅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当下的大局考虑。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粟裕认为自己的想法很符合当下,但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小心。这一耽搁一个多月的时间又过去了。等到中央收到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下旬了。

在电报中粟裕将军加上了“斗胆直陈”四个字,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与中央的想法是相悖的。

不过此时的粟裕将军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刚刚写好的时候中央就已经召开过会议了,在会议上确定了从中原战场调三个纵队南下渡江作战的行动。

并且就连人员分配都安排好了,前往的正是粟裕将军。可以说将军这一封信就慢了一步,以至于后期如此艰难。

二、斗胆直陈

不过粟裕将军的信在送到毛主席案头的时候,主席依旧是十分地重视,在主席看完之后就让人将他送到其他领导那,并且叮嘱一定要看完。

当然以周总理为首的领导们都仔细地看了粟裕的战报,不过在经过商议后中央依旧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

在一月底的时候粟裕将军正式收到了中央的作战指示,就是按照之前商议的一样,让粟裕带领三个纵队南下。这个计划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出台的,从毛主席给粟裕的信细致程度就可以看明白。

在信中主席一共提出了三种渡江作战的方法,并且将各个方法的利弊都说明白了。并在信的末尾留下了“熟筹见复”四个字,让粟裕想好给中央回信。

看到主席的书信其实粟裕将军心中也明白中央对此是确定了的,但是他对于自己的想法依旧是很坚定的,不过现在看到中央的信,粟裕也很犹豫。

在之后的日子中,粟裕一刻都没有闲着,两手一起抓。一边为了渡江战役开始练兵,一边继续钻研自己的歼灭打法。

在经过几天的思考后,粟裕依旧决定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按照之前的想法再次给中央去了一封信,像上一次一样粟裕在信中依旧加上了“斗胆直陈”这四个大字。

对于粟裕的电报毛主席向来都是很重视的,这一次主席依旧是仔细地看了并且与身边的陈老总一起探讨了。不过在两人探讨完后,主席依旧是坚持之前的想法。可以说毛主席决定的事情是很少有人能够让他改变的,不过粟裕是一个例外。

这边中央也再一次看到了粟裕的来信,当时党内有人就对粟裕心怀不满了,两次违背中央的命令。

“我看不如将粟裕给换了……”

“粟裕换不得,无论用谁来代替粟裕的位置,最后的结果都只有一个——全军覆没!”此时有人表示要将粟裕给换了,听到这话一直坐着不动的陈老总坐不住了,当即就站出来为粟裕说话。

这边在久久没有得到中央的回信后,粟裕虽然有一些失望,但是还是像之前一样两手一起抓,练兵钻研两不误。

就在这个让粟裕郁闷不已的时候,陈老总忽然回来了。可以说看到老上司后粟裕将军的心情瞬间就好多了。不过此次回来却是让陈老总万万没有想到结果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本来是回来劝说粟裕的反而被粟裕给劝倒了。

三、如愿以偿

在看到陈老总后粟裕直言表示,当前的局势自己留下远比渡江收益大。首先就是三个纵队渡江,后勤的补给是肯定跟不上的,但是老蒋是肯定不会给他们等待后勤的机会。

后勤跟不上就算了,渡江南下一些重武器是肯定带不得的,将重武器也丢下,让本就势弱的军队战力大打折扣。

没有补给,也没有重武器,这也就预示着粟裕等人南下后,只能是先打游击战。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但这三个纵队本身是能够拥有重武器打出大规模的歼灭战的,现在又为什么非要抛弃这一切南下去打游击呢?

当前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已经过了打游击最好的时候。并且既然是让粟裕亲自带队,那这带走的三个纵队就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中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最值得一说的是老蒋未必会如他们所愿调兵回援,老蒋自己的军队都是拥有重武器的机械兵团,他们好不容易才到中原,现在让他们带着那累赘的重武器回去怎么看都不现实,老蒋的多疑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地方军队他是不会放到江南这种地方的。

看着粟裕侃侃而谈的样子,陈老总苦笑一声说道:“我是被你打动了,接下来你打动打动主席吧!”

于是粟裕将军第三次“斗胆直陈”给毛主席去了一封长达三千字的电报。主席那边很快就回话了,让粟裕与陈老总前往西柏坡议事。

这就是有希望,粟裕将军一路上都十分地兴奋,这边几人彻夜长谈后,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决定按照粟裕将军的想法来办。

自此华野三个纵队先暂不渡江,在中原地带,由粟裕指挥,打大规模歼灭战。

结语

当然粟裕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此之后粟裕在中原地带打出了许多战役的胜利。自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我军倾斜。

19 阅读:3562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9:15

    栗总和伟人有个最大的共性是气定气定神闲,轻松

  • 2024-06-16 09:21

    粟裕当时也是立了军令状的,半年时间要在中原歼灭国军一到两个军(整编师)。此时粟裕的那些战役,已经让主席认为,粟是我军军事第一人,别人打不了的仗,他能打。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