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孙子被拴绳扔进老虎池,绳子放一半汉武帝反悔,他却割断绳子

宁静趣文史 2024-04-25 16:21:09

李广的孙子李禹性情放浪,有一次在皇宫喝酒,口出狂言冲撞了汉武帝的近侍太监,太监看看他簸箕一样大的铁拳当面没敢吱声,背后却向汉武帝告起了黑状。

汉武帝气恼,便让人用绳拴了李禹,坠入池子喂老虎,可绳子放到一半时,汉武帝后悔了,急忙让人将绳子拽上来。

岂料,李禹却猛然大笑,一把抽出腰间短刀,挥向了绳子。

李禹出身陇西望族,祖父是汉朝名将李广,父亲李敢也是战功赫赫,得家门真传,李禹到十几岁便已武艺超群,骑射功夫更是十分了得。

他本想像爷爷李广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然而一个意外的发现却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李禹的爷爷李广一生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战功无数,却始终没有封侯,这成了李广心中过不去的坎。

汉景帝时期,景帝为削蕃导致“七国之乱”,国之危殆,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叛,为了提高平叛成功率,景帝请弟弟梁王出兵帮忙,许诺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有了梁王得加入,很快平叛成功,按功行赏时,李广是头功,他勇夺叛军战旗,使叛军陷入混乱,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功劳,李广稳能封侯,可李广却在关键问题上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接受了梁王授予他的将军印。

景帝得知后,十分生气,认为李广这种为自己留后路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忠,于是,就将李广封侯一事搁置了。终景帝一朝,李广都无缘封侯。

刘彻登基后,汉朝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刘彻想举国之力消灭边境大患匈奴。

公元前119年,刘彻任命大将卫青为兵马大元帅出征匈奴。此时李广已经60余岁,但依然请战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因为他想实现封侯的夙愿。

卫青念及他年老,便让他从右路包抄,迂回策应,而自己却单刀直入,只取单于老巢。

李广不能接受自己做辅攻,但碍于军令不可违也只得气愤地上路了。

岂料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居然在行军路线上迷路了,在漠南多转了一圈。

等赶到预计的合围地点时,战役早已结束,单于逃向李广没能及时到达出现的缺口方位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卫青没有责怪李广,只是按惯例询问上报。李广却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误,他羞愧不已,拔出宝剑自刎谢罪了。

李广的死让儿子李敢怨恨上了卫青,他努力工作博取了刘彻的好感,被封为关内侯。

有了这一层身份,李敢有了接触到卫青的机会,一次他趁和卫青同朝汇报工作的机会,刺杀卫青,但被人拉开了,卫青只受了轻伤。

卫青知道李敢是误会了自己,就将事情压下,等以后慢慢解决。但他的外甥霍去病却不干了,他担心舅舅卫青的生命安危,就对李敢产生了杀意。

一日,李敢和霍去病同陪刘彻去打猎,霍去病找了个四下无人的位置,冷不防一箭射杀了李敢。

汉武帝震怒,为失去一位爱将哀伤不已,但霍去病对他来说同样重要,霍去病不但是将帅之才,而且还是他的外甥,他不能失去他,大汉也不能没有他。

但李敢这事又不能不了了之,于是他就编了个理由,对外宣诏:李敢撞鹿角而死。

李广三代之内只剩下了李禹这个男丁,李禹力大无穷,自幼习武,长到十几岁时便已有了祖辈的风范。

他本想像祖辈一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但随着爷爷和父亲死亡原因的浮出,他崩溃了,自此性情大变。

他开始厌倦宦海仕途,转向吃喝玩乐,人也越发放荡不羁,张狂无礼,李家的好名声渐渐被他败坏殆尽。

不过这并不影响李禹在宫中的地位,因为他有个好妹妹,是皇太子刘据的宠妾。

刘据的庇护和汉武帝顾念旧情的双重保护下,李禹依然生活得奢侈无比。

这日,李禹在宫中喝酒,酒后对当红的太监出言不逊,太监慑于他的拳头没敢当面回怼,就跑到汉武帝刘彻那里告黑状。

经他们添油加醋地一顿诋毁,汉武帝立时勃然大怒,他早就看不惯李禹了,于是就将李禹叫到眼前:

“飞将军李广有单手搏虎之能,你是他的后人,可有这样的胆量和能力啊?”

李禹见刘彻质疑自己的家门风范,立马血气上涌,他拱手霸气道:”臣也可以!”汉武帝朗声大笑:”来人将他拴绳放到虎池中!“

眼见绳子越放越低,李禹却全然没有惧色,旁边的大臣看得心惊胆战,几个当红太监则眼巴巴地等着李禹被老虎撕成碎片。

老虎池哮声四起,几只老虎盯着李禹,不断向上跳跃扑食。

刘彻只是想吓吓李禹,给他点教训,他可不想真杀李禹,落个残害忠良后人的恶名,于是就命人赶紧将李禹拽上来。

李禹可不想断送自家的威名,他不能让人把自己拉上去,于是抽刀挥向了绳子,绳子一下子断了,李禹直接掉在了老虎面前。

李禹一跃而起,攥紧短刀向老虎走去,背影决绝。汉武帝赶紧让人将李禹救出。

李禹以舍身饲虎的勇气赢得了刘彻的尊重,他佩服李家人刻进骨子里的血性,自此刘彻开始重用李禹。

但此时,李家已走向衰败,李禹无力回天。

公元199年,李禹受太子刘据的牵连,卷入“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被冤杀,李禹的姐姐也遭不测,李禹也惨遭杀害。

李禹一生和父辈比起来确实显得碌碌无为,但他敢于和老虎搏斗的勇气和血性还是值得赞扬的。

17 阅读:10203
评论列表
  • 2024-04-28 19:35

    史实中的名将李广,前期的七国平叛还是战功赫赫的,但是私心害了他,景帝时期,始终未能封侯…后期的武帝之时,几次带兵对外患匈奴作战失利,确实是水平和能力有所欠缺,用兵指挥单调和落后…最后“窝囊”的结局而羞愧自尽,确实让人唏嘘…而剧版的《汉武》,老将李广的结局改得很好很赞[点赞][点赞]!!最后的漠北大决战中,主帅卫青让他以少量兵力充当汉军前锋敢死队,因为所有部将中,老李的名气最大(而去了则是有死无生的炮灰命运),最有可能吸引匈奴单于主力误认李部是主力,而提前出动决战,最后战局的发展,确如卫大将军所预料之中,卫'带领本方的主力部队包抄敌军…虽终其一生未能封侯,军人能最终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也算是对李老将军的最高赞诩了…[点赞][点赞][点赞]

  • 看客 15
    2024-04-28 08:48

    飞将军李广[点赞]

    左手佩玉葉 回复: 幸福一辈子
    你看看李广将军是如何对付匈奴的射雕手的再来评论!他做守将的时候是要天天找匈奴干仗的!
    幸福一辈子 回复:
    拉倒吧,飞将军就是李广,属性就是守将,汉武让他出击就是个错误。
  • 2024-04-28 02:39

  • 2024-04-27 16:35

    那李凌是李禹的谁

    以后再说 回复:
    青 松 回复:
    李陵 李禹 都是李广的孙子
  • 2024-05-15 19:54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这个李广,他也确实是难封候。

  • 2024-06-10 08:43

    如果这是真的,那李广这一家族人到底是有多桀骜不驯啊?在李广,李敢,李陵这些人都被这么严厉打击的情况下,还敢桀骜不驯?

  • 2024-04-28 15:43

    伴君如伴虎,忠诚大多也没好下场,,,

    海川 回复:
    李广难封,是因为他运气太差,这一点汉武帝心知肚明,在决战漠北前汉武帝私下就和卫青说,李广运气太差,不能让李广当前锋,所以卫青派李广迂回包抄,果不其然,李广迷路了。实际上我认为李广运气太差的原因是其具体操作不细致的原因。
  • 2024-04-28 15:58

    二愣子[呲牙笑]

  • 2024-04-29 05:58

    飞将军李广无封侯之命!!!

  • 2024-04-28 18:20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03 17:24

    会水的淹死!

  • 2024-04-27 20:09

    你才是。

  • 2024-04-29 12:35

    昨天的雨下了几滴都记不清,历史不能还原只能猜。

  • 2024-04-29 13:03

    主要是不舍得老虎

  • 2024-05-24 23:06

    一个飞将军名气足矣

宁静趣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