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浚泉是范汉杰手下,为什么第一批被特赦?沈醉:他有个厉害侄子

历史龙元阁 2024-04-08 22:05:19

1959年,功德林特赦了第一批战犯,共计10人。

这10人,既有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这样的黄埔名将,又有周振强、曾扩情、陈长捷这种积极分子,还有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这种为抗美援朝做过贡献的功臣。

这10人中,只有1人特殊,他既不是黄埔名将,也不是积极分子,更不是功臣,他曾是范汉杰手下将领—卢浚泉。

1948年10月,解放军胜利解放锦州,卢浚泉带着一家老小灰溜溜离开,撤退路上,他被解放军拦住问话:

“老乡,从哪儿来的?”

“云南…”

“云南?听你口音不像云南人,你是从锦州来的吧?来人,带走调查。”

审讯室里,卢浚泉心理防线崩溃,直接摊牌:

“我就是锦州警备司令,国军第六兵团司令员卢浚泉。”

核实身份后,101立马接见他。

“有没有收到我写的信?”

解放军围攻锦州前,101给卢浚泉写了封信,希望他和平起义。可惜,由于当时通讯不便,卢浚泉并没有收到这封信。

知道卢浚泉没收到信后,101连连叹气,表示可惜。

“你要是收到信就好了,不至于现在成为俘虏。我这里还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想不想要?”

“想。”

“你给长春的曾泽生写信,劝他起义。”

在101劝说下,卢浚泉弃暗投明,写信劝曾泽生起义。曾泽生收到信后,被解放军的大度感动,通电起义。

卢浚泉虽然在曾泽生起义中立了功,但终究是个俘虏,几个月后,他被送到功德林,和老朋友沈醉关在一起。

民国时,卢浚泉在云南待了十几年。沈醉被俘前,正好是云南站站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两人算得上老乡。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功德林里,两人见面后紧紧拥抱,泪如雨下。

“老卢,以前的日子都过去了。从今天起,咱们跟着共产党好好过日子。”

“说得对!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共产党宽宏大量,我们应该识时务。”

在党的感化下,曾经的国军将军和特务头子有了新的身份:新中国公民。在功德林里,俩人领悟到“劳动最光荣”的真谛,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接受改造,毫无怨言。功德林猪圈的外墙,就是俩人一起砌的。

“老卢,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要是不打仗,我就去当泥瓦匠了。”

1959年,卢浚泉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令众人无比羡慕。他离开功德林后,许多人偷偷问沈醉:

“老卢凭什么第一批被特赦?他表现也不是很优秀?”

对此,沈醉回答:

“人家侄子是卢汉,关系硬。”

卢汉是龙云走后的“云南王”。1949年12月,卢汉通电起义,和平解放云南,立下大功一件。建国后,卢汉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毛主席对他相当尊重。

因此,他得知卢浚泉在功德林后,便找到中央领导,希望网开一面。就这样,卢浚泉成为功德林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中,最特殊的那个。

谨以此文,不忘历史。

0 阅读:1

历史龙元阁

简介:历史龙元阁,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