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志愿军缴获3000条羊毛军毯,师政委下令全剪碎,回国后受重用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3-18 10:06:01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在新中国众多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将军被誉为“书画将军”,他就是王直。

1916年,王直出生在福建上杭才溪乡的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人整日辛勤劳作,却还是没法过上温饱的日子。

后来,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王直一家人终于过上了的好日子,王直的母亲余木娣也开始追求进步,投入到了乡里的革命工作中。

1929年,红四军进入福建后,在闽西苏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扩大红军运动,余木娣等妇女积极响应,送子参军。

余木娣将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都送到了红军的队伍里,导致家中的劳动力骤减,但她毫无怨言,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犁田耙田等重活。而且,她给红军送去的公粮都是质量最高、份量最足的。余木娣也因此有“支援红军的模范妈妈”这一称号。

后来,以余木娣为主人公,才溪又编了一首赞美她的山歌,名为《为了胜利送公粮》。毛主席在听到这首山歌,并从当地人嘴里得知余木娣的故事后,称赞她是“生产能手”。

王直是在1931年参军的,这一年他才只有15岁。参加红军后,由于年龄太小,王直一开始是做勤务员和宣传员的。王直开展宣传工作时,还受到过毛主席的夸奖。

一天,王直在瑞金街头的墙上,画上了两幅漫画,分别是妻子送丈夫参军的内容和国民党反动派跪在拿着钱的洋人面前,听从指挥准备去“围剿”红军的画面。

毛主席偶然看到这两幅漫画后,还亲自接见了他,并夸奖他“画得不错”,并鼓励他可以像这样多搞一些形象化的宣传。

此后,无论处在什么位置,王直总拿着手中的画笔记录同志们的战斗故事。直到退休后,王直将军依旧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不仅写下来多部著作,还出版了画册。

从1982年到1987年间,王直将军重游故地,闽西、苏皖、沂蒙等地,在这些地方发生过的战斗故事,都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每一幅画都承载着他的过去。

王直将军的绘画作品可不仅仅是兴趣而已,他还曾先后举办过五次个人画展。此外,在第四届世界妇女联合会上,他的国画“姐妹松”更是作为中国礼品,被赠送给了巴西代表团。

王直将军能够一直坚持进行绘画创作,跟毛主席当年对他的鼓励一定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

从参加红军以来,王直先后经历了反“围剿”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身经百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比于自己的这些战功,王直更想念的是当初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在经历了塘马血战后,王直曾感慨“我们的命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

塘马血战发生在1941年11月28日。当时,苏南党军政领导机关、各个工厂驻扎在以塘马为中心的周边19个村庄里。

11月28日当天,日军集结近4000人对塘马进行突袭,我党的战斗部队与日军兵力相差悬殊。在这一情况下,时任组织科长的王直立即向旅领导进行了汇报。

16旅政委廖海涛和旅长罗忠毅命令王直率领大家快速转移,他们则留下来指挥作战。到晚上10时许,王直已经率领大家成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而原本能够突围出来的廖海涛和罗忠毅为了给大家争取更多转移的时间,一直拖着日军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消息传到王直等人的耳朵里,大家深受打击,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心中更加坚定了同日本侵略军抗战的决心,因为他们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是廖海涛和罗忠毅等战友的。

新中国成立后,王直被任命为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

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王直所在的八十九师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队伍奉命集结。

王直率领八十九师从上海出发,经山东前往沈阳。在北上途中,王直便开始担心穿着单衣的战士们,恐怕将面临着严寒天气的挑战。

趁着在沈阳站停留的一天时间,王直立即筹集棉衣、棉帽,使得一部分战士们有了御寒的衣物。但这对将在高寒地区进行作战的89师战士们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于是,王直又想了个办法,他吩咐战士们将自己带的棉被里的棉花掏出来一点,缝到容易冻伤的身体部位的衣服处。宿营睡觉时,王直又号召大家挤在一起睡觉。

正因为王直的建议,战士们在进入朝鲜后不至于被冻得丧失了战斗力。

1950年11月9日晚,王直率领八十九师跨过了鸭绿江,八十九师也是兵团中最先入朝的部队。

进入朝鲜后,八十九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面对美军装备先进、后勤保障充足等优势,我军饥寒交迫的战士们在思想上出现了消极、混乱的情况。

王直及时开展动员工作,鼓励战士们振作精神,在他的努力下,军中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同年12月初的一天,王直率领的八十九师与美军陆战一师第七运输大队正面遭遇,王直立即指挥战士们英勇作战,几乎歼灭了美军的一个营,并缴获了3000张羊毛军毯。

按照规定,缴获的战利品是要原封不动上交的,但这3000张羊毛毯对当时饱受极寒天气折磨的战士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最终,王直经过一番考虑后,下令将这3000张羊毛毯剪成碎片,分发给八十九师的战士们。

命令下达后,大家震惊不已。除了违反上交战利品的规定外,这3000张羊毛毯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如今却要剪碎,大家起初都不太理解。

后来,王直对他们说道:“这3000张羊毛军毯就是再贵重,也没有我们战士的命贵重。我是政委,日后如果上面要追究的话,由我来承担一切责任。”

说罢,大家也明白了王直剪碎羊毛毯的良苦用心。3000张羊毛毯远远不足以满足每一位战士御寒的需求,但如果剪碎的话,则能够保证每一位战士拿到碎块,用他来保护冻伤的身体部位。

就这样,这3000张羊毛军毯被剪碎分给了八十九师的每一位战士。王直的这一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战役东线的长津湖战役中,八十九师是所有部队中因冻伤导致减员最少的部队。而且,在最后的作战阶段,八十九师更是唯一能够成师建制执行追击的部队。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取得了重要战果,扭转了朝鲜战局。但与此同时,王直下令“私吞”并剪碎3000张毛毯的消息也被彭德怀得知。

一向对军队纪律要求严格的彭老总这次却罕见没有发火,更没有追究,反而一反常态,大赞王直。王直随即被提升为志愿军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

回国后,王直因在朝鲜战场上出色的表现继续受到了重用,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王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在和平年代,王直将军始终保持着革命传统。他教育孩子们生活要简朴。

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上为他分配了一套房。装修时,孩子们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直将军表示:“简单。”

根据他的要求,孩子们很快便装修好了,王直进去一看,十分满意。因为新房的家具都是以前的旧家具。

王直将军多次教育孩子们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谋取私利,但他对老区烈士的后代却十分关心,主动帮忙推荐工作,帮老地下党的战友们写报告证明他们的身份。此外,王直将军还热心公益,只要有时间便会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2014年4月7日,王直将军在福建病逝,享年98岁。他用一生真正践行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求真理,全心为人民。

参考来源:闽西日报、中国新闻网、铁军2016年6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680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简介:听小书生讲述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