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出身的刘知远为什么会建立后汉还流传不少文学戏剧故事?

和运超 2022-09-04 09:37:58

在后晋出帝石重贵被契丹辽军俘虏北上后,位于河东太原的后晋重臣刘知远趁机自立。他以自己的刘姓为宗,在河东地区重建了一个汉朝,这已经是历史上的第六个汉朝,前面几个分别是刘邦的前汉、刘秀的后汉、刘备的蜀汉、刘渊的匈奴汉,李雄的氐羌成汉。其中,刘渊建立的汉虽然时间较短,其性质、地域与刘知远还蛮相似,刘渊其实是汉地河朔一带长大的匈奴人,原本是东汉时期迁居内地的。刘知远是同后唐、后晋那些前辈一样的沙陀部出身,都是边疆地区的蕃将。此外,也都在河东地区建立势力。

《新旧五代史》关于刘知远本纪部分都开宗明义写他是沙陀人,应该没有值得怀疑的,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他们家族的汉姓会是刘?河朔地区沙陀势力主体是唐朝赐姓而来的李氏家族,然后就是各种归顺投靠的外族蕃将,以西域昭武九姓为主,后来也有同样浪迹在河朔的吐浑部,还有不少内地汉人。

有关刘知远的连环画

但刘姓可说是一个普通的、分布广泛的汉姓,但也可以说在中原历史上很出名的汉姓。尤其河东地区早年有汉文帝刘恒曾经分封在代州,然后有匈奴的刘豹、刘渊家族在中原生活而改宗刘姓。刘知远的祖上如果是迁居汉地,是否同样是沿袭了刘豹、刘渊家族的这一传统,作为仰慕这些古人的遗风,只能作为一种纯粹八卦的推想了。因为刘知远家族的真实来历,为什么会是姓刘,其实是非常模糊不清的。

我们只知道刘知远出身非常贫寒,虽然长大以后从军作战勇猛,但起初好像身体也并不算硬朗结实,正为了想摆脱家境困难,选择投身李嗣源帐下当一个普通军卒。刘知远比石敬瑭只小三岁,靠着一番努力拼杀才混出来。据说他曾经救过石敬瑭性命,然后被收为部下侍卫将校,逐渐获得提升。等到石敬瑭坐镇太原时,刘知远已经是马步军都指挥使。

关于刘知远早年的际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恐怕并不太知名。哪怕就在五代十国这一阶段,刘知远和后汉肯定也要算知名度垫底的,偏偏以他为原型的文艺作品却蛮出名。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恐怕刘知远比历史上的刘知远名气大多了,从宋代平话、金代诸宫调到元明的传奇戏剧,用今天的话说,刘知远应该算一个热门IP了。

在文艺作品中,塑造了刘知远早年极其潦倒的生活,在流浪途中被一家财主李文奎收留,充当帮工。李文奎因偶然见刘知远睡觉时有大蛇穿其七窍,断定日后必然大贵,就将女儿李三娘嫁他。李文奎死后,刘知远不堪妻兄李洪一夫妇的欺侮,被迫离家从军,靠着一番打拼又入赘大帅府,享受高官厚禄。而三娘受尽兄嫂折磨,在磨坊中产下一子,送至刘知远处抚养。十五年后因儿子追猎白兔,才与生母相逢,终于惩处李洪一,全家团圆。

其实今天来看,古代类似这种人物发迹故事很有一些套路,比如类似的像唐代薛仁贵,之后宋代赵匡胤等。尤其刘知远的故事诞生在宋元阶段,面向普通老百姓,走的就是通俗路线,稍带一些大快人心的传奇元素,距离真实的人物生平,一般都比较远。刘知远早期事迹非常稀少,自然给改编虚构提供很多余地。他本来是一个活动在北方的历史人物,但作为文艺作品,不论平话、诸宫调还是南戏,之所以聚焦刘知远,核心都在他重建的是汉朝这一赋予特殊含义的形象。诸宫调是产生在金代,而南戏是在元代,尤其《刘知远白兔记》并不是北方流传的杂剧,而是南方江南地区的南戏,更表明这个故事其实有很特殊的受众。

其实真实的刘知远作为石敬瑭的心腹,一开始显山露水还是体现在关键的借盟契丹一事上。刘知远也是积极推动者之一,但史书也刻意点出他反对约为父子和出让十六州。感觉刘知远确实希望契丹能作为扶持石敬瑭的,相对公平一点的给力盟友。就算有点忍辱负重也只是“称臣”,哪怕另外再给点财富都没问题,但反对献出土地,尤其还一股脑献出十几州,史书称他的看法是“后患无穷”。

不过,当时刘知远就只能言尽于此,他是受到石敬瑭信任的属下,还不能过于激烈的表露内心的情绪。最终在石敬瑭、桑维翰等人接纳契丹的时候,石敬瑭当了臣属契丹的后晋之主,刘知远反而也没有像其他一些地方将领那样反应过激,乃至于起兵对抗。史书唯一指出刘知远暴露的问题就是,石敬瑭给他加封同平章事,这是一个待遇上相当于宰相的附加头衔,可他似乎嫌不够,一度装病赖在家里消极怠工。

笔者一再指出,当时的五代,每一个建立之初都危机四伏。石敬瑭遭人议论批评,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安抚刘知远,就给他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的尊贵职务,刘知远立刻就高兴赴任了,也就是到了太原坐镇一方。再次可以反证,刘知远曾经公开表达了不同意见,事后对石敬瑭还表现服从,他的确是石敬瑭很信任的心腹。但等刘知远到地方久了,其实也羽翼渐渐丰满,也开始为自己前途谋划。

有关刘知远的文学作品

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病死,石重贵即位,刘知远升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当时已经算是核心亲贵。石重贵继位之后想对契丹进行反抗,这倒是符合刘知远心中意愿的,所以很积极的也在河东边地策应抗衡,还附带讨伐了依附契丹的吐谷浑部落白承福等人共四五百人。这对刘知远来说是一箭双雕,他打败契丹,讨伐吐谷浑,开始把河东视为自己的根基,所以表现非常卖力。同时他又给石重贵显示听从诏命,服从新君的忠义形象,对他没有丝毫猜疑。

可是第一轮反抗过后,刘知远就开始观望。当然契丹方面原本也把打击后晋的重心放在河南地面,结果后晋方面接连出错,短短两年后,石重贵就被契丹俘虏。契丹耶律德光进入东京汴梁,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改名为大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刘知远自知依靠河东的力量不敌契丹,一度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根据《新五代史》记录,王峻回到太原告知刘知远,契丹进入中原不会长久,刘知远便开始图谋自立。

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已经没有正式的主人,刘知远的威望隆盛,便写信劝他趁机上位。刘知远当然满心欢喜,起初还谦虚礼让,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陈请,刘知远走完过场,就把握时机在太原建立后汉。

刘知远当然立刻放弃“开运”这个十足倒霉,一点也不走运的年号,反而延用石敬瑭的天福,称当年为天福十二年。其实主要是为了表明他是正常延续石氏基业。不过,刘知远为笼络中原人心,刻意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而且专门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百姓,包括留在中原诸道的契丹士卒捉住一律处死等等。于是,之前本来转投契丹的一些后晋旧臣纷纷前来归附后汉,而契丹将士在中原百姓顽强抗击下基本退出中原。这年六月,刘知远风风光光进入开封并迁都,为自己改名为暠,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大赦天下。

刘知远其实少年贫寒落魄,中年在军中打拼,同样依靠结交了一些人才才为自己挣得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次能够顺利上位,延续中原社稷,主要是心腹郭威提出“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拿下洛阳和汴京。

刘知远稳定两座重镇的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进行对调。之前论述后晋时提过杜重威,也是一个后晋比较得力的旧臣,为人跋扈,主要他与石敬瑭有姻亲关系,是他的妹夫。在石重贵被俘虏带去北方时,杜重威已经迫于形势投降过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本来对他还是满意,所以让他坐镇魏州这一要害之地。凭借他的亲贵身份,杜重威满以为契丹会对他大力扶持,甚至将来也延续机会当儿皇帝。

怎知天下大变,契丹会狼狈撤退,连皇帝也死在中原。反而过去关系非常不好的刘知远趁机上位,杜重威当然不满,对刘知远的命令完全不搭理。史书指二人一向有旧怨,但是究竟是什么恩怨却不清不楚。后人当然已经难以弄清真相,笔者推断,刘知远出身比较低微,是靠军中资历打拼起家,而杜重威是靠攀亲爬上来,二人互相都有些看不起对方。尤其后晋建立后,前面提过,一开始石敬瑭为照顾这些心腹,都给与厚待。刘知远升同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而杜重威安排为副手,实际颇有互相制衡的意思。

刘知远可能因此加深了对杜重威的敌意,一度甩手回家消极怠工,在家中发牢骚。石敬瑭当时也挺意外,经过另一位纯文职出身的宰相赵莹宽慰劝说,耐心安抚刘知远才顺利摆平。

但杜重威长期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比如对付范延光、安重荣,他都是主要统帅,所以更加助长跋扈的气焰。最后抗击契丹败绩他就投降,然后契丹对他并没有追究,还以他的身份安排坐镇魏州。

石敬瑭的画像

刘知远虽然是对杜重威很不爽,但出于得到中原各地人心民望,其实对杜重威是有降服之意,但知道双方恩怨很深,不打服是不可能成功,所以先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誓死守城,同时派儿子杜弘璲向驻守镇州的契丹大将麻答求援,麻答派手下杨衮领一批辽军救援,同时还知会幽州方面,让指挥使张琏协同救援。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亲自来攻,死伤甚巨,确实知道魏州城池坚固,不易攻取,就遣人招降,许以不死。

此时魏州粮草渐渐耗尽,很多将士连夜翻城逃亡,人心士气迅速涣散。这一年十一月下旬,杜重威决定投降,契丹的援军已经在协助守城,刘知远斩杀张琏,其余辽军就撤退了。刘知远确实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还封为检校太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但杜重威在后汉确实是一个隐患,新君隐帝刘承祐继位后还是被除掉)。

刘知远随后还采纳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逐渐安定了中原各地人心。原本后汉局面也看着开始要好转,可乾祐元年正月,刘知远伤感长子刘承训之亡,跟着也病重,没多久就不行了,这一变故也就埋下后汉一朝依然短命的种子。

史书称刘知远的长子刘承训相貌远比刘知远俊美多了(史书对刘知远的相貌评价不好),为人知书达礼,非常有贤明睿智的潜质,可惜年仅二十六岁就死了。刘知远对这个优秀儿子的死非常难过悲伤,为此一病不起,不得不托孤次子刘承祐给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几个心腹大臣,同时还担忧杜重威此人反复无常,建议几个大臣事后可以设法除掉他。刘知远实际只当了大半年皇帝,病故时不过五十四岁。

刘承祐是乾祐元年二月初一登基,年仅十八岁,宰相苏逢吉遵照刘知远临终嘱咐,以哄骗觐见刘知远的名义杀杜重威,帮刘承祐初步稳定龙椅。可年幼的刘承祐身边何止杜重威呢?当时王章、杨邠也都很跋扈,杨邠是刘知远很信任的心腹,他不是武将,而是一般小吏出身。据说家中和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租庸使孔谦有亲戚关系,出道时就被安排到魏州做府吏,学习事务很快,然后被石敬瑭发掘到身边。后来刘知远和他亲近,对他非常赏识,建立后汉就授枢密使,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然后担任托孤的顾命大臣。

刘承祐继位后,再给杨邠检校太傅,相当于属于大包大揽的亲贵核心。除掉杜重威后,杨邠基本开始目中无人,与王章在刘承祐面前论事(王章是杨邠同乡,属于关系好的,也是托孤大臣之一),刘承祐说:“事行之后,不要使民众有怨言!”杨邠突然说:“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听到的人吓得战怵。李太后的弟弟李业要求当宣徽使,刘承祐和李太后私下询问杨邠,认为不可。刘承祐想立自己所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后,杨邠又认为不可,后来耿夫人去世,打算用皇后的礼节安葬,杨邠还是认为不可。因得罪了李太后一家,刘承祐被李太后、舅父李业影响,认为杨邠太过跋扈,所以也渐渐想要清除他。

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一般想象,刘承祐不是想要清除单独一个障碍,而是想把托孤大臣几乎都除掉,包括史弘肇和郭威。客观来说,刘知远选用的几个大臣,杨邠、史弘肇、郭威、王章,包括苏逢吉确实都有才干,主要苏逢吉人品过于糟糕,后来刘承祐敢于动手把其他几人都除掉,恰恰是苏逢吉激化和设计,自然为的是他想要成为唯一的社稷重臣。

杨邠、史弘肇得势以后对新君确实不大尊重,但杨邠、王章在推动后汉发展方面,确实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充实库房,设法增加一些财赋等等,杨邠和王章当时提出“省耗”“省陌”之法,确实起到作用,但是,后汉地方毕竟有限,民间百姓负担就比较沉重。

而史弘肇也是出身比较低微,家中是穷困的农民,而史弘肇又不善务农,到处流浪,然后投军。但后晋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侍卫亲军中的小角色,完全是刘知远一手发掘提拔起来的,所以对刘知远非常忠心,在刘知远坐镇河东时,史弘肇确实表现出勇将的一面,不断获得提升。最后进军洛阳、汴梁时,都是史弘肇充当先锋,刘知远非常顺利地实现轻取河南中原,可以说史弘肇保障进军的效率要算头等大功。

史弘肇治军非常严苛,在纪律方面确实很突出,作战成绩也算出色,但是这个效果完全是用一些比较过火的手段形成,包括战事过程中的杀伐也很重。所以,刘知远虽然将史弘肇作为带领禁军的主要统帅,但他的口碑在众多文武群臣中并不是多好,而他为人也沉默寡言,不善于交流。

郭威的画像

作为一个粗鲁武人,有些小缺点在五代时期本来也是见怪不怪的平常事,可史弘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当后汉众大臣内部开始出现危机时,作为辅佐刘承祐的最主要武将,史弘肇却完全没有肩负起稳定朝廷的大将之才,甚至他的一些举动还让人误会。

比如刘承祐后来派出使者到魏州(今河北大名西)去对付另一个功勋武将郭威,这又是五代一系列猜疑悲剧的重演。当然郭威不甘就戮,也是依样画葫芦起兵反抗。

因为郭威在刘承祐继位之初才刚立下大功。当上后汉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三镇都先后举兵,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而都无功。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督促诸将讨伐。

当时这三镇为什么会产生背叛,一般当然习惯了五代十国各地武将都不受约束,经常背叛旧主的传统,究竟是什么原因很难搞清楚了。

李守贞所在河中镇聚集了很多粮饷,城防也加强守备。王景崇坐镇关中凤翔,之前曾经和后蜀交手,他和永兴军赵思绾的旧长官赵赞就有交情,赵赞当初没有力挺王景崇攻打后蜀,只让赵思绾带着象征性几百人跟着王景崇,王景崇非常感念赵思绾的相助,所以在赵赞被调去汴梁后就扶持赵思绾。

但是赵赞去了之后就听说被禁锢,赵思绾就起兵夺了永兴军职务,所以最初是赵思绾的事情引发后汉朝廷的打击,然后赵思绾向王景崇请求支援。

王景崇本来不是凤翔节度使,他其实是刘知远很信赖的大将,之前的凤翔节度使侯益,在后汉之初没有及时表示归顺刘知远。王景崇当时作为迎接回鹘使团的名义前往河西一带,实际是为了对付侯益。结果途中就遇到后蜀军进攻的事情,王景崇得到赵思绾助力先击退蜀军。侯益趁机先去汴梁投靠史弘肇,反而趁机打了许多小报告,说了王景崇许多坏话。

此事在史书的记载非常戏剧化。侯益本来算是忠心石敬瑭一家的老人,他比石敬瑭还年长,大刘知远有十岁。

后晋末年时,陇南地区的阶州义军指挥使王君怀因刺史对百姓比较严酷,带着属下投靠了后蜀,还号称要充当蜀军先锋准备攻打相邻的秦、成等地,侯益当时还一度表示愿意投降后蜀。由于后晋被契丹忽然消灭,侯益比较惶恐,就随大流一度归顺契丹,还曾经去朝见过耶律德光。辽太宗对侯益的表现很满意,再次受命侯益留在凤翔,所以侯益对刘知远趁机建立的后汉没有归顺之意。

这时,后蜀后主孟昶打听到侯益回到凤翔,就趁机派绵州刺史吴崇恽带着许多厚礼拉拢侯益,据说吴崇恽之前是侯益的旧部,加上侯益前一番联络后蜀时,曾对枢密使王处回表示亲近。于是侯益再次答应投靠后蜀,孟昶非常满意,准备派何重建带兵往大散关一带接应侯益。但侯益没有来得及展开行动,遇到王景崇的突然前来。

侯益面上与王景崇周旋,果断改变计划,选择及时赶去汴梁。侯益反而对史弘肇一通哭诉忽悠,指王景崇有霸占凤翔对抗朝廷,这一罪状不小。结果侯益继续在后汉高升,还当上了开封尹(跟着又适时投靠了郭威,最后北宋初还享受后周老臣的礼遇,以八十岁高龄在洛阳家中善终)。王景崇接到消息自然大跌眼镜,所以一气之下反而是他走上背叛后汉的道路。

0 阅读:98

和运超

简介:专栏作家,影评人,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