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小海镇: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农业垃圾“变废为宝”

天眼新闻 2024-05-23 06:50:33

近日,走进威宁县自治县小海镇松棵村的贵州金益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废旧农膜回收点,村民们正忙着交售从田地里捡来的废旧农膜,一辆辆满载废旧地膜的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正等待验收、称重、卸货,这些废旧地膜被过秤、登记之后就可以换到新地膜。

5月18日,村民领取新地膜。(夏静 摄)

种植大户李勇家种植了70多亩烤烟和20多亩玉米,每年都需要购买新地膜,采收后废旧地膜的处理一直是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自从去年发现村里有旧膜回收点后,他就经常来这里“以旧换新”。“市场上10斤重的地膜要卖50多元,如今通过以旧换新,节省了买地膜的支出,地里的废弃地膜也有了用处。”李勇说,以前废旧地膜除了燃烧就是翻到地里面,不仅不利于来年耕种,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今废旧地膜“以旧换新”,解决农业垃圾的同时还减少了群众支出。

5月18日,用废旧地膜加工生产的垃圾袋。(夏静 摄)

目前,小海镇共有两个废旧农膜回收点,分别位于小海镇松棵村(贵州金益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小海镇躲雨屯(雪山路口),新地膜由县农业农村局提供,按照2斤旧膜换1斤新膜的比例兑换。“去年10月以来,我们回收点已回收废旧地膜30吨,其他点回收过来的一共有270余吨。接下来我们会利用废旧地膜生产塑料颗粒,再把塑料颗粒加工成垃圾袋。”贵州金益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李章吉说。

5月18日,用废旧地膜加工生产的垃圾袋。(夏静 摄)

据了解,自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开展以来,小海镇按照“农户捡拾交换、回收网点收集、企业加工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政府倡导、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思路和运行体系,推动废旧农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深度融合,持续降低田间地头“白色污染”和废旧地膜残留量,让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小海镇耕地面积有16.5万亩,农膜的覆盖面积是8万亩,农膜用量在400吨左右。我们将通过村微信群、大喇叭喊话等方式,对残膜回收政策进行宣传,争取以后将地里残膜全部回收。”小海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康远林说。

威宁融媒体中心 夏静 孙玲婧

编辑 马丹

二审 汪瑞梁

三审 李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