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可悲的李适李诵父子⑵

百年的驿站 2024-04-19 03:27:37

而皇宫的禁卫部队——神策军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调去镇压叛乱的藩镇如李希烈等,不少人已经阵亡,而掌管神策军的将领不但隐瞒不报,还接受了富家子弟的贿赂,让他们顶着名字替补,以领受国家的赏赐,至于顶替者本人,却往往在街上作买卖,根本就不在军营之中。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呢?于是在这关键时刻,当李适召集神策军御敌时,竟然没有一人过来效命,导致局势完全失去控制,转眼之间,变兵已经杀到丹凤门外,并且劈开宫门,呐喊着一窝蜂般地杀进了皇宫之中。在这生死关头,宦官头目窦文场、霍仙鸣集结了一百多个其余宦官,保护着李适,从皇家林苑的北门仓皇而逃。跟随着李适的,只有少数几个嫔妃与皇太子李诵、李适的女儿唐安公主而已,那些来不及出逃的嫔妃宫女、亲王公主等,倒占了十之七八。

叛兵们拥朱泚(音cǐ)为统帅,这个朱泚原先也统率过泾原军,后来因为弟弟范阳节度使朱滔叛唐,被朝廷免去实职,朱泚就被以太尉的虚衔调回长安闲居。朱泚的野心大得很,当了统帅以后,起先还只是自称“权知六军”,即暂时代理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没过几天,就登极称帝,改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应天”;第二年,又改国号为“汉”,改年号为“皇天元年”。一座山上容不下两只老虎,一个国家如何容得下两位君主?既然自己做了皇帝,要想把皇位坐稳,朱泚就必须除掉原先的皇帝李适。那么,李适在哪儿呢?

朱泚(cǐ)(742年-784年)

不远,他逃到距长安西北不足二百里的奉天(今陕西乾县)去了。然而,他前脚到,朱泚后脚就率军将奉天城团团围住,日夜猛攻了一个多月。在那最危急的时刻,叛军“矢石如雨,城中死伤者不可胜数”(《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甚至不少叛军士卒已经攀上了奉天城头。李适呢,一度只能与位兼将相的守城主帅浑瑊(音jiān)相对而泣,文武百官们则抬起头,向着茫茫苍天苦苦祈祷;在那最危急的时刻,甚至有流箭一直射到距离李适只有三步的地方坠落,李适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幸亏就在奉天即将被攻陷的最后关头,唐政府的援军赶到了,功亏一篑的朱泚才不得不率领军队,撤回了长安。可惜, 对于李适来说,灾难并没有结束,因为解了奉天之围的邠(音bīn)宁节度使李怀光又于第二年年初与朱泚联成一气,共同反叛。李适只得凄凄惶惶地再从奉天逃往了梁州(今陕西汉中)。总算好,京畿节度使李晟(音shèng)与浑瑊等先后击败了朱泚与李怀光,李晟并收复了长安,李适才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七月返回了都城。当然,那几个叛将也都没有好结果:李怀光自杀,朱泚、姚令言与李希烈都被部属所杀;只有朱滔因为上书认罪,被李适赦免,不过很快也悒郁而逝。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64)

0 阅读:3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