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读《金瓶梅》,枉在人间走一回

耕其田 2024-02-02 09:07:44

知名度来自误解,没有足够的误解,就没有足够的知名度。

《金瓶梅》不是小红书、小绿书,而是小黄书,也是误解。

试问论谈虎色变,谁的风头能盖过横空出世的《金瓶梅》?

它的名字是指三个女主角金、瓶、梅,即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文中有一句“香焚宝鼎,花插金瓶”,花插金瓶是清供装饰,解读成“插在金瓶里的梅花”,意象便别具一格。

西门大院是金瓶,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也可以是金瓶。

女人如花,暗香浮动的梅花可以指女人,也可以指欲望的对象,无边的春色。

它为什么被清代评点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独领风骚四百年?

我抛砖引玉,试着浅浅聊一下它写了什么,以及好在哪里?

一、时代

它是尘封于四百年前的一轴画卷,假托于宋,实写晚明。

徐徐展开,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山东省临清、清河县。

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的大码头,商贾往来,车辆辐凑,帆樯如林,百货堆积。

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临清第一酒楼是谢家酒楼,有百十间包厢,每日有拿着小锣的粉头接客供唱。

想必会有浇猪肉卤,再倾上蒜醋,三扒两咽就是一碗,登时狠了七碗面的食客。

钞关的钱老爹收完税,将车喝过来。摇摆的淮上客人也必会到丽春院寻香。

丽春院的她是头挽一窝丝杭州缵翠梅花钮儿,金钗儿,打扮的雾霭云鬟、粉妆玉琢。

蝴蝶巷里的她们是一窝丝盘髻,穿着洗白衫儿,红绿罗裙儿。

清河县的西门庆开着一间大大的生药铺。有台基上靛缸一溜,打布凳两条的布店。也有挑着个豆腐牌的豆腐铺。

有“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的媒婆薛嫂,提着花厢儿兼职卖翠花。有北地的胭脂,也有手帕巷王家专一发卖各色改样销金点翠手帕汗巾儿。还有嗑着瓜子,帘下看人的锦绣佳人。

昨夜忽闻清香发,清河亦复卖梅花。有人当金镯子、皮袄,也有人卖人。

有手摇惊闺叶磨镜子的老叟,有大节间穿褴缕衣手里拿着三四升瓜子儿孝顺人的混混,还有穿青衣黄板鞭的踢球人。

历史的真相总是被人遗忘,一幅饮食男女活色生香的流动画卷,让人穿越到16世纪,一窥那个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

二、商场

西门庆父母去世的早,《金瓶梅》是西门庆一个人从白手起家到“山东第一个财主”的发家史。

那是一个人人皆商的年时,武大卖“武大郎”牌烧饼,隔壁的王婆开茶坊,卖梅汤、和合茶、胡桃松子泡茶。

郓哥卖时新果品,徐三卖枣糕,李三卖馄饨,咕咕嘟嘟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精明,绒线铺伙计要去东京,西门庆妻子说不如关两天门。

西门庆说近年近节,关两天就阻了买卖,近年近节,绸绢绒线正快,如何关闭了铺子?

他有他的金钱观:

“那银子是好动不好静的,怎么会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让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因此积下财宝,是极有罪的。”

有和尚化缘时他也会布施500两银子赞助修缮寺庙。

银子让他在商场、情场、官场长袖善舞。

七年间,一间生药铺在西门庆手里成为全清河县发货多的第一铺子,也价值5000两银子。当铺占用银2万两。

借助江水汤汤的大运河,来往杭州、湖州等地贩货。缎子铺也有5万银子本钱,还有绒线铺本银6500两,绒绸铺5000两。还分羹垄断的盐业等。

它勾勒出西门庆的商业版图。

三、情场

西门庆是嘲风弄月的班头,拾翠寻香的元帅。

《金瓶梅》也是他的风流猎艳史,何况还有36场醉闹葡萄架那样的床戏。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那时的风气真好呀,幼嫁从亲,再嫁从身。淹然百媚的孟玉楼可以风风光光三嫁,李瓶儿可以招赘女婿,也可以四嫁。

西门庆妻妾成群,有手里有一份好钱的孟玉楼,帘下勾情的潘金莲,带一份好钱来的“白富美”李瓶儿等。

为情,为欲,潘金莲用银簪儿搅了盏内冲药的白汤,李瓶儿不肯为丈夫花子虚找银子凑买房子,一无所有的花子虚怕延医治病花钱,挨至身亡。

西门庆在丽春院有色艺双绝的李桂姐,还有郑爱月,她的房中锦屏风上,还挂着一轴“爱月美人图”。

有图西门庆衣服、首饰的家人媳妇宋蕙莲。有要落西门庆供给穿戴的王六儿,她的丈夫还叮嘱“休要怠慢了他,凡事奉承他些儿”。也有让西门庆竭平生本事,尽力盘桓的清河县第一贵妇林太太。

西门庆、潘金莲是一枝双生花,一直在情欲的火焰中摇曳。

西门大院里的潘金莲掐尖争强,李瓶儿是有钱的姐姐,李瓶儿让西门庆正妻吴月娘含酸说自己是“穷官儿家丫头”,被卖两次的潘金莲当然更比不得。

女人间的嫉妒,惹出多少平底风波。

李瓶儿有子,潘金莲无子,是没时运的。终至潘金莲的雪狮子抓破李瓶儿的官哥,成急惊风不治。官哥是西门庆唯一的儿子。

它讲永远也道不尽的爱恨情仇,而这样的红男绿女又是存在于任何时代的。

四、官场

比起黄哄哄明晃晃的金银,权力才是最好的春药,权力是生杀予夺。暴力、金钱、谎言铸造权力。

兰陵笑笑生浓墨重彩泼洒它的假、恶、丑,他似有七个头八个胆撕开人的面具,露出鲜血淋漓的本来面目。

西门庆从清河县的一介白衣,到登上他的人生巅峰提刑院千户,前程似锦,皆是真金白银一阶一阶铺就。

白米五百石改写了西门庆的一个名字,西门庆性命得以超生。白米、黄米是暗语,即银子、金子。

西门庆收了装在四个酒坛内的1000两银子人命钱,遭到御史弹劾。

西门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点金镶玉宝石闹妆一条、三百两银子,家人只六天就从山东省攒行到开封府,而御史参本尚未到哩。

结果自然是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西门庆用二十来扛生辰担,拜四大朝臣之一蔡太师为干爹,遂了他的平生夙愿,不枉了人生一世。

为国捐躯的忠臣周守备,在济南做了一年官,“也赚得巨万金银”。

西门庆对门的乔大户,在东大街上使了1200两银子买了门面七间,到底五层的大房子。

及至西门庆升至掌刑千户,西门庆正妻和乔大户结亲,西门庆回来,便说:

只是有些不般配。他只是个县中大户白衣人。到明日会亲酒席间,他戴着小帽,与俺这官户怎生相处?甚不雅相。

西门庆见结拜兄弟居了官,就待他不同,安他坐了另一桌。

过去从没有死去,它甚至都没有过去。官场现形记一直栩栩如生。

五、人性

谁能说得清人是什么呢?人有神性、人性和兽性。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又是环境的产物。

趋利避害又是人的本性。人又是不断变化的。……

兰陵笑笑生笔下的人物是雕塑的,立体的。

张大户连房钱也不问武大要,还不要武大一毛钱,白白地将潘金莲嫁与他为妻,私下与武大银两做炊饼。

张大户与潘金莲厮会,武大便不敢声言,与对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的态度判若两人。

西门庆这个浪子,女人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但他对最爱的女人李瓶儿,却秒变成一颗痴心种子。

李瓶儿因血山崩面如金纸,体似银条。只在炕上铺垫草纸,一日两三遍。熏染芸香。

潘道士嘱咐西门庆切忌不可往病人房里去,恐祸及汝身。慎之!慎之!

西门庆寻思说:法官教我休往房里去,我怎生忍得!宁可我死了,也要厮守着和它说句话儿。

可怜李瓶儿一个美色佳人,都化做一场春梦。

西门庆也不顾她身底下血渍,两只手捧着她香腮亲着,口口声声只叫:

“你怎的闪了我去了?宁可教我西门庆死了罢。我也不久活于世了,平白活着做甚么!”

在房里离地跳的有三尺高,大放声号哭。

西门庆到半夜,对着孤灯,半窗斜月,反复无寐,长吁短叹,思想佳人。

西门庆拜蔡太师为干爹,那些通问的书柬,流水也似往来。

西门庆死了,没人客来往,等闲大厅仪门只是关闭不开。

顷刻荣枯,不过是从花团锦簇喜相逢到落红满地胭脂冷。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六、命运

道教张紫阳真人说过一句话“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连一张床都有自己的命运。

孟玉楼陪嫁西门庆的一张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被西门庆陪嫁给了女儿。

孟玉楼三嫁时,把潘金莲那张60两银子买的螺钿床做了孟玉楼的陪嫁。那张拔步床因为没钱使,只卖了八两银子。

但对滚滚红尘的男女来说,谁又能拷问命运?命运从不讲逻辑。

生龙活虎的西门庆,妻妾成群,商场、情场、官场人生得意,抵不过32岁时命运的无常。

潘金莲9岁被卖,15岁又被卖,18岁被金主潜规则,又被白白送给武大,无性婚姻过了7年。

初见武松,桃花有意,流水无情。和西门庆在西门大院过了6年,西门庆死了,又被王婆卖,她依旧在帘下看人。

是哪位神祗设下尘埃、流年,浮生若梦和苦痛的羁绊?

庞春梅是西门庆正妻的丫环,西门庆叫她伏侍潘金莲,也被西门庆收用。

她在西门庆死后,又和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好过。西门庆遗孀不许她带一件衣服,磬身出去。

春梅被薛嫂16两银子买来,还原价卖去。谁知被卖到周守备府,却让她拿大小库房钥匙。

她和陈敬济再续前缘,陈敬济却死于非命。周守备在外为国阵亡。春梅和老家人儿子勾搭,却死在男人的身上。

命运啊,它深不可测,无法想象。

七、结构

小说是五彩丝线纵横交错编织地毯的结构,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的花团锦簇。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西门庆死之前是喧哗热闹的辉煌,死之后是风流云散的黑白。

兰陵笑笑生之笔宛如上帝之手,借吴神仙的冰鉴,卜龟儿卦儿的老婆子将西门大院人物的命运一页一页揭开。

潘金莲脸媚眉弯,身不摇而自颤。寿命短促。

她自己也一语成谶,随它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落得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缕青蒿。

李瓶儿的是一匹好红罗,只可惜尺头短了些。

那银河清浅,珠斗烂斑的三次元宵节,灯市中车马轰雷,灯球灿彩,游人如蚁。

前两次是西门庆女人的登场亮相,第三次是莫敢仰视的场面到香消烛冷。

第一次,潘金莲带着六个金马镫戒指儿,探着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儿。

一回指道:大姐姐,你来看那两盏绣球灯。一回又道:二姐姐,你来看这一盏大鱼灯。一会又叫:三姐姐,你看,这个婆儿灯,那个老儿灯。

第二次,宋蕙莲一回让放桶子花,一回又放元宵炮仗。一回又落了花翠,拾花翠。一回又掉了鞋,扶着人提鞋。她套着穿潘金莲的红鞋。

第三次,西门大院大门首两边,一边十二盏金莲灯。还有一座小烟火,先是六个乐工,抬铜锣铜鼓在大门首吹打,又请两个小优儿筝、琵琶上来,弹唱灯词。

那街上来往围看的人,莫敢仰视。两个家人一递一桶放花儿。两名排军执揽杆拦挡闲人,不许向前拥挤。

那雪霰却直下到四更方止。正是:香消烛冷楼台夜,挑菜烧灯扫雪天。

西门庆死后,打开西门大院是战火纷飞的世界。小家大国两线合一。

从开篇的财色世界,跳出三界的点化,到结局的慈悲超度。首尾接续,如环无端,轮回依旧。

八、语言

一本书并不是由一个个句子从头到尾连接而成,而是词句的建设,说得更具象些,就像建造拱廊或穹顶一样。

语言的表现力,在于行文的节奏,表达的精准,诗一样凝炼的语言。

它的美不减西园雅集。

“当下吴月娘领着众妇人,或携手游芳径之中,或斗草坐香茵之上。一个临轩对景,戏将红豆掷金鳞;一个伏槛观花,笑把罗纨惊粉蝶。”

寥寥几笔便是一页墨分五彩的宋画。

“一路上秋云淡淡,寒雁凄凄,树木凋落,景物荒凉,不胜悲怆。”

还有随手挥洒的诗意。

王婆遇雨,“等了一歇,那雨脚慢了些,大步云飞来家。”

云彩之飞,有云,有雨,有慢的雨脚,有王婆的快步,神来之笔。

那潘金莲见西门庆寻来,昵笑不止,说道:“孟玉楼输了,你不敢禁他,却来缠我!”将手中花撮成瓣儿,洒西门庆一身。

是“美人发娇嗔,碎挼花打人”的场面。

满口荤段子的帮闲去丽春院也会说:

“今日趁着落雪,只当孟浩然踏雪寻梅,望她望去。”

兰陵笑笑生还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在俗不可耐处,幽默难寻。

“大盘小碗拿上来,众人坐下,说了一声动箸吃时,说时迟,那时快,但见:

人人动嘴,个个低头。遮天映日,犹如蝗蚋一齐来;挤眼掇肩,好似饿牢才打出。

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三筷子,成岁不筵与席。

一个汗流满面,却似与鸡骨秃有冤仇;一个油抹唇边,把猪毛皮连唾咽。

吃片时,杯盘狼藉;啖顷刻,箸子纵横。这个称为食王元帅,那个号作净盘将军。酒壶番晒又重斟,盘馔已无还去探。

正是:珍羞百味片时休,果然都送入五脏庙。”

哈哈哈……

九、主题

《金瓶梅》是成人小说,是人欲横流的感官世界。

美人是摇曳生姿的罂粟花,魅力销魂。她有什么罪过?她唯一的罪过就是太美丽。

她是他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人们根本不爱美丽,美丽是不被原谅的,美丽是用来被蹂躏的。

财色交织,酒气遍布,流连忘返,浮华迷醉。世故人情,论不得假真。个个古怪精灵,人人久惯牢成。

它如镜凝视深渊,堕落、沉沦、扭曲的灵魂让人悲哀和恐惧。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悲悯的底色,让它自是花中第一流。

丽春院的李桂姐说:“你我院中人家,弃旧迎新为本,趋火附势为强”。

那薛公公把人掐拧得魂也没了,她遭的罪也被人听见。

王六儿红杏出墙西门庆,被她自己、她丈夫韩道国合谋当做一条赚钱的道路。

王六儿与小叔有私情被捉要送官,韩道国为她奔走求救。在韩道国死后,王六儿配了小叔,继承王六儿情人的家业田地,种田过日。

它打破了因果报应的枷锁,这种情事在俗世本来就一直存在。

潘金莲要离婚,武大不给那一纸婚书。武松是打虎英雄,断不肯与嫂嫂衣带勾连。

潘金莲爱上了西门庆,鸩杀武大。武松把潘金莲心肝五脏用刀插在后楼房檐下。

同样的故事却是不一样的结局,不一样的况味,令人唏嘘不已。

在笃笃的木鱼、经咒声中,溺血而死的西门庆,提着头,浑身是血的潘金莲,害雪山崩的李瓶儿,投环的西门庆的外室宋蕙莲等死魂灵皆敛心合掌,一一拜谢而去。

度一切苦厄,却也是生生不息。

普静和尚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读完,像过了一生一世。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