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辉煌的文人书法,为何在当代日渐式微?

书法艺坛 2024-05-18 11:08:52

当下,书法界的繁荣景象似乎掩盖了其内在的衰退。尽管书法家的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书法领域的博士、教授和专家层出不穷,但现代的书法更多地被视作一种技术性的展示艺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书法。曾几何时,文人书法在历史上占据着无比辉煌的地位,然而在今日书法看似兴旺的背后,它却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国展评委肖文飞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在当代,文人书法不太可能成为主流,而是可能会继续衰退。尽管存在不同的声音,肖文飞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人书法会日渐式微?他解释说,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梳理书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文人书法无疑是书法史上最为灿烂和迷人的时期。但他同时指出,在文人书法出现之前,书法就已经存在。

文人书法这一时期,即便未曾出现,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将继续存在,历史的演进只是在特定的时刻选择了文人书法作为其发展的一个阶段。放眼整个书法史,文人书法不过是其中的一段篇章。要求当代所有书法从业者都达到古代文人书法家的水准,这在现实中已变得不切实际。当然,对于个别书法家而言,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追求,他们或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触及文人书法的境界。

对于个体书法家而言,提升个人修养以追求文人书法的境界固然重要。然而,文人书法所依赖的整体文化环境已不复存在,这使得当代整体书法水平难以企及历史上文人书法的高峰。换言之,文人书法的黄金时代已经落幕,现代人在知识结构等多方面与古代文人相比存在差距。事实上,自启功、饶宗颐等书法大家之后,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已经难以见到真正的文人书法,因此想要达到文人书法的艺术高度几乎成为了一种奢望。

让我们审视一下当前的实际情况,观察那些在当代书法界占据重要地位的书法家们。沃兴华、王镛、王冬龄等人都拥有教授和书法博士生导师的头衔,按常理,他们应当被视为文人。然而,沃兴华明确表示:“当代的书法家仅仅是艺术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王镛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他有意回避了文人书法的传统,转而投身于民间书法的探索。至于王冬龄,公众对他的书法风格和追求有着清晰的认识。

在当代书法界,还有一批表现活跃的书法家。刘洪彪的学历止步于初中,张旭光与田英章是同窗,两人都毕业于欧阳中石主持的“书法大专班”。洪厚甜起初是厨师,曾翔则有过经营餐馆的经历……尽管英雄不论出处,他们能够取得目前的成就实属不易。但是,若要达到传统文人书法所要求的深厚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这在当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书法家协会在评审书法作品时有一项基本要求,即作品中不得出现错别字。这似乎是一个基本的、低标准的要求,然而却遭到了包括曾翔、洪厚甜在内的一些书法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在书法评审中检查错别字是一种退步。背后的原因,相信读者们能够理解。文人书法曾是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但为何在当代却逐渐衰落?对于这一现象,各位网友有何看法?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进行交流讨论。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5:44

    因为当代某些书家鼓吹的公式书法,给了一堆人速成的启示,把反对的人都抨击为只懂江湖书法的人,好像除了翔派就只有田门了,哪有几个人懂什么书卷气,庙堂气,都是无脊椎动物在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