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沿科技“零距离”!“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落幕

上海黄浦 2024-05-10 13:21:17

随着“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论坛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举办,首届“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落下了帷幕。2个月的时间里,2台“特别呈现”特邀展演作品、4台“乐无穷”展演原创作品、4场工作坊、2个展览、1场论坛、1次创意推介会,让音乐人与科技人在此展示前沿的音乐科技研发作品,探索音乐科技演艺产业的新路径,共创未来音乐演艺新形态。

音乐科技融创节“论坛”环节以“数字缪斯——音乐与科技,相向而行的未来”为主题,集结了音乐、科技和产业跨领域的相关人士。

作曲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艺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于阳以《音乐是如何“量化”的》为题,从音乐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音乐与数学、物理、计算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则分享了上海民族乐团与腾讯天琴实验室的合作过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出融入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的作品。“现场的演出的魅力不可替代,如何将艺术和科技等领域融合创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是我们追求的新路径。”胡晨韵强调。

能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即兴演奏?如何通过机械臂操控乐器?青年艺术家陈俊恺在《未来的乐队与设想》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交响乐队形式的设想。他呼吁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等跨领域工作,将传统乐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探索音乐与艺术结合的新的可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音乐创作和体验中来。

英国作曲家、制作人、古典音乐的创新先锋加布里埃尔·普罗科菲耶夫则表示:“古典音乐不能忽视新技术,如果古典音乐不融入数字生活,大部分的潜在观众将会逐渐忽视它,它真的会变成一种像博物馆一样的艺术形式,并变得越来越隐蔽和精英化。”

论坛圆桌会议上,来自高校、科技与音乐产业的相关专家共同讨论了“音乐科技的产业发展”,通过跨界讨论表达了对于科技发展的未来、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与哲学以及艺术等学科的融合。

回顾首届“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点水南乐”乐队“过去即是未来,数字化的世界遗产‘南音+’音乐会”,评弹艺术家高博文与“机械臂”歌手“漫歌行——跨时空AI音乐叙事”等4台8场原创首演作品轮番上演,向观众呈现探索音乐创新的无限可能;特邀展演作品《寂静之声——音乐与影像呈现舒伯特艺术歌曲》《力量与自由——音乐与影像呈现贝多芬作品》的亚洲首演,带领观众用当代视角,重新想象并解构舒伯特与贝多芬的两部经典作品。

在探索音乐科技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同时,“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还积极发挥音乐厅的公共属性,尤其是“和鸣”自动化乐器展首次走入城市公共空间,让更多市民观众体验音乐科技产业的前沿发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更是为创意艺术家团体搭建起国际展示平台。在“创意推介会”上,9个创意满满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厅出发,向全球推介。这些作品由去年底“乐无穷征集令”征集收到的102部投稿作品选出。履历背景丰富的艺术家们携带着形式各异、创意无限的原创作品在“创意推介会”平台汇聚,自由交流与分享创作;全国演出行业及科技行业从业者现场观摩,进行跨行业和跨领域的交流。推介会后,多家演出公司及经纪机构都对现场展示的包括《丝路流风》《后自然景观》等多部作品展现出来浓厚兴趣,纷纷与艺术家沟通交流,达成后续合作意向。

数字激发灵感,创意开拓未来。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表示:“未来,我们愿意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一块优良土壤,种下种子,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一起浇灌、培育,静待花开,共享硕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