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济南博物馆该如何“破圈”?

齐鲁晚报 2024-05-18 09:40:22

杜春娜 济南报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和智慧。随着“文博游”的不断升温,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把游览博物馆列入了出行计划,部分“网红博物馆”一票难求。面对这股“热风”,济南博物馆该如何抓住机遇,强势“破圈”?

“博物馆热”的升温

近年来,“文博游”席卷全国,博物馆成为不少人出游的心头好。据统计,在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054万人次,其中,山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达10.8万人次。同时,位于千佛山公园西侧的济南市博物馆也迎来参观热潮,“五一”期间,共接待近两万观众。

(图源济南市博物馆)

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也带动了济南博物馆的发展。记者了解到,济南博物馆全市正式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由2016年底的38家增长到目前的94家。迄今为止,济南共有四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以及山东大学博物馆。

(章丘区博物馆,图源章丘区博物馆公众号)

不仅是国有博物馆,各种民办博物馆近年来也不断获得公众关注。作为济南民办博物馆中的翘楚,位于济南老商埠的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颇具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自2011年开办以来,至今也已经接待三十余万观众。

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是民办博物馆的缩影。截至今年3月,山东共有各类博物馆812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470余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济南94家博物馆中,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13家,行业性国有博物馆25家,非国博物馆56家。可以说,非国有博物馆占据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博物馆的半壁江山,承载着历史过往与记忆的博物馆在当下也焕发了新生机。

博物馆的出圈之旅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研学等多元活动……济南博物馆也在力图“破圈”。

今年2月份,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的“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项目荣获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2018年以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开展了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活动。”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说。在参观博物馆、探访城子崖遗址的基础上,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建设了“史前工场”,常年开展陶艺制作、植物拓染、钻木取火、石器磨制、公众考古等一系列体验活动。

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小漪曾在采访中表示,为了提升展览的服务水平,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感,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体会文物背后的故事,参与互动,济南市博物馆加大了数字化的互动手段,推出例如乐舞杂技陶俑动漫视频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我们还在博物馆官网上推出了云展览、文物速递、文物故事等数字化信息服务。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升广大观众需求,满足文化需要。”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济南博物馆也推出了精品文物展览。在基本陈列和常设展览开放的基础上,济南市博物馆将推出“明·明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文物主题展览和“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展览,带领观众走进古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世界。此外,济南市济阳区博物馆的书法绘画展和平阴县博物馆的非遗手造艺术展、黄河主题航拍摄影展也将为观众带来别具特色的展示内容。

(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图源网络)

“我们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公益与商业,商业运营是支持博物馆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建军认为,小广寒电影博物馆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一座民办博物馆,还是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推动博物馆出圈,他们会举办相关座谈会、读书分享会,并在2018年推出研学项目,以此无形中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

博物馆该如何继续“破圈”?

当越来越多的公众主动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该如何走出自己的出圈之道?

记者梳理发现,其实,不少博物馆聚焦文创产品,在传统文化的“破圈之旅”中高歌猛进。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文创产品在网络爆红,相关产品销售一空,掀起了大众的讨论热潮。考古盲盒一经推出便“一盒难求”;可以吃的玉佩棒棒糖、古钱币巧克力等国潮零食成了爆款;镇馆之宝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贾湖骨笛等“化身”冰箱贴、书签等。这些年,河南博物院和馆藏文物频频“出圈”,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

“观众能了解到的信息有限,无法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更新展示方式。”在谈到博物院出圈时,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曾提到,博物馆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必须得不断创新。同时,在进行文化创新时,要时刻把握一个大前提就是“深挖文物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将每一件文物的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表达方式创新的时候,要契合当下受众的思维与习惯,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也是由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表示,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说,如今博物馆不仅是单纯的公共机构,也是吸引城市旅游的重要一个因素,如今的博物馆俨然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生活驿站。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变化,出现了加深博物馆生活消费功能的呼声。原先博物馆多注重文物展览,在未来,博物馆可以加强自身的衍生产品创造以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功能。”王晨光说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