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慢、剧情烂、演技差?《庆余年2》开播当晚,观众清一色差评

子明感感 2024-05-18 08:06:22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5月16日晚,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大爆款电视剧《庆余年2》终于正式开播。

作为将《庆余年》第一季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非常喜欢这部剧的观众,小编也是在开播当晚,就急不可耐地点开了腾讯视频。

但从第一集开始,满屏的弹幕评论当中,就掺杂进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刷屏到了第五集,没有片刻的停息。

这些评价近乎清一色都是“拍的什么玩意儿”、“变味了”、“没意思”、“不如第一季”。

从这些完全一致,根本就是直接复制粘贴的话术来看,显然就是有心之人,为了带节奏故意请的水军。

很多原本是为了图个热闹才打开弹幕的观众,在这些话术的影响之下,也不免带上了“挑刺”的有色滤镜,观感体验也因此变差。

但也有一些观众,似乎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不断在弹幕上询问是不是换了编剧或导演,总之就是觉得不如第一季好看。

那么《庆余年2》为何会引来如此多的争议?是不是真的不如第一季好看?

究竟它是真的出了问题,还是因为拿走了最大的那块利益蛋糕,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为什么要假死?

《庆余年2》开播当晚,一共播出了5集,主要剧情就是承接第一季的结尾。

在《庆余年》第一季的结尾,二皇子露出真面目,想要利用滕梓荆的妻子儿子、范思哲、费介来威胁范闲,变成他那一派的人。

范闲不愿意跟二皇子这种人同流合污,更不想打草惊蛇、鱼死网破,于是只好串通言冰云,来了一招“假死脱身”。

很多观众都在弹幕里质疑,不理解范闲为什么要选择假死,然后假死在第一集就被所有人都识破了,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大家不妨想想第一季结尾时,范闲遭遇的处境,以及范闲自己的性格。

二皇子视人命如草芥,范闲是不可能跟这种人混到一起去的,但又有人质在二皇子手里,范闲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范闲假意投降就行,等回到京都就可以想办法反抗了。

但这种办法就是在“自寻死路”,因为除了会落入二皇子的节奏,被他一步步牵着鼻子走,庆帝的态度更不允许范闲假意投降。

因为庆帝之所以看重范闲,一方面范闲其实是他和叶轻眉的儿子,另一方面就是相中了范闲格格不入的“孤臣”性格。

从第一季开始,明里暗里都刻画了庆帝对范闲的态度,他就是想要逼着范闲成为“孤臣”。

只有不主动站队的范闲,才是庆帝需要的棋子,一旦范闲选择了站队,无论是站队太子还是二皇子,都是范闲的“取死之道”。

即便站队是假的,是迫于无奈的,但人心难测,如果下一次又有人用范闲在意的人作为要挟,逼迫范闲做出选择,难道范闲又只能假意投降,然后让对方顺心如意?

节奏太慢?

大家不妨想想《庆余年》第一季里面,选择了偷偷站队太子的“梅执礼”最后是什么下场,就知道什么叫做“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

所以就算是假的,范闲也不能选择站队,因为一旦站队,无论真假,都难免会给人心中埋下猜忌的种子。

范闲唯一能站队的时候,就是庆帝同意让他站队,所以在《庆余年2》中,我们之后可以看到范闲成为三皇子的老师,就是因为三皇子在庆帝看来,没有任何竞争皇位的野心和能力。

所以范闲不能用“诈降”的办法,只能想办法破局,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范闲如今用的“假死脱身”。

在二皇子派来的谢必安面前假死,让假消息传回京都,自己则偷偷赶回京都,打一个信息差、时间差,先想办法解救人质。

但作为一部成功的“权谋剧”,《庆余年》里永远不缺聪明人,所以在范闲身死的消息传回京都后,几乎高层所有人都明白范闲是在假死,于是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困局。

如今范闲利用太子和二皇子针锋相对的局势,以自己当鱼饵,从中斡旋,成功解救出了滕梓荆的妻子儿子,第一个困局就此结束。

如今全京都人都知道范闲死了,即便高层都知道是假的,但如果有人借机将范闲的死坐实,也不会遭受民众的舆论抨击,毕竟“死人无法再死一次”。

所以如今范闲所面临的第二个困局,那就是如何再将自己“活过来”。

不如第一季?

入局破局,再一次入局,这就是开播第一晚,《庆余年2》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情节脉络。

还有抱月楼剩下的麻烦如何解决,欺骗范思哲和三皇子的袁梦是谁的人,欺压死去老金头一家的戴公公是谁?

这些一个接着一个抛出来的疑问,都是在这几集当中呈现出来的内容。

很多弹幕都说《庆余年2》的节奏太慢了,远远不如第一季好看。

但不妨仔细想想看,《庆余年》第一季也是从“牛栏街刺杀,滕梓荆身死,范闲决心复仇”的桥段开始,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主线,之前的剧情也非常轻松平淡。

如今在《庆余年2》第3集,卖菜的老金头死在范闲眼前,便算是这一季主线剧情的开端。

正是因为老金头的死,老金头的女儿被逼良为娼,认定“人该生来平等”的范闲,才会心甘情愿入了“抱月楼”这个局。

所以相比起第一季,《庆余年2》的节奏已经算是加快了。

那些从第一集开始,就口口声声喊着“不如第一季”,“看不到权谋”的弹幕,小编很想问一句,你们真的看过第一季吗?

就连“太子为什么要叫二皇子二哥,而不是二弟,这部剧太不严谨了”这种话都能说得出来,小编很难不怀疑发这些弹幕的人,究竟是什么成分。

但凡用心看过第一季,而不是跟风走马观花一扫而过,或是只看了某些短视频平台上的快速解说的观众,就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太子在庆帝几个儿子当中,按照年龄排行老三,但因为母亲是皇后,所以成为了太子,就独立于众皇子之外,原本的老四就成为了三皇子。

结语

这就是《庆余年2》开播第一晚的内容,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作为将《庆余年》第一季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的观众,还是很看好《庆余年2》的,毕竟光是从画面精细程度、服化道、置景来看,《庆余年2》都做足了功夫。

也有人质疑其他方面,比如角色人设和第一季有冲突,就拿太子来举例,跟第一季相比,他显得过于轻浮。

但其实从第一季就能看出,范若若说太子在民众间的口碑极差,还有就是在京都府衙门、检察院门口,太子的表现都能用“暴躁”、“鲁莽”来形容。

经过第一季的伏笔和铺垫,很多观众都知道太子平时里在“装”,所以太子这个人物是一步一步,逐渐透露出真实面目。

还有就是配音的问题,《庆余年2》中柳如玉和二皇子的声音,都和第一季天差地别,弹幕都说听着难受,为什么不用配音。

这是因为《庆余年2》是腾讯视频和央视8台同步首播,如今要拿到电视频道上星首播的剧,按照规定必须使用演员原声,更何况这还是在央视频道。

0 阅读:9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