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总参政审干部看到孔继宁档案:他的父亲是不是毛主席女婿

历史伟人录 2024-01-02 10:00:41
前言

李敏和孔令华成婚后生下一儿一女,孔继宁和孔东梅。

我一向主张儿女的婚事自己做主

李敏和孔令华之间的感情可谓是水到渠成,两人先是同学,后来又变成朋友,最后变成夫妻,也是从校园到婚纱的爱情。

对于自己处对象这件事,李敏也没想过隐瞒自己的父亲,高中时她就和父亲分享了这个喜悦,他们是以结婚为目的的交往,所以也没有藏着掖着,突然听到女儿谈恋爱的消息,毛主席也没有生气,更加没有语重心长的劝说一顿,而是说,他一向主张儿女的婚事自己做主,大人还是不要干涉的好,更何况,他觉得小孔挺好的,反正他是没有意见的。

只是,女儿谈恋爱的消息还不能只让他知晓,总归得告诉母亲贺子珍。

对于这件事,贺子珍持有其他的想法,在她看来,两个孩子是真心相爱的,而且还打算结婚,她句双手双脚赞同,只是,她有一个条件,他们的婚期得延后,等李敏高中毕业之后再考虑结婚这件事。

贺子珍希望女儿在结婚后多读一点书,这对李敏的未来百利而无一害,婚后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是生儿育女,届时再想学习就为时已晚。

李敏也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便将婚期推后了一年,决定1959年再提结婚。

孔令华这边也很快给出了态度,他将自己和李敏恋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孔家父母也是非常开明的家长,对于儿女的婚事也没有多加插手,只要他自己愿意就行了。每年暑假,李敏都会和孔令华一块回到他在沈阳的家,李敏和孔令华的妹妹孔淑静相处的非常好,孔家父母也很喜欢这个未来儿媳。

坊间也曾流传过一些不实的谣言,有人曾写文章说他们两人订婚、结婚孔从洲不同意,并对这门婚事充满顾虑,毛泽东得知后还开解他,孔从洲这才赞同。虽然传的煞有其事,其实根本就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上,这对亲家才是第一次相见,在这之前并没有单独见过面。

我七十岁官升一级

结婚以后,李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和毛主席生活在一块,虽然大学已经允许结婚生子,但是毛主席的女儿女婿带头以学习为重,一直到1962年李敏才生了孩子,一个男孩。

当天下午,孔令华就兴冲冲地跑进了丰泽园,和毛主席分享这个消息,毛主席一夜未睡,就端坐在书房里等候好消息,当听到女儿平安生下孩子后,大声用韶山话说:“我七十岁官升一级。”可以说,孔继宁是毛家的外孙辈中唯一和毛主席有过接触的人。

孔令华看到毛主席这么开心,也高兴地分享:“孩子额头高,很像您老人家了。”

毛主席也喜上眉梢:“那是儿子一般像母亲,女儿多像父亲的缘故。”他的眼前已经不自觉的勾勒出小孩的模样。

孔令华随后和毛主席商量,请毛主席为婴儿起一个名字。

毛主席谦虚地摇了摇头:“请爷爷起。”

孔令华的目光中满是恳切:“我父亲、我们全家都盼望您给孩子起一个名字呢。”

毛主席的目光望向窗外,最后取名为“继宁”,意为继承列宁的遗愿。

孔继宁在中南海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和父母一块搬出了中南海。

“文革”中,李敏夫妇都被下放到外地,于是孔继宁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爷爷所在的炮兵部队附近的小学上学,学校里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但孔继宁丝毫没有傲慢的痕迹,同小伙伴们一块玩耍,还和他们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对于自己是毛泽东外孙的身份,他更是瞒的严严实实,以至于在学校三年的时间里,从老师到同学,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隐藏身份。

孔继宁的父亲孔令华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孔继宁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回到了北京,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小就读,李敏夫妻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孔继宁自己学习也足够的认真和刻苦,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看书。李敏的家里什么都不多,就书多,所以孔继宁每日都不停的翻书。

受到外公和父亲的影响,孔继宁对历史、哲学、外语和数学都非常的喜欢。

高中毕业之后,更是无比轻松地考上了南京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系,大学四年,他一直认真钻研课本,杜绝了一切能够抛头露面的“机会”,于是,在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差点闹出笑话。

南京外国语学院乃是一所军事院校,毕业分配的去向悬殊很大,有支援边疆的,有留守沪宁的,还有10名总参谋部的,这一方案一公布,引来诸多关注的目光。

学院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按照成绩排队的办法,孔继宁本就名列前茅,这样一来,申请到边疆的他就被分配到了解放军总参谋部。

总参负责政审的干部看到孔继宁的档案后,有一丝疑惑,于是询问学院的同志:“孔继宁的父亲孔令华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那位同志思考几秒后直接回答:“也可能是同名同姓吧。要是毛主席的外孙在国际关系系,早就传开了,从来没有听孔继宁说过。”

一直到孔继宁到总参工作之后才真相大白,这个“笑话”也就传开了。

孔继宁履历优秀,先后被派驻中国巴基斯坦和英国大使馆,担任助理武官,从事了8年外交工作。后来成为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基会“东方昆仑”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

可以说,孔继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过贡献的,他80年进校同时参军,一直到97年转业。为此,很多人都不理解,作为毛主席的后代,他已经走上了从军的道路,为何又选择放弃呢?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他从军的时候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后来他想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于是才有了后面的经历。

成为公众人物之后,孔继宁也并没有为此感到放松,他曾感慨:“毛泽东外孙的身份有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多了一份‘不能给家庭抹黑’的责任感。”

孔继宁的父亲孔令华生前就一直在做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所以也一直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未曾完成的心愿。

所以,孔继宁后来投身到对祖父思想的研究和宣传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从1993年起,孔令华每年都召开一次有关毛泽东与科学的研讨会,一直持续到1999年他去世的前一个月,研究工作却还远远没有完成,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心愿。

孔继宁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在读一些毛主席的著作,2002年初成立了研究中心,对于毛泽东思想,他自己也一直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下,而他也将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民族精神的研究和传播工作,这是毛主席为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108 阅读:25333
评论列表
  • 大山 50
    2024-01-02 20:02

    孔继宁长的好帅!

    欢颂 回复:
    确实!😀
  • 2024-01-16 15:46

    李敏的儿子好帅,女儿漂亮。

  • 阿潘 21
    2024-01-26 12:14

    衷心祝愿毛主席后代幸福安康!

  • 2024-01-04 10:33

    毛主席的外孙呗

  • 2024-03-05 18:46

  • zfh 4
    2024-01-13 20:46

    👍👍👍

历史伟人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