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科技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

鹏程谈文化 2023-09-24 00:51:01

《先秦汉魏科技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

还原中国美学的发生现场和发展路径,再现科学与美学水乳交融的奇妙景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先人们逐渐摆脱了以巫为代表的原始蒙昧,与超越的至上神“天”主宰的宗教世界渐行渐远,生发出了最初的自然理性和对人的发现。科学与美学思想于此滥觞。本书以先秦汉魏时期的代表思想和代表著作如《考工记》《黄帝内经》《淮南子》等为切入,爬梳中国古代科学与美学思想的发端发展,探微这两种思想之间的渗透融合,揭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的科学底蕴。其中穿插对华夏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境界的分析。辟专章讨论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与技术形式的盆景,又以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当代世界美学新命题。

第一章 先秦美学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以和为美: 自然最初获得的理性 第二节 象: 从宇宙图式到“理想形式” 第三节 儒家人格美思想中的科学认识 第四节 墨子的科技功利主义美学

第二章 《考工记》的技术美学 第一节 形式与功能相统一的技术美 第二节 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技术美 第三节 “器”与“道”相统一的技术美

第三章 汉魏科技与美学 第一节 汉代天文学发展与汉赋的时空美学 第二节 自然审美中的科学技术 第三节 道教科技与魏晋士人的审美生活

第四章 《黄帝内经》“气”说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内经》及其“气”的概念 第二节 《内经》“气”的美学探讨 第三节 《内经》与魏晋美学思想

第五章 《淮南子》的科学美学思想 第一节 道论——科学美学思想的哲学依据 第二节 形、气、神—— 《淮南子》审美意识之本 第三节 天人关系——从“道”走向“物” 第四节 无为而治——人类主体性的凸显 第五节 审美价值的彰显与建构

第六章 盆景的技术与艺术 第一节 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盆景 第二节 盆景各要素的审美意蕴生发功能 第三节 盆景的审美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编辑推荐

一般认为,美学与科学代表着人类思维的两极,格格不入。本书还原了中国美学的发生现场和发展路径,引读者深入中华文明的童年期,去领略科学与美学水乳交融的奇妙景观。本书作者不尚空谈,每有阐发必以充分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为铺垫,彰显出扎实的案头功夫和可贵的学术定力;及至关节处绝不迂回闪躲,一笔破竹,爽如哀梨。作为学术专著,此书既集大成又开新境;作为文化读物,此书能豁人耳目、修正认知。

作者简介

■ 刘敏,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名人研究中心扬雄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文论、美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教育部项目多项,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有《天道与人心:道教文化与中国小说传统》、《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合著)等。

0 阅读:0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