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卿:14岁参军,19岁受到毛主席接见,终身未婚的原因让人泪目

元柏评历史 2023-03-03 18:21:01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叫做《战火中的青春》的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

高山:首长,我请求你让我参加野战部队。

首长:为了给同志们报仇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是我不能把你留在前方,

高山:不能留在前方?

首长:对,明天就把你这个小鬼押送到后方去。

高山:我是个孩子吗?我不是干过两年小队长,有着三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吗!你为什么不信任我?

首长:别哭哭啼啼的像个女孩子嘛!

这部影片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女主角高山不怕战争的艰险残酷,女扮男装加入了解放军,她认真完成了每一项任务,最终得到大家认可的故事。

战火中的青春

这个故事可不是编剧凭空想出来的,影片中的高山有一个现实原型。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在她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走进当代花木兰郭俊卿的故事。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凌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她出生不久之后,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原本肥沃的辽西大地被日军侵略者糟蹋得不成样子。尤其是本就不富裕的农民们,更是在死亡线上艰难挣扎。

郭俊卿自打记事开始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穿过一件新衣裳,和村子里其他的孩子一样,小小年纪就要每天放牛捡柴火。

有一年夏天,凌源地区的天气一反常态,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地里的庄稼都被水泡了,还引发了一场洪水。本来就家徒四壁,洪水还把仅有的一点家当都卷走了,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破旧不堪的农村住宅

为了维持生计,郭俊卿一家从家乡出逃,靠着一路乞讨来到了内蒙古林西县。

在逃亡的路上,他们碰到了当地的大地主。为了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地主专门派人沿路拦截那些逃亡的人,还用孩子们的性命作威胁。郭俊卿的父亲只能妥协,留在地主家种地。

有一次大雪天儿,地主家里没有柴烧,便命令郭俊卿的父亲上山去给他们砍柴。由于天气恶劣,在上山的路上郭俊卿父亲没有看清脚下的路,一脚踩空摔下山坡。

可地主却对重伤的父亲不闻不问,还要把他们一家赶出去。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郭俊卿的父亲很快就撒手人寰。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郭俊卿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便挑起了家里的大梁。为了给一家人挣来口粮,她剪掉了头发,装成男孩子跑到县城里去做泥瓦工。

旧社会地主剧照

即便是这样,能挣到的薪水也是少得可怜。虽然她整天都在拼命的干活儿,可是家里的小妹妹还是因为粮食不够被活活的饿死了。

有一天,郭俊卿和往常一样跑到县城里去找活儿干,可刚一进城就感觉到今天的氛围和往常不太一样。

那些日本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大街金发碧眼的外国兵。郭俊卿还看见外国人的军队里有几个女兵,这可让她大感意外。

从那时候起,年幼的郭俊卿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原来女人也能当兵,那我也要去当兵,这样就能给死去的父亲报仇了。

于是郭俊卿也不急着找短工了,而是满大街寻找哪里张贴着征兵告示。没过几天,郭俊卿果然发现了八路军的征兵站。

苏联红军女兵

在人群里排队的时候,她心里还十分忐忑,生怕被看出来不对劲儿。

郭俊卿看前面的人都问了姓名和年纪,赶紧给自己起了一个假名叫郭富,还把原本14岁的年纪谎称已经17岁了。

征兵的人竟然也没多问就把她给留下了。报名居然这么顺利,郭俊卿还在暗自庆幸,可她却不知道自己这是上了条贼船。

当时日军刚刚投降,苏联红军在东北地区的力量最大,八路军和东北民主联军也准备扩充人手,可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时候他们的队伍还没入驻林西县呢。

八路军征兵

那郭俊卿看见的这些招兵买马的人到底是谁呢?

其实他们就是一群汉奸,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打着八路军的名号欺骗老百姓。

幸好没过几天,八路军的大部队来到了林西县,那些打着八路军名义招摇撞骗的汉奸们立刻逃跑了。

而真正的八路军则把这批新招募的士兵编为林西县支队,郭俊卿因为年轻精干,被安排成了通讯员。

就这样,女扮男装、虚报年纪的郭俊卿化名郭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郭俊卿

后来林西县支队被统一编入东北民主联军,郭俊卿依旧被安排到了通讯班。

在这里,她会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呢?

在那个通讯还不怎么发达设备也比较落后的年代,传递情报主要靠的还是人力。再加上这片地区草原山林众多,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骑马。

加入通讯班的郭俊卿开始在老兵的指导下练习骑术。虽然林西地区紧挨着北边的草原,郭俊卿之前也见过不少人骑马,但自己骑马还是头一回。

当时训练新兵的老通讯员告诉他们,不要有畏惧心理,不要怕摔,多摔几次就能掌握要领了。

郭俊卿虽然年纪小,身上却有一股不肯服输的气势。

解放战争时期的通讯兵

在刚训练的时候,哪怕一次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她也要一次次地站起来再爬上去,只要没摔断胳膊腿儿,她就坚持继续训练。

最后郭俊卿成了这一批新兵里最快学会骑马的人,并且骑术精湛,还能稳稳当当地骑马翻阅各种山沟和障碍。

1946年冬天的一个大雪的晚上,林西县支队发现了长期盘踞在附近的一个土匪部队正在偷偷地转移,于是他们打算联合另一支队来一个前后包抄,把这群土匪一网打尽。

但是那个支队驻扎的地方离他们有30多公里,现实情况紧急,为了避免土匪和其他势力会合,林西县支队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就把这个作战计划送达。

面对这个棘手的任务,队长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平时训练最为刻苦努力的郭俊卿。

《战火中的青春》剧照

这可以说是郭俊卿参军之后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她接过信件立刻出发。

但是那条路上的状况十分复杂,再加上正下着大雪,郭俊卿一路上不仅要提防着马蹄打滑,还要时刻警惕不要迷路。

她好几次摔下马背,又立刻翻身起来再次前进,生怕耽搁战机。

终于她赶在黎明之前,成功将信件送达目的地。而在返回的途中,将近60多里地毫不停歇地奔跑的黄骠马体力不支,倒下累死了。

对这匹从参军开始就陪伴自己的战马,郭俊卿感情非常深。她难过地背着马鞍,在没过脚面的积雪里徒步走了十多里路,才返回了驻地。

郭俊卿画像

由于过度的疲劳,她刚回到部队就晕倒在地。不过好在由于情报运送及时,这次作战十分成功,一举消灭了土匪势力。

为了表彰郭俊卿的突出表现,部队给她记了功。

有了这一次之后,郭俊卿常常独自一人骑马冲过敌人的封锁线,传送紧急公文和命令,而且每一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所以也经常受到表扬和嘉奖。

后来,郭俊卿雪夜飞马送信成了部队里大家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可是却没人能够想到,这个身手敏捷的小战士其实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郭俊卿

可能大家最好奇的是,军营的生活条件艰苦,战士们都是在一起同吃同住,那郭俊卿是如何不暴露自己真实性别的呢?

在部队里郭俊卿对战友们十分关心,平时要是谁生病了,她都会帮忙做一份病号饭。行军途中,还帮战友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

有一次行军路途中需要趟过一条及腰深的河流,郭俊卿带头背起了生病的战友儿。在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常常会遇到涉水渡河的行军任务。

在初春季节,河面上还漂着一层细碎的浮冰,战士们想要淌水过河,就要忍受着刺骨的寒冷。

有些战士为了赶路方便,纷纷脱下厚重的衣裤,咬牙忍着严寒,过河之后再赶紧穿上。可是郭俊卿只能穿着衣服下水之后再等待衣裤在身上自然风干。

雪地行军

而且在很多时候不光是人过去就行,还得来回搬运物资背负伤员,郭俊卿每次都不肯落后。

1947年6月,17岁的郭俊卿由于表现突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时候她已经女扮男装快两年了。

那时候部队的条件非常艰苦,郭俊卿为了不暴露自己女性的身份,简直是想尽了办法。

当时战士们还是一起睡大通铺,郭俊卿就专门找靠墙的地方,还和别的战士们隔着一些距离;平时洗漱也是要避开其他人,等到最后一个人走了才去,而且聪明的她每次还会假装问有没有人一起去,也算是为自己洗清了嫌疑。

不过有一点郭俊卿是无论如何也装不了的,那就是生理期。

《战火中的青春》剧照

由于行军打仗的条件实在是艰苦,郭俊卿根本没办法提前做好准备。

在一次战斗中,郭俊卿和战士们冲上了制高点,正准备继续作战的时候,忽然一阵剧烈的腹痛让他摔倒在地。

看着郭俊卿脸上冒出的汗珠和衣服上的血迹,大家都以为她是受伤了,赶紧把她抬到安全的地方。

看着大家关怀的神情,郭俊卿连忙解释自己是忽然胃疼,衣服上的血是敌人溅上去的。

为了打消大家的怀疑,她站起身来忍着疼痛跳了两下,然后继续投入战斗。

几个月之后,郭俊卿所在的部队被整编组建为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2师。郭俊卿由于表现突出,被调到第94团三连四班担任班长。

在当时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切断华北国民党军队增援东北的重要通道,我军打响了解放平泉地区的战斗。

辽沈战役

1948年5月,原本守卫平泉的国民党军队放弃城池往西逃跑。郭俊卿所在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承担了攻占平泉县城左边第二道山梁上制高点的重要任务。

这也是郭俊卿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战斗。

但是这次战斗的装备确实有点儿寒酸,郭俊卿全班只有12名战士,大家还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武器装备也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

而他们要面对的是个个装备精良,多余自己数倍的敌人。为了鼓舞士气,郭俊卿端起刺刀冲在最前面,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在战斗过程中,郭俊卿身边的副班长不幸中弹牺牲,郭俊卿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最终获得了胜利。

从参军开始,郭俊卿大功小功立了不少,成了出名的战斗英雄。

右为郭俊卿

那么,郭俊卿的真实性别是如何暴露的呢?

1949年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很快就到达了长江南岸。这时候,郭俊卿已经当上了48军某排的副指导员。

无论是在行军路上还是作战之中,郭俊卿处处身先士卒。但长期的劳累过度,加上不良的卫生环境,让她染上了严重的妇科病。

1950年5月,郭俊卿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妇科疾病越发严重。在广东韶关作战的时候,她终于一病不起,只能被送往医院救治。

到了医院,郭俊卿也知道:自己的女儿身份肯定是瞒不住了。

郭俊卿穿裙子的照片

很快,48军的全体战士都知道了这位参军五年,立下过多次战功的野战部队副指导员,竟然是一位女兵。

知道这件事之后,48军的军长贺晋年曾经感慨地说道:郭俊卿是当代的花木兰,更是48军的骄傲。

他还特意叮嘱医生,无论如何都要把郭俊卿治好。在医生的精心护理下,郭俊卿的情况渐渐好转。

但是,由于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曾经好几次受伤,为了健康,她不得不选择摘除了子宫。

1950年9月,郭俊卿当选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并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右一为郭俊卿

隐瞒了五年的身份终于公开,郭俊卿也恢复了姑娘的打扮。

在这次大会上,她是11位作战报告的代表之一,毛主席还当面称赞她:精国不让须眉,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郭俊卿还获得了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女战斗英雄称号。

很快,这位当代花木兰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不久之后,一本叫做《踏平东海万倾浪》的小说问世,其中的主角就是以郭俊卿为原型的描述的。

全国解放之后,郭俊卿终于有时间弥补一下没能读上书的遗憾了,她进入了人民大学,毕业之后又担任过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黎城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务。

由于身体原因,郭俊卿一生没能孕育自己的孩子,但她先后领养了两个女儿,一个是自己的亲侄女,另一个是来自福利院的孤儿。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郭俊卿获得了莫大的慰藉。

郭俊卿

1981年,郭俊卿由于身体条件不好提前离休。

仅仅两年之后,53岁的她在常州病逝,骨灰被安放在常州市烈士陵园。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全部存款只有80元,留下的东西更是只有一条旧毛毯,还有一只跟随她多年的皮箱。

郭俊卿生前担任的职务级别不低,工资水平也不会太差。但她拿到钱后,总是第一时间寄给家里的亲戚,供孩子们读书;要么就是接济孤寡老人,而自己却在平日里省吃俭用,不肯多花一分钱。

在她的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些什么?要留下正气,如果没有正气,就会把咱们打下的江山,创下的美好光景一脚踢光。

铁血木兰——郭俊卿

郭俊卿只是解放军中女兵的缩影,还有千千万万的女兵为新中国默默的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0 阅读:7

元柏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